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临床分析

杨洪云;赵丽莎;杨昌燕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穿, 脑脊液置换
摘要: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穿后先缓慢放出脑脊液3~5 ml,再用无菌生理盐水10~20 ml反复缓慢注射、吸出相同量的脑脊液3~5 ml,至脑脊液清亮后停止,每次总置换液体量控制在50 ml以内,后用上述方法注射入地塞米松5 mg.结果 治疗组3天内头痛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治疗组的脑血管痉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脑脊液置换治疗SAH简便、安全、有效,是防止并发症有效的方法.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动脉瘤或者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该病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死亡率高.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共收治2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琰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疼痛.多数患者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之久,精神压力大,患者十分痛苦,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微电极介入立体定向手术、应用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这一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已展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具有止痛快,复发率低及可重复治疗等优点[1],给三叉神经痛患者带来福音.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治疗36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建青;邓秀英;周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妥泰剂量递增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妥泰剂量递增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年龄16~63岁,病程2~28年的4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原一线抗癫痫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加用妥泰治疗.每位病人观察时间至少5个月,基础期1个月,加量期1个月,稳定期3个月.加量方法,开始用妥泰50 mg/d,以后每周增加50 mg/d,到第4周增加到200 mg/d目标剂量为止.统计稳定期3个月的月平均发作次数与剂量递增妥泰治疗前的月平均发作次数,并作疗效判断.结果 妥泰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76.2%,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有效率87.5%,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效率72.7%,全身性性发作有效率73.9%,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妥泰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安全,而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日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炎20例分析

    眼内炎通常是指细菌或真菌引起玻璃体的感染性炎症,常见于眼外伤或内眼手术引起的外源性细菌性眼内炎,眼内炎可严重损害眼球组织及视功能,并发症多.由于眼对感染的抵抗力差,其结构易受炎性反应的损害,而常规药物进入眼内浓度低,效果差,玻璃体切割术的开展,为严重眼内炎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1].自1999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采用早期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内炎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容勇贤;李水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对牙釉质脱矿的抑制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粘结正畸托槽时抑制牙釉质脱矿的能力.方法 随机选择140例正畸病例,实验组70例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对照组70例采用正畸非调拌型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观察两组釉质脱矿情况.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牙釉质脱矿显著减少(P<0.01).结论 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正畸托槽能有效降低牙釉质脱矿及继发龋的发生.

    作者:韦玲;谭利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今年该病在本地区有增多趋势.我科于2008年5月2日~7月31日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2例,取得一些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图文式教育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图文式教育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的应用效果,为适应老年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供可行依据.方法 将4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即实施传统教育法)和实验组(即实施图文式教育法),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和与康复锻炼的主动性进行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患者对术后康复知识掌握率、满意度和其参与康复锻炼的主动性比较,对照组均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 应用图文式教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的老年患者进行宣教,患者易于理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韦华升;陈小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术前口服可乐定加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麻对全麻气管插管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术前口服可乐定复合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及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60例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15例.Ⅰ组:可乐定5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术前1 h口服+2%利多卡因1 mg/kg气管插管前咽喉部表麻;Ⅱ组:可乐定5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术前1 h口服,Ⅲ组:术前1 h口服生理盐水5 ml,2%利多卡因1 mg/kg气管插管前咽喉部表麻,Ⅳ组:术前1 h口服生理盐水5 ml,观察各组气管插管及拔管期间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SD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结果 气管插管期间,Ⅰ组HR、SBP、SDP、RPP升高幅度小,Ⅱ组升高幅度<Ⅲ组<Ⅳ组,Ⅳ组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气管拔管期间,Ⅰ组HR、SBP、SDP、RPP维持平稳,Ⅲ组和Ⅳ组RPP明显增加,拔管5 min后接近正常.结论 术前口服可乐定加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麻能明显抑制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作者:张鹏;吕有文;谢凌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房颤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

