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膨胀止血海绵用于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林达人

关键词:鼻出血, 止血海绵, 填塞
摘要: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间歇性少量出血或仅痰中带血,重者为持续性大量出血,甚至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对于鼻出血的治疗,局部填塞止血为有效、重要的方法.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技术复杂,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居腹部手术之首.术后患者往往合并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凝血、胃肠及肝功能障碍.由于手术改变了正常胃肠、胆胰的解剖结构,其营养方式选择较其他危重病人更加困难.

    作者:李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肝癌256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别居我国农村和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及第三位.我国肝癌多发生在肝炎、肝硬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大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较差、抗肿瘤免疫功能低下,预后甚差,进行恰当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蓝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腔内置管术在胸段食管破裂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上胸段食管破裂可致严重纵隔、胸腔感染,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常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2月,手术治疗5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宏明;罗世官;郭正恒;唐习强;李日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02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102例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甘油三酯(TG)高于对照组;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和C型病变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9%比36.3%,P<0.05;48.0%比23.5%,P<0.05和52.0%比25.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C型病变多见.

    作者:潘华福;吴容展;岳锦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的氧气吸入法在昏迷患者中的对比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氧气吸入法对昏迷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 将176名昏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面罩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常规采用吸氧管氧气吸入. 结果观察组日均吸痰量及日均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面罩氧气雾化吸入具有较好的气道湿化和祛痰功效.

    作者:张春桂;何碧姣;王美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创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约占脑卒中的30%,但病死率却是脑卒中的50%[1].近几年来,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也朝微创方向不断发展,病死率已有所下降.

    作者:薛建荣;刘桂彪;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郑捷敏;李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及γ-干扰素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银屑病患者皮损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及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内及17例正常对照者皮肤中STAT4 mRNA及IFN-γmRNA的定量表达,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分析STAT4mRNA及IFN-γmRNA的表达与银屑病病情严重指数(PASI)的相关性,STAT4mRNA与IFN-γ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银屑病皮损内STAT4mRNA及IFN-γ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者皮肤内的表达水平(P<0.001).银屑病皮损内STAT4mRNA的表达与患者PASI呈显著的正相关(r=0.78465,P<0.0001), IFN-γmRNA的表达与患者PASI无显著相关性(r=-0.16125,P=0.4970).银屑病皮损内STAT4mRNA的表达与IFN-γmRNA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62149,P=0.0034).结论 STAT4可能通过上调IFN-γ的表达,促进银屑病的炎症进程.

    作者:李常兴;马泽粦;韩春雷;周志刚;胡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切口椎间盘摘除术的护理

    小切口椎间盘摘除术主要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扩大侧隐窝,解除神经根受压,同时由于保留脊柱后部结构,对腰椎稳定性破坏少,维持腰椎间的稳定性,避免术后腰椎滑脱,腰痛的发生.

    作者:黄群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74例的临床体会

    2004年1月~2007年10月,我们应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尿管切开取石7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4例,男43例,女31例;年龄19~75岁,平均38.5岁.

    作者:赵先诚;胡道虎;王永全;石松山;周兵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胰腺损伤4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腹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前确诊8例(19.0%);35例治愈(83.3%),7例死亡,病死率为16.7%;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发生率42.9%.结论 掌握好剖腹探查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正确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谢桂生;梁驰;董保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代谢性白内障术后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两例

    病历介绍例1:女,72岁,有糖尿病史11年,因双眼渐进性视力下降5年,诊断为双眼白内障,于我院行左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左眼视力手动/20 cm,晶体棕黄色混浊,眼底窥不入.

    作者:张中花;邢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肠破裂52例诊治体会

    小肠外伤性破裂虽在腹部损伤中较常见,但临床上延误诊断和处理不恰当仍时有发生.我院2002年~2007年收治小肠破裂52例,现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吴建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挤压综合征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两例救治体会

    挤压综合征多由于地震、矿井塌方、车祸、战争等原因,外界物体压迫肢体、躯干而引起,其临床过程凶险,如不及时抢救,预后极差,据国外文献报道,死亡率可高达65%,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

    作者:李晓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子宫腺肌病患者炎症因子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子宫腺肌病(AM)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方法 对45例A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和白细胞介素-1(IL-1β)水平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AM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sVCAM-1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 AM患者其机体内皮功能受损,巨噬细胞被活化,引起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作者:黄海妮;徐红;韦红卫;韦敬锡;王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以肌酸激酶升高为表现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两例报告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是一组遗传性骨骼肌进行性无力和萎缩,终完全丧失运动功能[1].本病的遗传方式不一,临床分为多种类型,表现为假性肥大型(DMD)为多见,发病率约为30/10万,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男性发病.

    作者:黄少玲;黄玉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梅毒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诊治进展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在妊娠期能引起胎儿宫内感染,造成流产、死胎、早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约有2/3的未经治疗的梅毒孕妇可将感染传播给胎儿,死胎和新生儿死亡是严重的妊娠结局.

    作者:夏红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

    作者:黄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50岁的妇女中多见[1],其发病率可达70%~80%[2].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使肌瘤缩小,但停药后又可重新增大,症状复发,故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和根治方法,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病人术后腹腔容易发生粘连等并发症[3].

    作者:甘精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硅橡胶加自凝树脂棒桩核取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精确制取桩核模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493颗残根残冠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5颗用硅橡胶加自凝树脂棒取桩核模,对照组208颗用传统嵌体蜡取桩核模,两组进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取桩核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用硅橡胶加自凝树脂棒取桩核模优于传统嵌体蜡取桩核模,用少量硅橡胶材料,就能达到硅橡胶精度,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钢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3例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引起痛经、不孕、慢性盆腔炎等的主要原因之一.从2003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结合西药治疗本病43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覃红萍;赵权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