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5例早期梅毒临床及病理分析

廖烈兰

关键词:梅毒, 血清学检测, 病理分析
摘要: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病程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的慢性传播疾病,尤其是其不典型的皮肤损害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漏诊.我科对2005年1~12月门诊35例早期梅毒患者采用血清学及病理学诊断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心理咨询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咨询在围产期保健中应用对孕产妇、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建卡至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除在孕妇学校接受培训、宣教外,还针对孕妇自身情况通过面对面或电话咨询方式进行个性化心理咨询.对照组仅在孕妇学校接受培训.结果 经过个体化心理咨询指导的孕产妇孕期负性情绪下降明显,妊娠合并症少,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母亲乳汁分泌足(P<0.05).结论 普及孕妇学校培训的同时加强个体化心理咨询对孕产妇的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建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核医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和研究领域都十分广泛的独立医学学科[1],早在1978年卫生部就决定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核医学的课程,是大学本科必修课.近30年来从教学环境、教材、师资及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等均发生了变化,核医学如何面向21世纪,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核医学教学改革面临新的课题,本人就此问题提出如下思考.

    作者:覃伟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临床观察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是内科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证明,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因此,抗HP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DU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多种联合用药治疗DU的疗效不一,我院从2005年5月~2006年12月对32例经胃镜诊断HP阳性的DU患者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奥硝唑三联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饮食公共服务行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携带情况分析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病毒携带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因此从业人员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将会对易感人群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解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情况,我们对近年来进行健康体检的14104名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关血清学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月凤;黄晓慧;陆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多伴有昏迷及呼吸功能障碍,如何对气管切开患者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 HBO)治疗中进行有效护理,保证治疗安全,关键在于正确的吸氧方法和全面周到的护理,我院2001年5月至2007年4月对78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HBO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HBO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孔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分析

    目的 观察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间期离散度(QTd)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射血分数以及室性早搏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143例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d,并通过心脏超声测量LVDED、射血分数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QTd、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与LVDED、及射血分数、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QTd与QTcd在LVDED轻度增大组与中度增大组及重度增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QTd及QTcd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LVDED呈正相关(P<0.05),LVDED越大,QTd及QTcd越大;同时与射血分数、室性早搏的恶性度高低呈正相关.

    作者:李亚芹;刘文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0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

    新辅助化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宫颈癌的术前辅助治疗措施,指患者在手术前或放疗前进行先期化疗,对于宫颈局部肿瘤巨大的ⅠB期和局部有转移的中、晚期患者,能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从而使原来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有可能进行广泛的子宫切除术[1],而化疗是否顺利进行影响到手术的实施及效果,其中化疗护理极为重要,现总结我院一年来10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桂娟;谭明秀;陈盛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常规对300例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筛选出微小癌病例,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 300例患者共检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6例,检出率为5.3%,具有诊断意义的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毛玻璃状(透明)细胞核、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纤维性间质反应或砂粒体.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为乳头状癌变型的特殊表现,常与其它良性疾病伴发,需在外检时细致、系统地多取材,仔细阅片,以免造成漏诊,引起医疗纠纷.

    作者:余鹏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直肠肛管损伤46例治疗体会

    意外事故所致的肛管直肠损伤、医源性肛管直肠损伤及难产分娩所致的直肠肛管损伤是常见的直肠肛管损伤的原因,前者在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且多数合并有骨盆骨折、膀胱尿道伤及盆内大出血等.直肠肛管有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伤后局部污染严重,如处理不当,易导致直肠周围间隙或盆腔感染,重者可危及生命,后期还可能引起肛门狭窄、失禁及肛肠瘘等严重后果.随着院前急救时间的逐渐缩短及抢救措施的不断改进,我们对46例直肠肛管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清创,彻底止血,清除异物,修补破损,有效引流,合理地实施粪便转流术,术后早期适当扩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参胜;陈利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球消除麻疹工作和控制策略概况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之前,几乎所有的人均患过麻疹;全球早就认识此病给社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郑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语言提示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需要空腹检查、输注刺激性药物、定时给卧床病人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常常需要病人或家属的共同合作.护士在执行时采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病人或家属进行反复讲解有关合作要求,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由于病人的文化层次及年龄的差异,仍达不到理想的合作效果.需准点执行的护理任务,如餐后血糖的准点采集,皮试结果的准点观察,由于护士人手紧工作量大,有时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为避免以上情况,我们于2006年1~8月研制了护理语言提示器,将需要告知病人或家属合作的护理事项在口头交代后,再用简短的语言用语音提示的形式来定时给予提示,应用临床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仇海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婴儿静脉采血方法的改进

