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8例疗效观察

朱思宏;李建军;孙承军;李绍刚

关键词:跟骨骨折, 撬拨复位, 空心螺钉, 内固定
摘要: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足部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1%~2%,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波及跟距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占60%~70%[1],关节内骨折分为舌形骨折和关节压缩骨折两种类型[2],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关节内骨折,常遗留疼痛、扁平足、足跟增宽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足功能.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纯吻合动脉的末节断指再植14例报告

    末节断指是手外科的常见病,临床上常遇到因损伤部位及程度导致无完好的静脉供吻合的末节再植病例.我科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对14例末节断指采用单纯吻合动脉的再植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忠存;余金良;韦炳雷;陆高庆;黄宝义;余永当;韦铭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50例疗效分析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耳内窥镜近年来已逐步应用于耳科学的临床治疗中.我科自2004年8月以来在耳内窥镜下进行鼓膜修补术50例(50耳),术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炳光;周剑勇;熊国平;吕洁瑜;张碧华;王鸿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对策

    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AIDS)病人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病毒(HIV)暴露机会也将增加,虽然相关报道经各种形式穿破皮肤暴露HIV血液感染的危险性仅是0.3%[1],但由于目前AIDS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愈,一旦感染其后果十分严重.

    作者:车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奥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应激性消化道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入选的6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首先用奥宁0.1 mg静脉推注(5分钟),随后以0.6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通过输液泵以50 μg/h连续静脉滴注,Q12 h,疗程5天.对照组31例,应用法莫替丁注射液20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8 h.观察两组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5.00%,有效率为25.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率25.81%,有效率54.84%,总有效率80.64%.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均无特殊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 奥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华东;黄海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床边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术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体会

    渗出性心包炎是一种常见的心包疾病,治疗一般分为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心包穿刺及切开引流.但由于心包穿刺术操作复杂,危险以及副损伤等原因,多数患者不易接受,以致影响治疗效果.笔者2004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对16例心包积液患者行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术,共计穿刺38例次,全部获得成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延平;刘江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严重脊柱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等骨科疾患.是缓解髋部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已成为重建关节功能的一种手段[1].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护理也愈显重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和因素.我院自2000年10月~2005年7月共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68例, 未出现人工关节脱位和并发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农锐;韩兴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苦菜体内外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苦菜(PV)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TBA法、NBT法测定小鼠心、肝、脑、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苦菜能降低心、脑、肝、肾体外组织中MDA的含量,苦菜3种剂量均有显著降低小鼠体内心、肝、脑、肾组织中MDA含量(P<0.05或<0.01);BVE 250 mg、500 mg/(kg·d),能显著提高上述组织中SOD活性(P<0.05或<0.01).结论 苦菜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作者:卢新华;谷彬;刘思妤;王俊杰;陈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情况及其与CHF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CHF患者(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9例,Ⅳ级24例)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 不同心功能级别的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心衰愈重则甲状腺激素改变愈明显,T3降低、FT3降低.结论 CHF患者存在继发性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T3和FT3降低可作为CHF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指标.

    作者:麦海源;潘广伟;黄瑞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8例临床分析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我院2000~2006年诊治的FDGE共18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军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进展

    自1989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首次报道以来,腹腔镜手术现在已不再局限于上腹部手术,其它许多器官的手术也可在腹腔镜下完成[1].由于手术时CO2气腹及体位改变等带来的生理影响,故国外均在全麻下实施.不同手术体位,不同程度的CO2气腹压力和手术时间对不同病人的生理影响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内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选择为硬外麻醉和气管内全麻并存,笔者就不同麻醉方式对机体生理影响以及腹腔镜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谭宗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炎琥宁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炎琥宁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给予输液退热等治疗,治疗组31例予炎琥宁10 mg/(kg·d)以及西米替丁10~20 mg/(kg·d)静滴,对照组30例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滴,疗程3~7 d.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咽部疱疹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炎琥宁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陈涛;毛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sIL-2R、IL-8、CA19-9、NSE在三种不同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变化

