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潘华福;吴容展;岳锦明

关键词:冠心病, 2型糖尿病冠, 状动脉造影, 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02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102例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甘油三酯(TG)高于对照组;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和C型病变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9%比36.3%,P<0.05;48.0%比23.5%,P<0.05和52.0%比25.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C型病变多见.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二苯乙烯苷对Aβ25-35致NG108-15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二苯乙烯苷对Aβ25-35诱导损伤的NG108-15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 以Aβ25-35诱导NG108-15细胞建立痴呆细胞模型后加入二苯乙烯苷培养,观察NG108-15细胞的生长状态、存活率、突起率及突起平均长度.结果 与细胞模型组相比,二苯乙烯苷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β25-35对痴呆细胞的损伤作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存活率、突起率及突起平均长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二苯乙烯苷对Aβ25-35诱导的NG108-15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忠仕;农嵩;谢海渊;张树球;李韬;李曙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抢救配合及护理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是糖尿病一种较少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以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严重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表现,患者常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昏迷,病死率高,可达40%~70%[1],近年来,随着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动态观察,病死率明显下降,现将我院1997年~2007年收治的11例HNDC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小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的氧气吸入法在昏迷患者中的对比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氧气吸入法对昏迷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 将176名昏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面罩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常规采用吸氧管氧气吸入. 结果观察组日均吸痰量及日均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面罩氧气雾化吸入具有较好的气道湿化和祛痰功效.

    作者:张春桂;何碧姣;王美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凯西莱联合苦参素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凯西莱联用苦参素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A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凯西莱治疗,治疗组采用凯西莱联合苦参素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估和检测肝功能、AFP、肝纤维化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除肝肿大及黄疸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AFP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HA、PCⅢ、LN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凯西莱能有效改善ALD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AFP、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联合应用苦参素注射液疗效更佳, 两药合用能加强疗效,抗肝纤维化效果更为明显,且毒副作用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毅霞;黄赞松;周喜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方式静脉注射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6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持续性静脉微泵注射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其对降低止血后发生近期再出血的影响. 方法将63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为持续静脉微泵治疗组31例,常规静滴治疗组32例,对两组的止血有效率、止血后近期再发出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持续静脉微泵治疗组与常规静滴治疗组相比,前者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P<0.01),可明显降低止血后的近期再出血的发生率(P<0.01). 结论持续静脉微泵治疗对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和降低再发出血的作用,这与其能持续平稳维持药物在体内的单位时间药-时曲线在高峰值,保持胃酸高pH值密切相关.

    作者:莫非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利培酮或奋乃静治疗8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1]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2.4%,奋乃静组有效率为76.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培酮组在治疗后第8周末的阴性症状分明显低于奋乃静组,不良反应比奋乃静组少而轻.结论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利培酮对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优于奋乃静.

    作者:陆爱益;曹永康;潘羽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子宫腺肌病患者炎症因子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子宫腺肌病(AM)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方法 对45例A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和白细胞介素-1(IL-1β)水平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AM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sVCAM-1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 AM患者其机体内皮功能受损,巨噬细胞被活化,引起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作者:黄海妮;徐红;韦红卫;韦敬锡;王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36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内科急症,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对自发性气胸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是影响该病预后的重要因素.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身肺功能较差,并发自发性气胸后其肺功能进一步受损,加之回心血量减少及纵隔摆动,易引起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内科的急症之一.

    作者:洪海源;尹良女;洪志昌;甄玉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硅橡胶加自凝树脂棒桩核取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精确制取桩核模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493颗残根残冠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5颗用硅橡胶加自凝树脂棒取桩核模,对照组208颗用传统嵌体蜡取桩核模,两组进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取桩核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用硅橡胶加自凝树脂棒取桩核模优于传统嵌体蜡取桩核模,用少量硅橡胶材料,就能达到硅橡胶精度,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钢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静滴治疗泌尿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评价国产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治疗组为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为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组57例,对照组59例,纳入对象为泌尿道感染,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用量:轻度感染500 mg,Qd静滴,中度感染500 mg,Bid静滴;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用量:轻度感染300 mg,Qd静滴,中度感染300 mg,Bid静滴,总疗程7~14 d.结果 甲磺酸帕珠沙星临床治愈率71.93%(41/57),有效率92.98%(53/57),细菌清除率为92.98%(53/57);对照组为盐酸左氧氟沙星临床治愈率67.80%(40/59),有效率83.05%(49/59),细菌清除率为84.74%(50/59);帕珠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33%和19.69%,经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轻中度泌尿道感染有效、安全的抗菌药物.

