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多脏器损害的研究近况

周祖文;潘静球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多脏器损害
摘要: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超滤性病原微生物,含有DNA和RNA,无细胞壁,革兰氏染色阴性.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其感染的特点为多发生于2岁以上的儿童,但近年来婴幼儿感染比例亦有增多趋势.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体会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术前进行实际病情评估,围手术期充分调整,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61例.结果 全部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3~28个月,Ipss平均下降17.4分,大尿流率(Qmax)增加9.7 ml/s,残余尿量下降至18.3 ml,疗效满意.结论 只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术中认真操作,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安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房森;董登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检测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变化,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用24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予鸡卵白蛋白致敏及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地塞米松治疗,检测血浆8-iso-PGF2α水平.结果 哮喘组血浆中8-iso-PGF2α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经地塞米松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哮喘小鼠机体存在氧化应激状态,地塞米松对哮喘的氧化应激状态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作者:冯晓晓;谢佳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流程再造在门诊输液患者全程护理服务中的实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门诊输液患者不断增加,病人对医院的要求已不再仅限于单纯的治病,而是更注重护理服务的全过程.病人一旦对我们服务过程中的某一方面不满,就可能导致他们对整个就医过程的全盘否定[1].

    作者:林小玲;韦映;黄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万托林、爱全乐、普米克令舒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万托林、爱全乐、普米克令舒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婴幼儿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患儿按就诊医院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予抗感染、止咳、祛痰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万托林、爱全乐、普米克令舒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传统经验平喘治疗,记录两组患儿咳嗽、喘憋症状消失、气急缓解、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2.1%,经统计学处理:χ2=23.38,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万托林、爱全乐、普米克令舒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优于传统平喘治疗,值得引进推广.

    作者:敖镇波;梁高连;彭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50例疗效分析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耳内窥镜近年来已逐步应用于耳科学的临床治疗中.我科自2004年8月以来在耳内窥镜下进行鼓膜修补术50例(50耳),术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炳光;周剑勇;熊国平;吕洁瑜;张碧华;王鸿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0%~15%左右,发病急,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进展迅速, 病情笃重,常合并较多的严重并发症.

    作者:雷有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与速尿联合治疗顽固性心衰60例

    2005年9月~2006年9月,我科对6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采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与速尿联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放射治疗子宫颈癌患者的护理配合

    放射治疗作为治疗子宫颈癌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适应症广泛.不仅早期病例可以放疗,中、晚期病例亦可放疗[1].我科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对80例宫颈癌患者给予腔内、腔外放射治疗,治疗效果满意,放疗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舒国英;刘玲珍;倪丽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非营养性吸吮及灌肠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非营养性吸吮及灌肠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将48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配方奶鼻胃管喂养、静脉营养、蓝光照射、药物治疗以及新生儿抚触等常规治疗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及灌肠.比较两组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值、光疗总时间、每次胃残余奶量、每天大便次数及胎粪排尽时间.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值均明显降低、光疗总时间明显缩短,胃残余奶量明显减少、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胎粪排尽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加灌肠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能有效减少肠肝循环,促进肠蠕动,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可作为一种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的辅助方法.

    作者:梁玉美;凌赛泳;林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多脏器损害的研究近况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超滤性病原微生物,含有DNA和RNA,无细胞壁,革兰氏染色阴性.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其感染的特点为多发生于2岁以上的儿童,但近年来婴幼儿感染比例亦有增多趋势.

    作者:周祖文;潘静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对青年尿毒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效果

    尿毒症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一旦确诊为尿毒症后,则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而血液透析是慢性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现代透析的观念和目的非常明确,一是尽量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二是努力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卉;唐开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自发性膀胱破裂25例的诊断和治疗

    自发性膀胱破裂是指非外伤性和医源性损伤的膀胱破裂,临床上较少见,发病急,病情变化复杂,易误诊[1].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0年2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的25例病人,就其原因,诊断与治疗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罗象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对策

    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AIDS)病人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病毒(HIV)暴露机会也将增加,虽然相关报道经各种形式穿破皮肤暴露HIV血液感染的危险性仅是0.3%[1],但由于目前AIDS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愈,一旦感染其后果十分严重.

    作者:车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在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怀疑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扫描参数及方法:层厚10 mm,间隔10 mm,螺距1.375∶1,速度:27.50 mm/rot,对比剂量100~120 ml,注射速率:3.0~3.5 ml/s,使用SmartPrep自动跟踪技术,并对图像进行评价.结果 22例中有髂总动脉瘤2例,小腿动脉狭窄5例,腹主动脉瘤2例,髂总动脉闭塞1例,肾动脉以下腹主动脉狭窄1例,闭塞2例,髂内、外动脉狭窄1例,闭塞1例,股动脉狭窄2例,小腿动脉狭窄、闭塞1例.动静脉畸形2例,2例未见异常,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2例同时行MRA检查,3例行DSA检查.结论 使用跟踪技术的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能准确直观地显示下肢动脉血管的立体解剖特点,为下肢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是下肢血管病变较为优化的检查方法.

    作者:赵海波;谢超贤;韦建林;滕才均;廖明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例胆总管扩张症并发出口缺如分析

    病例介绍本室解剖一具女性尸体,年龄约23岁,发现其胆总管巨大囊性扩张,肝大并肝内胆道扩张.经调查死者生前是四川在外地打工的农村女子,路经本地时突然发病,于湖北襄樊铁路医院治疗无效死亡,死前腹部有一大包块,剧痛,黄疸.

    作者:甘泉涌;周瑞君;胡长虎;刘德波;汤羽;陈之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生脉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生脉饮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117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7例).治疗组口服生脉饮,每次10 ml,3次/d;对照组口服消心痛,每次10~20 mg,3~4 次/d,疗程为1个月.结果 用药后缓解症状有效率:治疗组88.3%、对照组91.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61.7%,对照组63.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脉饮改善血脂的作用强于消心痛(P<0.01).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生脉饮是治疗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叶海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先天性阴道闭锁合并先天性尿瘘一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19岁,因周期性尿血两年余,2006年7月6日入院.入院前两年余,患者无明显诱因于自解小便时出现尿血,色暗红,无血块,量中,伴尿道灼热疼痛,小便5~6次/日,无其他不适,两天后出血渐减少,持续7天自行停止.

    作者:张小花;穆荣肖;李莲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格列美脲(万苏平)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40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治疗糖尿病患者后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的降糖效果相似,但格列美脲治疗后餐后C肽无升高,两种药物对体重、血压、血脂影响不大,不良反应也轻微.结论 格列美脲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备选降糖药物.

    作者:陆飞;覃嗣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面部血管瘤38例

    血管瘤是面部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低温冷冻、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药物等,但各有其局限性,疗效多不尽人意.2002年9月至2006年3月,我们采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 PYM)加地塞米松(deexamthasone, DXM)局部瘤内注射治疗面部血管瘤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廖烈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苦菜体内外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苦菜(PV)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TBA法、NBT法测定小鼠心、肝、脑、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苦菜能降低心、脑、肝、肾体外组织中MDA的含量,苦菜3种剂量均有显著降低小鼠体内心、肝、脑、肾组织中MDA含量(P<0.05或<0.01);BVE 250 mg、500 mg/(kg·d),能显著提高上述组织中SOD活性(P<0.05或<0.01).结论 苦菜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作者:卢新华;谷彬;刘思妤;王俊杰;陈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