    目的 观察血清sIL-2R、IL-8、CA19-9和NSE在不同性质胸腔积液中的含量及其对积液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测定并比较102例肺炎性、结核性及癌性三种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血清sIL-2R、IL-8、CA19-9和NSE水平.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显著高于肺炎性及癌性胸腔积液组(P<0.01);肺炎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血清中IL-8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及癌性胸腔积液组(P<0.01);癌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血清中CA19-9和NSE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及肺炎性胸腔积液组(P<0.01).结论 血清sIL-2R、IL-8、CA19-9、NSE联检可能对恶性、良性以及各种良性胸腔积液之间的鉴别都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成强;马泽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脑梗死病人90例,对照组80例为同期因其他疾病(非动脉硬化性疾病、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如外伤、肺部感染、白内障等)住院者,通过微粒子酶免分析定量检测血浆中Hcy的浓度.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Hcy总平均值为15.91±5.17 μmol·L-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平均值的10.16±2.71 μmol·L-1(t=8.911,P<0.01).结论 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宁世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新进展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三大疾病之一,长期以来对其造成神经细胞的死亡尚未见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脑组织梗死后,如何促进梗死区内神经细胞再生,是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各项功能改善乃至完全恢复的关键.

    作者:陈倍楚;许志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γ-谷氨酰转移酶及其与总胆红素比值诊断新生儿黄疸延迟的价值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GGT、GGT/TBIL诊断新生儿黄疸延迟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47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其中生理性黄疸46例,黄疸延迟62例,非黄疸延迟39例)及86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GGT、TBIL.结果 生理性黄疸组和病理性黄疸组的GG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病理性黄疸组高于生理性黄疸组(P<0.01);黄疸延迟组GGT/TBIL显著高于非黄疸延迟组和生理性黄疸组(P<0.01).当TBIL>256.6 μmol/L时,GGT与TBIL有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 血清GGT及GGT/TBIL检测在新生儿黄疸延迟的诊疗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蒋益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与食管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6(IL-6)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曾经被命名为β2-干扰素(IFN-β2)[1]、杂交瘤/浆细胞瘤生长因子(HPGF)、B细胞分化因子(BCDF)、B细胞刺激因子-2(BSF-2)、溶细胞性T细胞分化因子(TCDF)、26 KDa诱导蛋白和肝细胞刺激因子(HSF)等[2].

    作者:唐任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而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能力来自于实践的锻炼,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韦红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急性羊水栓塞二例

    病例介绍病例1 患者25岁,G3P1,因妊娠38+2周伴不规则下腹痛7小时入院.孕期不定期产检3次,均未见异常.体格检查:体重73 kg,BP 116/82 mmHg,产科检查:宫高38 cm,腹围112 cm,胎心音正常.

    作者:刘秀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生脉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生脉饮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117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7例).治疗组口服生脉饮,每次10 ml,3次/d;对照组口服消心痛,每次10~20 mg,3~4 次/d,疗程为1个月.结果 用药后缓解症状有效率:治疗组88.3%、对照组91.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61.7%,对照组63.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脉饮改善血脂的作用强于消心痛(P<0.01).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生脉饮是治疗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叶海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各种原因引起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右室起搏恢复自主心率后25例、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行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后17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终止后9例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结果 右室起搏、PSVT行RFCA、特发性VT终止后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发生率依次为60.0%(15/25)、23.57%(4/7)和55.6%(5/9),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心电图的共同特点为:TⅡ、Ⅲ、avF均倒置;其QRS主波与心室除极顺序异常时的QRS主波方向相反;无ST段移位.未经任何处理,约1~2周后T波改变自动恢复正常.结论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是心肌正常的电生理特性,了解其特征有助于与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等所致的T波改变相鉴别,避免临床误诊误治.

    作者:黄显南;陈向阳;潘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