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其重
目的 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BPM)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5例,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每日晨口服,共8周,分别在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用ABPM监测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后全天,日间、夜间24 h动态平均血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T/P比值)分别为62.7%和68.1%,不伴有心率改变,不良反应少.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能持续平稳、有效地降低24 h血压.
作者:杜红坤;韦挺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照组内服迪银片.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60例基本痊愈3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6例,对照组60例基本痊愈24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15例,治疗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是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金宝;李仰琪;何伟强;李燕红;梁燕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科在2007年3月为一例全麻病人作术后催醒时出现肺水肿,经积极处理病人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百强;黄杰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尖锐湿疣(CA)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的表皮瘤样增生,属性传播疾病.潜伏期长达1~12个月,平均3个月.近年来尖锐湿疣在我国迅猛增加,发病数占性病的第二位,仅次于淋病.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相当高,病程较长.为了缩短病程,减少复发,2001年3月~2007年4月,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治疗男性包皮过长或包茎的男性尖锐湿疣237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国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易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笔者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陆海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颈性眩晕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口服西比灵,观察组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颈椎牵引、手法治疗、颈部中药热熨疗,均治疗一个疗程,随访5个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和61.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栋;陈海涛;韦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尤其是腹部或盆腔肿瘤的患者,肠梗阻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依赖非手术的姑息性支持治疗.顽固性恶心、呕吐是其临床主要症状之一,大多病人需长期使用鼻胃管减压,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护理方便.
作者:智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温对轴承行业热处理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90名热处理厂从事炉前作业的工人进行血压及心功能测定,并与200名无高温接触史的工人进行对照,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热处理作业工人的心脏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减少(P<0.01),总外周阻力明显增高(P<0.01),收缩压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轴承行业热处理作业对机体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影响.
作者:宋秀丽;夏杰;栾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锁定加压钢板(LCP)是AO新一代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国外临床应用已取得较好效果[1].注重保护骨折部位的生物学环境,特别是对于胫骨近端骨折,LCP有固定可靠、早期功能锻炼、不需要解剖复位等优点[2].相比之下、国内治疗这类骨折多用T型或L型钢板等[3].由于传统手术入路切口长、损伤大,对于老年人来说,仍有可能增加手术风险.2002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老年胫骨骨折1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从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一直被认为是病情危重、致残率及病死率高、预后不良的疾病.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们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单针穿刺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凌波;林春光;邓元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是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未治愈或复发后的肿瘤对多种从未使用过的药物也产生耐药,从而使肿瘤治疗的效果得不到显著提高.对肿瘤耐药发生机制的研究和寻找开发逆转耐药的药物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1~3],许多研究者陆续从实验中找到并分离出肿瘤干细胞,并提出肿瘤于细胞假说,这种新的肿瘤发生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药物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原因.本文介绍其耐药的机制及对策,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黄卫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方法 12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组用阿魏酸钠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Cr)、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MA/Cr、SCr、β2-MG均有显著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阿魏酸钠可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作者:符俊祖;任志玲;李廷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认知行为进行干预,为临床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对策.方法 将2006~2007年临床护理实习的76名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干预.促使护生通过他助,提高自知,依靠自助,达到自觉培养、维护及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临床实习.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学习态度、总评等五个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劳动纪律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我效能理论可增强实习护生的的自我效能感,临床带教老师在护生自我效能提高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秋环;赵小平;谭耀坤;何兰燕;黄艳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喉罩压力支持通气(PSV)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PSV组(P组)和容量控制通气(VCV)组(Ⅴ组),每组20例.两组麻醉诱导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司可林,静注后置入第一代喉罩,接麻醉机先行VCV.P组待司可林作用消失,自主呼吸恢复后,使用PSV;Ⅴ组待司可林作用消失,自主呼吸恢复后,静注维库溴铵,继续行VCV.两组维持麻醉均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观察PSV和VCV通气后10 min(T1),20 min(T2),30 min(T3)的BP、ECG、呼吸频率(RR)、气道峰压(Pmax)、平均气道压(Pmean)、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清醒时间.结果 两组的Pmax、Pmean、清醒时间比较,P组明显小于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的BP、SpO2、PETCO2、PaC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PSV模式,在不需要肌肉松弛的情况下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可以减少肌松药的应用,麻醉苏醒快,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吴登友;胡贵萍;王国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及曲美他嚓20 mg,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连服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心绞痛控制情况、动态心电图变化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心绞痛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动态心电图S-T段大下降幅度、S-T段下降时间、缺血发作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比较血脂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UA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诗琼;钱燕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脊髓或颈神经根而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脊柱疾病,该病症在骨科临床中并不少见.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结合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46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博利康尼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人治疗蜜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 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博利康尼联合盐酸氨溴索交替雾化吸人,对照组单用博利康尼雾化吸人.结果 两组在喘憋缓解,肺部啰音消失所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率为77.3%.对照组显效率为53.0%,两组比较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博利康尼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人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有协同作用,较单一用博利康尼吸人能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秋阳;林友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寻找较低的有效浓度,降低局麻药中毒的可能性.方法 90例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Ⅰ、Ⅱ、Ⅲ组均采用PNS引导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25%、0.375%、0.5%;容量均为55 ml,其中腰丛阻滞30 ml,坐骨神经阻滞25 ml.结果 三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依次是37.1±7.2 min、25.4±4.6 min、19.3±5.5 min(P<0.05).Ⅱ组对闭孔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的阻滞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Ⅱ组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Ⅱ、Ⅲ组各项指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0.375%的罗哌卡因用于PNS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阻滞完善,同时减少局麻药物用量.
作者:韦娟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口服治疗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 幽门螺杆菌(HP)阴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联用组32例给予泮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单药组27例给予泮托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过程中,在疼痛消失时间方面,联用组为2.4±2.2天,单药组为3.7±2.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溃疡愈合率方面,联用组为90.6%,单药组愈合率为81.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口服治疗DU,缓解临床症状快速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溃疡愈合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潘其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标本中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的状况,研究有无生物膜的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差异,帮助临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及时有效控制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刚果红,微量平板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观察葡萄糖、乙醇、氯化钠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对临床标本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刚果红法检测腐生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阳性率分别为10.0%、16.7%、40.0%;生物膜半定量法: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阳性率TSB、TSB-0.25%Glu、TSB-2%Alc,TSB-4%Alc、TSB-2%NaCl、TSB-4%NaCl分别为13.5%、34.6%、33.3%、29.2%,19.4%、32.1%,其中0.25%Glu、TSB-2%Alc、TSB-4%NaCl为佳浓度;药敏结果,产生生物膜的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有增加趋势,耐药率分别为:86.43%、82.44%、78.35%.结论 临床标本葡萄球菌绝大部分能产生生物膜、葡萄糖、乙醇、氯化钠能促进生物膜形成;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对其引起的感染可用万古霉素.
作者:张丽萍;李清;古丽娜依明;李玲玲;田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