    作者:易碧荣;雷盼;刘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02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102例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甘油三酯(TG)高于对照组;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和C型病变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9%比36.3%,P<0.05;48.0%比23.5%,P<0.05和52.0%比25.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C型病变多见.

    作者:潘华福;吴容展;岳锦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挤压综合征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两例救治体会

    挤压综合征多由于地震、矿井塌方、车祸、战争等原因,外界物体压迫肢体、躯干而引起,其临床过程凶险,如不及时抢救,预后极差,据国外文献报道,死亡率可高达65%,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

    作者:李晓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代谢性白内障术后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两例

    病历介绍例1:女,72岁,有糖尿病史11年,因双眼渐进性视力下降5年,诊断为双眼白内障,于我院行左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左眼视力手动/20 cm,晶体棕黄色混浊,眼底窥不入.

    作者:张中花;邢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颅脑外科手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体会

    目的 评价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用于颅脑外科手术的价值. 方法选择成年颅内手术20例,全麻维持采用异丙酚60~100 μg/(kg*min)复合异氟醚吸入,加卡肌宁6~9 μg/(kg*min)微电脑泵输注,术中机械控制纯氧通气,潮气量11±7.4 ml/(kg*min),呼吸频率12次/分,吸氧浓度1.5~2.0 L/min,呼吸机控制呼吸.开颅后调节呼吸频率,使PETCO2分别为25 mmHg(T1)、30 mmHg(T2)、38 mmHg(T3),并维持30分钟后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气及生化各指标.在抽取动脉血标本时,需要保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99%~100%,各时相间心率与动脉血压之差<±15%.结果 三个时相的pH、PaCO2和总二氧化碳(TCO2)差异显著,而PaCO2与PETCO2之差、(Pa-etCO2), HCO3-, BE以及K+值组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颅内手术控制性过度通气时,PETCO2是反映PaCO2变化的可靠指标.

    作者:李燕;代志刚;高元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T在鼻咽癌复发随诊中的临床应用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化疗为其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容易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5年生存率大约仅为40%~50%,而目前CT检查在鼻咽癌的诊断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的CT影像表现较为复杂,因此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135例复发的鼻咽癌病例CT 影像资料,探讨CT 在复发鼻咽癌随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昌辉;罗彪;黄世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皮穿刺灌注PMM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应用技术及疗效. 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5例19椎,其中腰椎14个,胸椎5个,采用PMMA骨水泥(粉液之比为3∶2)经皮穿刺灌注术式行PVP,采用CT图像加X线透视定位穿刺法注入PMMA,观察随访及疗效评价按照国际VAS评分.结果 PVP术每椎体平均注射骨水泥5.5 ml,出现椎体外渗漏6例,13例(16椎)椎体高度无变化,疼痛缓解率为86.7%(13/15),运动功能恢复及改善率为73.3%(11/15).PVP术后未使用止痛药10例,使用非甾体止痛药5例,未出现严重而需要特别处理的并发症. 结论灌注PMMA行PVP术可有效地解除OVCF患者的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具有术式简单、增强椎体强度、迅速缓解疼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唐上坤;车桂文;何伟明;姚日荣;王刚;郑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肝癌256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别居我国农村和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及第三位.我国肝癌多发生在肝炎、肝硬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大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较差、抗肿瘤免疫功能低下,预后甚差,进行恰当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蓝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

    作者:黄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创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约占脑卒中的30%,但病死率却是脑卒中的50%[1].近几年来,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也朝微创方向不断发展,病死率已有所下降.

    作者:薛建荣;刘桂彪;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郑捷敏;李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胃癌外科治疗进展

    胃癌的手术治疗历史悠久, 自1891年Billroth施行首例胃癌切除成功,至今已过去100多年.虽然从全球胃癌外科治疗情况看,效果远不尽人意,但外科治疗胃癌仍是有希望治愈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伟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