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代谢性白内障术后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两例

张中花;邢丽君

关键词:白内障, 新生血管, 青光眼
摘要:病历介绍例1:女,72岁,有糖尿病史11年,因双眼渐进性视力下降5年,诊断为双眼白内障,于我院行左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左眼视力手动/20 cm,晶体棕黄色混浊,眼底窥不入.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肝癌256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别居我国农村和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及第三位.我国肝癌多发生在肝炎、肝硬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大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较差、抗肿瘤免疫功能低下,预后甚差,进行恰当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蓝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8例妊娠剧吐患者的健康宣教

    妊娠剧吐的发生与血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急剧上升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多在妊娠6~12周出现剧烈的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出现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肝、肾功能受损,危及孕妇生命,需终止妊娠[1].

    作者:张爱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梅毒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诊治进展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在妊娠期能引起胎儿宫内感染,造成流产、死胎、早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约有2/3的未经治疗的梅毒孕妇可将感染传播给胎儿,死胎和新生儿死亡是严重的妊娠结局.

    作者:夏红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型钢板螺丝钉治疗掌指骨骨折18例体会

    掌骨指骨骨折为常见的骨折,大多为多发性损伤,治疗方法很多,如小夹板、石膏、克氏针、钢丝、外固定架等方法安全、简单,有些不需二次手术取出,但往往固定不可靠,不能早期活动,护理不方便,克氏针有松动和滑移,术后需石膏辅助固定造成功能丧失等缺点.

    作者:梁纯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拇甲瓣(带少许末节趾骨)移植再造拇指术一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28岁,2008年1月16日因工伤致右拇、食、中指疼痛、流血、活动功能障碍1小时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部未见异常,专科情况:右食、中指重度压榨,近节部分指骨残留,中远节指骨缺如,皮肤挫烂,残留的骨、肌腱外露,右中指掌侧一节半皮肤仍较好残留,右拇指近节远侧半、远节皮肤缺如,以背侧为甚,末节指骨骨折,末节指骨缺损长约1/3,肌腱外露.

    作者:李玉春;陈上保;李兴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方式静脉注射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6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持续性静脉微泵注射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其对降低止血后发生近期再出血的影响. 方法将63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为持续静脉微泵治疗组31例,常规静滴治疗组32例,对两组的止血有效率、止血后近期再发出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持续静脉微泵治疗组与常规静滴治疗组相比,前者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P<0.01),可明显降低止血后的近期再出血的发生率(P<0.01). 结论持续静脉微泵治疗对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和降低再发出血的作用,这与其能持续平稳维持药物在体内的单位时间药-时曲线在高峰值,保持胃酸高pH值密切相关.

    作者:莫非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肠破裂52例诊治体会

    小肠外伤性破裂虽在腹部损伤中较常见,但临床上延误诊断和处理不恰当仍时有发生.我院2002年~2007年收治小肠破裂52例,现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吴建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钡棉检查对食道X线透细小异物的诊断价值

    与进食有关的食管异物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当进食时异物卡于食管后,患者往往疼痛难忍,甚至不能吞咽,故多急诊就医.异物种类较多,其中食管细小异物(如鱼刺等)占相当大一部分.

    作者:申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丹参酮联合斑赛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酮联合斑赛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 方法 135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参酮口服,斑赛外用,对照组只用斑赛外用.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42.6%,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愈率为31.3%,总有效率为79.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丹参酮口服联合斑赛外用治疗寻常痤疮是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陈运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过程中重复使用白蛋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过程中重复使用白蛋白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9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开始光疗时使用1剂白蛋白1 g/kg,24 h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再次给予白蛋白1 g/kg,对照组46例则不再给予白蛋白治疗,继续光疗24 h后验血总胆红素,并比较两组总光疗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胆红素数值、总光疗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核黄疸.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光疗过程中重复使用白蛋白不能提高疗效.

    作者:陈涛;毛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挤压综合征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两例救治体会

    挤压综合征多由于地震、矿井塌方、车祸、战争等原因,外界物体压迫肢体、躯干而引起,其临床过程凶险,如不及时抢救,预后极差,据国外文献报道,死亡率可高达65%,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

