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静脉采血方法的改进

宁桂波

关键词:婴儿, 头皮针, 头皮静脉, 采血
摘要:3个月~1岁婴儿静脉采血是口腔科先天性唇裂患儿术前准备必做的护理技术之一,以往多采用股静脉采血,一次采血成功率低,近几年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观察,改进了采血方法,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患儿痛苦少,家长乐意接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5例临床分析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是儿科常见急症,它对儿童的危害大于成人.我们于2003年~2006年共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15例,均经内镜或胃电图检查明确病因,现分析如下.

    作者:黄瑞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8例患者给予口服来氟米特,同时口服泼尼松,共观察12周,评定疗效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平均显效时间为3~5周,至第12周总有效率为72.2%.治疗后第4、8、12周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无一例患者肾功能损害加重.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申新宏;徐世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0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

    新辅助化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宫颈癌的术前辅助治疗措施,指患者在手术前或放疗前进行先期化疗,对于宫颈局部肿瘤巨大的ⅠB期和局部有转移的中、晚期患者,能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从而使原来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有可能进行广泛的子宫切除术[1],而化疗是否顺利进行影响到手术的实施及效果,其中化疗护理极为重要,现总结我院一年来10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桂娟;谭明秀;陈盛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3706例分析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开展筛查工作是儿童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之一.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为必检项目.自2002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共6078例,其中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3706例,筛查率为60.97%.现将筛查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盛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喘乐宁、沐舒坦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喘乐宁、沐舒坦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每组除给予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综合治疗外, 分别给予喘乐宁、沐舒坦吸入,观察两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的差异.结果 喘乐宁组喘憋症状缓解、肺部啰音消失及咳嗽持续时间均短于沐舒坦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喘乐宁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

    作者:李向阳;黄崇威;张建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分析

    目的 观察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间期离散度(QTd)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射血分数以及室性早搏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143例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d,并通过心脏超声测量LVDED、射血分数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QTd、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与LVDED、及射血分数、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QTd与QTcd在LVDED轻度增大组与中度增大组及重度增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QTd及QTcd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LVDED呈正相关(P<0.05),LVDED越大,QTd及QTcd越大;同时与射血分数、室性早搏的恶性度高低呈正相关.

    作者:李亚芹;刘文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健康现状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健康现状,为开展女性产业工人健康教育,预防相关妇科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柳州市区烟业、冶炼、纺织、食品四个行业1485名女工进行妇科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患病率高达77.31%,共查出妇科疾病24种,其中乳腺囊性增生患病率为61.07%、慢性宫颈炎22.35%、子宫肌瘤16.29%、霉菌性阴道炎5.79%,其余妇科疾病患病率均低于5%.在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同婚姻状况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西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与年龄、工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有一定相关性,提示接触不良因素、内分泌代谢、劳动保护、生活困难、性卫生等因素为柳州市女性产业工人妇科疾病可疑危险因素.

    作者:龙少康;王小玲;梁新蓉;余业勤;陆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9周内妊娠

    药物流产是指在怀孕早期不须手术、而用服药的方法达到流产的目的.应用药物使妊娠终止,是近20年来的新发展.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ru 486)和前列腺素联合应用,前者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宫颈软化,后者使子宫收缩,促使胚胎排出.孕期愈短,效果愈好.药物流产应用方便,痛苦小,效果可靠,可避免一些人工流产所引起的并发症.笔者采用600 mg米非司酮配伍400 μg米索前列醇终止孕9周内妊娠,流产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项璐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临床观察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是内科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证明,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因此,抗HP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DU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多种联合用药治疗DU的疗效不一,我院从2005年5月~2006年12月对32例经胃镜诊断HP阳性的DU患者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奥硝唑三联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球消除麻疹工作和控制策略概况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之前,几乎所有的人均患过麻疹;全球早就认识此病给社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郑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功能不全(RF)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相关因素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MM患者中34例合并RF;RF的血钙、血尿酸及本周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血肌酐(Scr)≤353.6 μmol/L的RF患者中肾功能可逆为45.4%,Scr>353.6 μmol/L的RF患者,肾功能可逆仅8.3%;肾功能可逆对化疗的总反应率为56.5%,中位生存期27个月,与肾功能正常相比差别无显著性,与肾功能不可逆者相比差别则有显著性.结论 MM合并RF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轻链蛋白、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IgG型及轻链型MM更易合并RF;Scr水平是预测肾功能可逆性的独立因素,而可逆性则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有效的化疗、降血钙、碱化尿液、血浆置换、血液透析、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改善MM合并RF的预后.

