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有庆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情况及其与CHF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CHF患者(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9例,Ⅳ级24例)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 不同心功能级别的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心衰愈重则甲状腺激素改变愈明显,T3降低、FT3降低.结论 CHF患者存在继发性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T3和FT3降低可作为CHF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指标.
作者:麦海源;潘广伟;黄瑞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平面经直肠超声(TRUS)的二维成像和彩色血流显像技术(CDFI)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 方法将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29例经直肠超声声像图,观察其有无异常结节病灶回声和异常结节彩色血流特征. 结果 29例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发现结节病灶28例,诊断为癌性结节25例,诊断符合率为86.2%,诊断前列腺增生4例,假阴性率13.8%. 结论双平面经直肠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性,可以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确诊率.
作者:吴成海;粟永明;谢国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院自1990年至2006年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注射无水酒精(PEI)治疗肝癌73例,共穿刺250次,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懋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我院2000~2006年诊治的FDGE共18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军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AIDS)病人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病毒(HIV)暴露机会也将增加,虽然相关报道经各种形式穿破皮肤暴露HIV血液感染的危险性仅是0.3%[1],但由于目前AIDS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愈,一旦感染其后果十分严重.
作者:车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结肠癌致肠梗阻是结肠癌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老年人肠梗阻的常见原因.由于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较难确诊,常延误诊治时机,给临床处理带来困难,预后差.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1月共收治结肠癌致肠梗阻26例,其中25例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疗效满意,现将外科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农卫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泌尿系感染(UTI)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以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为主,由于临床广泛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使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日趋严重,给临床用药治疗带来了困难.为了解UTI的肠杆菌细菌的产酶率及耐药状况,我们对引起UTI的106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了菌群分析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及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
作者:陆贞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经证实脊髓压迫多数来自椎体后方碎骨及破裂的椎间盘.采用前路减压比后路间接减压更充分,因而可获得较好的效果.2000年7月~2006年8月,笔者应用Z-Plate内固定系统前入路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拥军;韩联;邹毅;苏俊;王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疗效.方法 将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的28例临床资料与同期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31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术后排气、带管、住院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梗阻复发率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疗效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三大疾病之一,长期以来对其造成神经细胞的死亡尚未见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脑组织梗死后,如何促进梗死区内神经细胞再生,是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各项功能改善乃至完全恢复的关键.
作者:陈倍楚;许志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19岁,因周期性尿血两年余,2006年7月6日入院.入院前两年余,患者无明显诱因于自解小便时出现尿血,色暗红,无血块,量中,伴尿道灼热疼痛,小便5~6次/日,无其他不适,两天后出血渐减少,持续7天自行停止.
作者:张小花;穆荣肖;李莲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53阳性表达对结肠癌早期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52例结肠癌标本的P53表达,并完成2年随访,对其表达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53的阳性表达在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有无肿瘤细胞转移及随访2年后有无肝转移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P53的表达对结肠癌早期肝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有益于临床对结肠癌的评估、治疗.
作者:万琳琳;李志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误诊情况.方法 将在各科以躯体不适就诊经多方治疗无效而转诊于我院心理门诊,且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抑郁自评量表(SDS)≥60分(标准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患者60例,进行临床、量表及疗效分析.结果 47例(78.3%)初诊患者第一主诉是躯体不适、睡眠障碍而非抑郁症状.经氟西汀治疗6周后,HAMD、SDS、及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对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症患者的识别、诊断、适当的抗抑郁治疗,可有效地缓解抑郁症状和躯体不适,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0%~15%左右,发病急,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进展迅速, 病情笃重,常合并较多的严重并发症.
作者:雷有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急性肺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因腰椎穿刺致急性肺水肿临床上极少见,我院自1992年9月~2006年5月间有7例因行腰椎穿刺术致急性肺水肿,本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治疗及防治对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宋郁喜;孙安平;徐惠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院对22例经病理确诊的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叶振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从CR1分子数量表达方面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清瘦素水平与慢性肾衰病人疗效评价的关系.方法 选择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每例皮下注射rhEPO 2000 U/ 次,每周2 次,共用6~8周;同时口服右旋糖酐铁片0.5 g/次,3次/d.治疗期间禁止输血、透析、使用免疫抑制剂.另选同期接受健康检查者36例作为对照.结果 rhEPO治疗前观察组外周血红细胞上CR1分子的表达及血Hb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瘦素明显降低(P<0.01).结论 rhEPO 治疗后在增加红细胞上CR1分子表达和血Hb 水平的同时,尚可间接调节NK细胞和LAK细胞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作者:李仕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宫外孕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快速检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至关重要,现回顾性总结3年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8例宫外孕的病变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阿文;洪凤珍;周皛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2岁,农民.主诉因上腹部灼热伴返酸1月余,病程中无恶心、呕吐、黑便、纳差、消瘦现象,既往体健.查体:生命征正常,无贫血貌,正力体型.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未触及腹内其它包块,腹水征(-).
作者:黄达;李雄;农胜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缺血皮瓣存活能力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局部更有效的给药途径.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5只.于背部作6 cm×1.5 cm蒂位于双侧髂棘连线上的全层缺血皮瓣.A组在皮瓣下注射生理盐水,B组皮瓣下注射VEGF生理盐水溶液,C组皮瓣下放置含VEGF生理盐水溶液明胶海绵,原位缝合皮瓣.术后第3,7,14 d观察缺血皮瓣的成活面积,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用RT-PCR方法检测皮瓣中VEGFmRNA 的含量.结果 14天时,C组皮瓣的成活面积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且B组高于A组(P<0.05).B组VEGFmRNA表达水平高于A组但低于C组(P<0.01).结论 VEGF的局部应用,可以加速皮瓣内血管再生,从而改善了大鼠缺血皮瓣远端的血供状态,尤其采用明胶海绵携带VEGF皮瓣下放置的方法,更能明显地增强缺血皮瓣的成活能力.
作者:王继红;刘学政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