学术投稿

4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

韦利芳;韦丽琴;谭仁林

关键词: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 护理
摘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因其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1].据文献报告,目前美国每年实施THR不少于20万例,而且十年优良率已超过90%[2].本院自2003年~2008年6月共实施THR46例,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理盐水洗胃预防新生儿咽下综合征观察体会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发生率占新生儿呕吐的1/6.是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因吞入羊水过多或被胎粪污染及混有母血的羊水,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及黏液分泌亢进,从而引起频繁呕吐,呕吐为清水或混有浅黄色小片絮状物的略显混浊的羊水,包括胎脂、胎儿脱落的毛发和少量白细胞等.严重病例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引起新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新生儿的预后[1].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生理盐水洗胃预防新生儿咽下综合征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的30例胃穿孔病人,采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进行胃穿孔修补术,观察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 min、气腹10 min、术中30 min及术毕的HR、SBP、DBP、SpO2和PETCO2变化情况及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诱导后HR、SBP、DBP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但随后又逐渐恢复正常;SpO2和PETCO2在整个麻醉期间无明显变化(P>0.05);病人于术后7~16 min内苏醒,22 min左右拔除气管导管,无一例应用拮抗药,术后疼痛5例,恶心呕吐6例.结论 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苏醒快,恢复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陈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进展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为了快速的补充有效的循环血量,使其达到休克早期输液快而足的要求,常常同时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保证在15~30分钟内快速输入1000~2000 ml液体,同时要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破坏而延误抢救时机[1].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在临床急救抢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是护理工作者研究的新内容.在失血性休克抢救时既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又能保证快速补充血容量且安全可靠,目前文献多有报道.Carballo M[2]认为留置针的选择要基于患者的年龄、静脉大小、弹性、使用目的、留置时间以及导管自身的特性决定.笔者现就静脉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苏远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痰热清注射液预防血液肿瘤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预防血液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呼吸道感染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 其中预防用药组予静滴痰热清注射液预防呼吸道感染,而对照组未用任何药物预防呼吸道感染,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10.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对照组有2例合并真菌感染.结论 预防性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液肿瘤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黄枝宁;黄枝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檗碱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内钙含量的影响

    研究表明,小檗碱对鼻咽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细胞内线粒体参与了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过程,线粒体的功能与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即跨膜电位差密切相关.有实验证实[2],细胞内大量钙离子储存于线粒体内,钙离子在诱导细胞凋亡中起重大作用.本研究小檗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CNE-2细胞,观察CNE-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水平变化,探讨小檗碱对鼻咽癌CNE-2瘤株抑制的分子机理.

    作者:罗彪;梁谨;黄世庆;黄冰;侯双雁;黄嵩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难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腰背痛,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可缓解疼痛和稳定骨折椎体[1].

    作者:胡勇;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鼓膜置管+针对病因(腺样体或扁桃体或鼻窦炎)治疗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从2002年到2008年诊疗的SOM患儿48例 (76耳)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或扁桃体切除)+(或双上颌窦穿刺置管冲洗)+鼓膜切开置管;对照组采用鼓膜切开置管.结果 治疗组34例(56耳),其中治愈50耳,好转6耳,有效率100%;对照组14例(20耳),其中治愈12耳,好转4耳,无效4耳,有效率80%,两组SOM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8.151,P<0.01).结论 鼓膜置管+针对病因(腺样体、扁桃体、鼻窦炎)在鼻内窥镜下直视进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手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减少.

    作者:杨志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穿后先缓慢放出脑脊液3~5 ml,再用无菌生理盐水10~20 ml反复缓慢注射、吸出相同量的脑脊液3~5 ml,至脑脊液清亮后停止,每次总置换液体量控制在50 ml以内,后用上述方法注射入地塞米松5 mg.结果 治疗组3天内头痛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治疗组的脑血管痉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脑脊液置换治疗SAH简便、安全、有效,是防止并发症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洪云;赵丽莎;杨昌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绝经OSAHS妇女的多导睡眠图监测和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绝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妇女的多导睡眠图的特征和性激素的变化水平,并阐述其健康教育.方法 对绝经OSAHS患者24例和健康对照组25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pO2)及睡眠分期,并测定比较促卵泡刺激素(FSH)、促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T)水平.根据监测结果给予患者适当的健康教育.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绝经女性OSAHS组患者Ⅰ+Ⅱ期增加(P<0.05),Ⅲ+Ⅳ期和REM期减少(P<0.05),AHI明显增高,LspO2显著降低(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绝经女性OSAHS组患者血清FSH、LH、 E2及P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PRL、TT水平显著升高(P<0.01),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后女性OSAHS的发生与性激素存在较为紧密的关系,适当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监测和治疗的依从性,使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雷志坚;刘航;梁碧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72例精索静脉曲张伴男性不育症治疗体会

    临床实践表明,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可阻止受累睾丸的进一步损害,大多数患者可改善生精功能[1].为了进一步了解精索静脉曲张对男性患者精液成分和不育情况的影响,笔者对我院近5年来诊治的72例男性不育症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现在总结如下.