    作者:万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5例早期梅毒临床及病理分析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病程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的慢性传播疾病,尤其是其不典型的皮肤损害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漏诊.我科对2005年1~12月门诊35例早期梅毒患者采用血清学及病理学诊断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烈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在实践中学习心电图的15年教学探讨

    1901年Willem Einthover 发明了弦线电流计,提供了记录心电活动的可靠的直接方式.1910年,弦线电流计从实验研究进入到临床.1928年,我国董承琅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创了心电图诊断工作,从此心电图的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作者:夏明凯;李绍清;黄超龙;张小勇;邱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临床应用进展

    1958年瑞典AkeSenning医生置入第一台全埋置式心脏起搏器以来,人工心脏起搏已成为病窦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所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标准治疗方法.

    作者:黄显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语言提示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需要空腹检查、输注刺激性药物、定时给卧床病人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常常需要病人或家属的共同合作.护士在执行时采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病人或家属进行反复讲解有关合作要求,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由于病人的文化层次及年龄的差异,仍达不到理想的合作效果.需准点执行的护理任务,如餐后血糖的准点采集,皮试结果的准点观察,由于护士人手紧工作量大,有时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为避免以上情况,我们于2006年1~8月研制了护理语言提示器,将需要告知病人或家属合作的护理事项在口头交代后,再用简短的语言用语音提示的形式来定时给予提示,应用临床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仇海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气道排痰的护理进展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增生,分泌物增多.而老年人各系统器官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呼吸道的黏膜萎缩,纤毛运动不良,净化功能降低、反射减弱,清除困难,易致黏液滞留,使细菌在呼吸道滋生,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又加重上皮细胞的破坏和黏液分泌物的增加,多种因素在慢性炎症发展过程中互为因果循环,反复发作,后期发展为阻塞性肺病.

    作者:黄月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黏附分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血清黏附分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AMI患者58例,将其分为单纯AMI组(A组)和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分别于入院不同时间点抽血查心肌坏死标记物、血清黏附分子和CRP水平,监测入院24小时内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对并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B组血清黏附分子和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且血清黏附分子和CRP表达水平与心肌坏死标记物、室性早搏Lown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 AMI患者急性期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血清黏附分子和CRP表达水平有关,血清黏附分子和CRP表达水平越高,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就越明显和严重.

    作者:黄照河;黄显南;陆克兴;潘兴寿;蓝景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手术史肠粘连49例临床分析

    腹部手术后,腹膜、腹腔脏器会有不同程度损伤,因其自然修复作用,绝大多数先后发生局部粘连或肠粘连,但是,无手术史肠粘连也并不罕见.笔者自1995年至今的10余年来在2家基层医院所进行的各种腹部手术中,共发现肠粘连238例,其中无既往手术史者49例(20.6%).现将该组患者发生肠粘连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牟顺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20例足月妊娠头先露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 1394例,发生胎膜早破(PROM)210例,占分娩总数的15.06%,高于国内报道的10%[1].本文随机选取孕龄≥37周、头先露、胎膜早破者120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同且无PROM者120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胎膜早破对分娩及母儿的影响,结果如下.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丹参粉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丹参粉针剂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丹参粉针剂0.8 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VitB1、Vit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100 μ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VitB1、Vit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丹参粉针剂等药物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

    作者:吴标良;王民登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