    作者:李晓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活血通络方坐浴在PPH术后应用体会

    PPH(procedure for proplase and hemorrhoids)术,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意大利学者Longo[1]等在1998年报告的经肛门镜下行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行切除治疗Ⅲ、Ⅳ度环行脱垂性内痔的新方法,我国于2000年6月在上海中山医院完成首例PPH手术[2],因效果满意,PPH术在全国范围已被越来越多的肛肠外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随着开展的例数增多,术后并发症也有所增加,我科于2001年底开展了PPH术,并在PPH术后早期采用活血通络方中药坐浴,完善术后处理治疗,特别对PPH术后早期肛门坠胀、排便困难的现象取得较好效果,现将2001年12月~2007年12月PPH术后采用活血通络方中药坐浴106例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谭红;郑金坚;肖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及γ-干扰素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银屑病患者皮损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及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内及17例正常对照者皮肤中STAT4 mRNA及IFN-γmRNA的定量表达,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分析STAT4mRNA及IFN-γmRNA的表达与银屑病病情严重指数(PASI)的相关性,STAT4mRNA与IFN-γ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银屑病皮损内STAT4mRNA及IFN-γ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者皮肤内的表达水平(P<0.001).银屑病皮损内STAT4mRNA的表达与患者PASI呈显著的正相关(r=0.78465,P<0.0001), IFN-γmRNA的表达与患者PASI无显著相关性(r=-0.16125,P=0.4970).银屑病皮损内STAT4mRNA的表达与IFN-γmRNA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62149,P=0.0034).结论 STAT4可能通过上调IFN-γ的表达,促进银屑病的炎症进程.

    作者:李常兴;马泽粦;韩春雷;周志刚;胡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效果.方法 将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组和常规骨瓣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标准大骨瓣开颅组45例,常规骨瓣组44例,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法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组与常规骨瓣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能充分降低颅内压,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前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乌司他丁联合CVVH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46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后对其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 将46例MODS患者分为2组,均采用CVVH治疗,连续4天,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7天观察TNF-α、IL-6、IL-8、CEC.结果 两组治疗后4天比较,实验组TNF-α、IL-6、IL-8、CEC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7天比较,TNF-α、IL-6、IL-8、CEC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结合CVVH治疗MODS,通过持续有效的清除血液中的炎症因子,从而达到保护血管内皮,发挥治疗作用的目的.

    作者:谢逢春;李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皮穿刺灌注PMM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应用技术及疗效. 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5例19椎,其中腰椎14个,胸椎5个,采用PMMA骨水泥(粉液之比为3∶2)经皮穿刺灌注术式行PVP,采用CT图像加X线透视定位穿刺法注入PMMA,观察随访及疗效评价按照国际VAS评分.结果 PVP术每椎体平均注射骨水泥5.5 ml,出现椎体外渗漏6例,13例(16椎)椎体高度无变化,疼痛缓解率为86.7%(13/15),运动功能恢复及改善率为73.3%(11/15).PVP术后未使用止痛药10例,使用非甾体止痛药5例,未出现严重而需要特别处理的并发症. 结论灌注PMMA行PVP术可有效地解除OVCF患者的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具有术式简单、增强椎体强度、迅速缓解疼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唐上坤;车桂文;何伟明;姚日荣;王刚;郑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防回吸手机对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污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防回吸手机对改善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污染的成效,为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口腔科新安装的16台牙科治疗台水系统进行细菌学调查分析,了解防回吸手机对改善水系统污染的成效.结果 经过7天的时间,使用防回吸手机的水系统细菌数目与使用普通手机的水系统细菌数目大致相当,细菌含量>105CFU/ml.结论 使用防回吸手机,并不能有效改善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污染情况,需要综合各种方法来共同控制牙科治疗台的水系统污染.

    作者:郭庆;邓文正;黄汝祥;罗晋卿;李婉娜;陈幼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对骨折手术病人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为探讨更好的健康教育方法,对骨折手术病人实施术前、术后及康复护理,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方法 将住院的120例骨折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病人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B组病人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 B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χ2=10.753,P<0.01); B组病人的满意度高于A组(χ2=36.391,P<0.01).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肢体功能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卜蕴东;廖红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静滴治疗泌尿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评价国产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治疗组为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为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组57例,对照组59例,纳入对象为泌尿道感染,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用量:轻度感染500 mg,Qd静滴,中度感染500 mg,Bid静滴;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用量:轻度感染300 mg,Qd静滴,中度感染300 mg,Bid静滴,总疗程7~14 d.结果 甲磺酸帕珠沙星临床治愈率71.93%(41/57),有效率92.98%(53/57),细菌清除率为92.98%(53/57);对照组为盐酸左氧氟沙星临床治愈率67.80%(40/59),有效率83.05%(49/59),细菌清除率为84.74%(50/59);帕珠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33%和19.69%,经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轻中度泌尿道感染有效、安全的抗菌药物.

    作者:易碧荣;雷盼;刘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1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产科大出血是造成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是治疗产科严重大出血,挽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措施和手段[1].我院从1997年1月~2007年1月间围生期急症子宫切除共21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忧郁、痛苦等心理状况,经护理人员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巧红;龚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