    3个月~1岁婴儿静脉采血是口腔科先天性唇裂患儿术前准备必做的护理技术之一,以往多采用股静脉采血,一次采血成功率低,近几年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观察,改进了采血方法,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患儿痛苦少,家长乐意接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桂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核黄疸,导致不可逆性神经系统后遗症.随着诊断技术和重视程度的提高,本病诊断率有上升趋势.为了解本地区本病的发病相关因素,我们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270 例新生儿高胆进行病因分析,并提出预防策略.

    作者:梁玉美;陈霞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在实践中学习心电图的15年教学探讨

    1901年Willem Einthover 发明了弦线电流计,提供了记录心电活动的可靠的直接方式.1910年,弦线电流计从实验研究进入到临床.1928年,我国董承琅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创了心电图诊断工作,从此心电图的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作者:夏明凯;李绍清;黄超龙;张小勇;邱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部手术中寒颤患者血硒和一氧化氮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中寒颤患者血硒(Se)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52例腹部手术中出现寒颤患者(实验组)的血硒和NO含量进行测定,并与48例腹部手术中无寒颤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血Se 118.46±54.9 μg/l较对照组低(P<0.01);实验组 NO 83.5±42.6 μmol/l较实验组高(P<0.01).结论 低硒可能影响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对手术的适应能力差,因而术中出现寒颤.

    作者:梁寒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程陪伴对产程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陪伴对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拟阴道分娩的6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分娩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减少,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全程陪伴分娩能加快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赖国玲;张红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三例报告

    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100,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而宫内宫外同时妊娠非常少见,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曾诊治3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梅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功能不全(RF)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相关因素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MM患者中34例合并RF;RF的血钙、血尿酸及本周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血肌酐(Scr)≤353.6 μmol/L的RF患者中肾功能可逆为45.4%,Scr>353.6 μmol/L的RF患者,肾功能可逆仅8.3%;肾功能可逆对化疗的总反应率为56.5%,中位生存期27个月,与肾功能正常相比差别无显著性,与肾功能不可逆者相比差别则有显著性.结论 MM合并RF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轻链蛋白、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IgG型及轻链型MM更易合并RF;Scr水平是预测肾功能可逆性的独立因素,而可逆性则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有效的化疗、降血钙、碱化尿液、血浆置换、血液透析、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改善MM合并RF的预后.

    作者:万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女性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报告

    目的 分析两种子宫切除方式对子宫肌瘤病人术后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对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行子宫切除术249例子宫肌瘤病人,采用自制问卷行术后性生活质量随访.结果 回收问卷185份,其中,子宫次全切除术者123份,子宫全切除术者62份,经比较发现:子宫次全切除组与子宫全切除组阴道分泌物、性欲、性高潮、性交不适感、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05),次全子宫切除组在同房时阴道干燥、不适、性交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子宫切除组,性生活满意度远远高于全子宫切除组.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质量下降,保留宫颈可改善性生活.

    作者:卢蓉;张玉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健康现状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健康现状,为开展女性产业工人健康教育,预防相关妇科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柳州市区烟业、冶炼、纺织、食品四个行业1485名女工进行妇科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患病率高达77.31%,共查出妇科疾病24种,其中乳腺囊性增生患病率为61.07%、慢性宫颈炎22.35%、子宫肌瘤16.29%、霉菌性阴道炎5.79%,其余妇科疾病患病率均低于5%.在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同婚姻状况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与年龄、工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有一定相关性,提示接触不良因素、内分泌代谢、劳动保护、生活困难、性卫生等因素为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可疑危险因素.

    作者:龙少康;王小玲;梁新蓉;余业勤;陆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