    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显著增加.Af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在老年人群中,脑卒中已成为Af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Af的治疗有三个主要目标:控制心室率、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以及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而Af的防治仍然是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薄弱的环节,也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一大难题.现代研究认为,对所有心房颤动患者应尽可能地给予复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应给予积极抗凝及溶栓等治疗.现就近几年来Af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尚能;凌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常伴有各种各样的内科疾病,如果处理不当,轻者给患者增加痛苦,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解决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够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费用低廉.本院从2003年6月~2008年6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23例,经5个月~3年的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梁邦山;秦赞秋;李坤;秦玉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治疗作用及探讨降低RE复发的治疗方案.方法 用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4周后逐渐减量,12周后停药(治疗组),而对照组为联合治疗4周后即停药,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12、24、48周后RE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相当,但12周递减药量法比4周停药法复发率低(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子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甘露醇的不同用法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20%甘露醇的几种不同用法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的疗效观察以及对血管的损伤程度.方法 将病例分为4组: A组35例采用均匀快速静滴; B组25例采用加压快速静滴;C组15例采用人工静推;D组15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法.通过观察各组的用药时间﹑药物的起效时间﹑血管用药次数﹑渗漏例数﹑病人感觉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 A组与其他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均匀快速静滴20%甘露醇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中,用药时间准确,利尿效果好,血管用药次数多,渗漏少,病人疼痛轻.

    作者:杨英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例手术治疗体会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 )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如治疗不当会导致病人数日或数周内死亡.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增加,常见于未成熟儿,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平片以肠道充气、肠壁囊样积气为特点.我院及花都区人民医院1995年9月~2007年1月共手术治疗NEC患儿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邵锦全;章雄;汤泽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脏术后有创血压监测的并发症及护理

    心脏术后患者由于所接受手术的特殊性,术后血流动力学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1].而有创血压监测是心脏术后患者重要的监测手段,能准确及时反映患者血压、血容量的变化,还可以通过测压管反复采集血标本,作血气分析和其他检查等,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科在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开展的168例心脏手术实施了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监护中发现的护理问题及处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桂;陈芳;陆红;高娟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简称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ancy,CSP),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少见.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攀升,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此病可引起子宫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临床易误诊为不全流产、宫颈妊娠等.我院自2003年6月~2008年8月共收治此类病例4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张正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管性痴呆与甲状腺激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变化,以及对V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08年7月住院的40名VD组患者和40名非痴呆脑梗死患者(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分析血清T4、T3、FT3、FT4和TSH的浓度,并以治疗前后简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差值来评估VD患者的预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年龄、性别、血清T4浓度和TSH浓度对VD预后的影响.结果 VD患者血清T4(94.580±9.607)、T3(0.900±0.193)、FT3(4.243±0.675)、FT4(16.325±1.682)和TSH(6.813±0.396)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并且VD患者的预后与血清T4浓度相关(β=0.545,t=3.269,P=0.002).结论 甲状腺激素在VD患者中呈低水平表达,并影响VD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谊平;王大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HD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d),连用2 d;肾上腺皮质激素总疗程4~6周.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95.23%和57.1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回升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毛英;陈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目的是有效地堆管减压,解除来自脊髓前方的椎间盘和骨化后纵韧带、或增生的骨刺.

    作者:殷铁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微创组12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9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死亡率.结果 微创组有效率75.0%,死亡率11.7%;保守组有效率41.1%,死亡率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施彦;刘传渊;邱万斌;林荃;黄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定君生联合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定君生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35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使用雌激素软膏治疗1周后加用定君生治疗10天;对照组35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则单纯应用雌激素1周,均于停药后10~15天复查.结果 观察组痊愈28例,总有效率达97.14%;对照组痊愈18例,总有效率只有77.14%,经统计学处理,χ2=4.59,P<0.0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定君生联合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优于单用雌激素.

    作者:叶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