    作者:徐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08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116例资料.其中35例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并对本组患者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中切除肋间臂神经81例,发生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62例(76.5%);保留肋间臂神经35例中发生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4例(11.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保留者随访12~36个月,均未发现局部转移、复发.结论 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陈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皮髓核摘除加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经皮髓核摘除后再注入胶原酶溶解残余髓核组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C臂X线机监视下,采用电动旋切式椎间盘摘除器经皮穿刺摘除部分髓核组织,在原通道内注入400~600 u胶原酶溶解残余髓核.结果 3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加溶解术,术后随访3~18个月,患者平均随访10.5个月,疗效评价:有效率94.2%,优良率72.5%,明显高于单纯摘除术组有效率88.08%和优良率59.3%(P<0.05). 结论经皮髓核摘除加胶原酶溶解术可提高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近期效果较佳,远期效果也较好.

    作者:徐中秋;王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管性痴呆与甲状腺激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变化,以及对V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08年7月住院的40名VD组患者和40名非痴呆脑梗死患者(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分析血清T4、T3、FT3、FT4和TSH的浓度,并以治疗前后简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差值来评估VD患者的预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年龄、性别、血清T4浓度和TSH浓度对VD预后的影响.结果 VD患者血清T4(94.580±9.607)、T3(0.900±0.193)、FT3(4.243±0.675)、FT4(16.325±1.682)和TSH(6.813±0.396)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并且VD患者的预后与血清T4浓度相关(β=0.545,t=3.269,P=0.002).结论 甲状腺激素在VD患者中呈低水平表达,并影响VD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谊平;王大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是小儿常见心脏病,随着心脏外科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先心患儿存活率越来越高,但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导致小儿死亡的首要决定因素,因此对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科从2006年1月~2007年10月治疗及护理此类患儿共2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韦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房颤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

    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显著增加.Af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在老年人群中,脑卒中已成为Af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Af的治疗有三个主要目标:控制心室率、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以及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而Af的防治仍然是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薄弱的环节,也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一大难题.现代研究认为,对所有心房颤动患者应尽可能地给予复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应给予积极抗凝及溶栓等治疗.现就近几年来Af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尚能;凌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52例锁骨中段骨折

    我院于2003年6月~2008年6月期间采用解剖型钢板对52例锁骨中段骨折病例进行了内固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52例锁骨中段骨折病例全部为成年人,其中男性42例,女性10例,年龄 18~78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砸伤37例,交通伤8例,跌伤6例,被他人打伤1例.左侧28例,右侧24例.粉碎性骨折43例,单纯骨折9例.2例为重复手术.本组52例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和卡压情况.取髂骨植骨3例.

    作者:李建华;赵林;夏鸿;王大锋;周源;温子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30例临床分析

    颅骨缺损是颅脑手术时因各种原因不得不将颅骨暂时去除的权宜之计.但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轻部分患者出现的颅骨缺损综合征,又必须在适当的时间将其修补.我们总结了2001年~2008年30例行颅骨修补患者的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何生玲;潘淳;谭德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56例脑脓肿临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脑脓肿系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脑内,引起局限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腔者,是颅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虽然目前我国的脑脓肿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仍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脑脓肿56例,现将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黄华东;黄海能;赵邦;邓元央;符黄德;罗起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62例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退行性骨关节病(OA)又称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主要系关节经常性、持续性不均衡的应力作用引起,与原发性OA发生相关的因素有:种族、遗传、骨密度、骨量及地域等[1].OA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发.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性和消失,以及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尤以承重关节和多活动的关节明显.以颈椎、膝关节、脊柱关节、髋关节及手指间关节容易受累,而腕关节、踝关节则较少发病.笔者对62例OA患者的临床病理进展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刘力华;黄明辉;邱波;刘万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常伴有各种各样的内科疾病,如果处理不当,轻者给患者增加痛苦,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解决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够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费用低廉.本院从2003年6月~2008年6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23例,经5个月~3年的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梁邦山;秦赞秋;李坤;秦玉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