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手术史肠粘连49例临床分析

牟顺初

关键词:肠粘连, 无手术史, 诊治措施
摘要:腹部手术后,腹膜、腹腔脏器会有不同程度损伤,因其自然修复作用,绝大多数先后发生局部粘连或肠粘连,但是,无手术史肠粘连也并不罕见.笔者自1995年至今的10余年来在2家基层医院所进行的各种腹部手术中,共发现肠粘连238例,其中无既往手术史者49例(20.6%).现将该组患者发生肠粘连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9周内妊娠

    药物流产是指在怀孕早期不须手术、而用服药的方法达到流产的目的.应用药物使妊娠终止,是近20年来的新发展.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ru 486)和前列腺素联合应用,前者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宫颈软化,后者使子宫收缩,促使胚胎排出.孕期愈短,效果愈好.药物流产应用方便,痛苦小,效果可靠,可避免一些人工流产所引起的并发症.笔者采用600 mg米非司酮配伍400 μg米索前列醇终止孕9周内妊娠,流产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项璐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8例患者给予口服来氟米特,同时口服泼尼松,共观察12周,评定疗效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平均显效时间为3~5周,至第12周总有效率为72.2%.治疗后第4、8、12周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无一例患者肾功能损害加重.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申新宏;徐世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葛根素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91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应用纳络酮治疗和常规治疗,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其他治疗和对照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神志恢复时间以及5 h后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症状.结果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神志恢复时间分别为60.2±8.4 min和102.3±10.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5 h后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患者数分别为13.04%(6/46) 和33.33%(15/4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立红;孙东兴;董广苏;王广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语言提示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需要空腹检查、输注刺激性药物、定时给卧床病人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常常需要病人或家属的共同合作.护士在执行时采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病人或家属进行反复讲解有关合作要求,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由于病人的文化层次及年龄的差异,仍达不到理想的合作效果.需准点执行的护理任务,如餐后血糖的准点采集,皮试结果的准点观察,由于护士人手紧工作量大,有时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为避免以上情况,我们于2006年1~8月研制了护理语言提示器,将需要告知病人或家属合作的护理事项在口头交代后,再用简短的语言用语音提示的形式来定时给予提示,应用临床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仇海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胃肠蠕动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 了解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胃肠蠕动的影响.方法 选用清洁级小鼠按随机分组法分为6组,分别予不采用干预措施、生理盐水对照、丽珠肠乐及抗复感合剂高中低剂量,观察小鼠症状变化,检测小鼠脾指数情况及肠道碳汁推进率.结果 造模小鼠脾指数较正常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动物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脾指数升高,抗复感合剂组效果更好(P<0.01).造模后小鼠胃肠道蠕动加快(P<0.01),造模小鼠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肠道碳汁推进率出现变化趋势,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的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以减慢小鼠胃肠蠕动,且对在调节脾虚复感小鼠的免疫功能方面也有作用.

    作者:初晓;王力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手术史肠粘连49例临床分析

    腹部手术后,腹膜、腹腔脏器会有不同程度损伤,因其自然修复作用,绝大多数先后发生局部粘连或肠粘连,但是,无手术史肠粘连也并不罕见.笔者自1995年至今的10余年来在2家基层医院所进行的各种腹部手术中,共发现肠粘连238例,其中无既往手术史者49例(20.6%).现将该组患者发生肠粘连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牟顺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疏血通注射液和速碧林联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疏血通注射液8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天;对照组40例,予血栓通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天;两组同时以速碧林0.4 ml,腹壁皮下注射,2次/日,共10天.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凌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西河池地区787例1~3岁幼儿静脉血中6种元素含量检测

    目的 调查广西河池地区787例1~3岁幼儿静脉血中6种元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787例幼儿锌、铜、铁、钙、镁、铅6 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血钙均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其他5种元素的均值都低于正常值.男性幼儿血锌、铜、铁、钙、镁均值高于女性幼儿(P<0.01).锌、铅在各民族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4种元素分布的民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池地区1~3岁幼儿锌、铜、铁、镁含量偏低与饮食结构有关,铅含量偏高与居住环境相关.

    作者:曹林枝;滕少康;黄昌盛;黄世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225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分析

    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灭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城市流动儿童的管理一直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难点[1],因此为了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现对在我院预防接种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蒙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女性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报告

    目的 分析两种子宫切除方式对子宫肌瘤病人术后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对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行子宫切除术249例子宫肌瘤病人,采用自制问卷行术后性生活质量随访.结果 回收问卷185份,其中,子宫次全切除术者123份,子宫全切除术者62份,经比较发现:子宫次全切除组与子宫全切除组阴道分泌物、性欲、性高潮、性交不适感、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05),次全子宫切除组在同房时阴道干燥、不适、性交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子宫切除组,性生活满意度远远高于全子宫切除组.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质量下降,保留宫颈可改善性生活.

    作者:卢蓉;张玉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对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30例,与同期指征相近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50例进行分析.结果 TVH组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和伤口疼痛程度均小于TAH组,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VH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但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作者:张乃春;高克玲;唐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球消除麻疹工作和控制策略概况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之前,几乎所有的人均患过麻疹;全球早就认识此病给社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郑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0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

    新辅助化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宫颈癌的术前辅助治疗措施,指患者在手术前或放疗前进行先期化疗,对于宫颈局部肿瘤巨大的ⅠB期和局部有转移的中、晚期患者,能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从而使原来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有可能进行广泛的子宫切除术[1],而化疗是否顺利进行影响到手术的实施及效果,其中化疗护理极为重要,现总结我院一年来10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桂娟;谭明秀;陈盛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在实践中学习心电图的15年教学探讨

    1901年Willem Einthover 发明了弦线电流计,提供了记录心电活动的可靠的直接方式.1910年,弦线电流计从实验研究进入到临床.1928年,我国董承琅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创了心电图诊断工作,从此心电图的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作者:夏明凯;李绍清;黄超龙;张小勇;邱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丹参粉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丹参粉针剂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丹参粉针剂0.8 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VitB1、Vit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100 μ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VitB1、Vit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丹参粉针剂等药物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

    作者:吴标良;王民登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直肠肛管损伤46例治疗体会

    意外事故所致的肛管直肠损伤、医源性肛管直肠损伤及难产分娩所致的直肠肛管损伤是常见的直肠肛管损伤的原因,前者在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且多数合并有骨盆骨折、膀胱尿道伤及盆内大出血等.直肠肛管有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伤后局部污染严重,如处理不当,易导致直肠周围间隙或盆腔感染,重者可危及生命,后期还可能引起肛门狭窄、失禁及肛肠瘘等严重后果.随着院前急救时间的逐渐缩短及抢救措施的不断改进,我们对46例直肠肛管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清创,彻底止血,清除异物,修补破损,有效引流,合理地实施粪便转流术,术后早期适当扩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参胜;陈利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硬膜外连续与间断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目的 比较硬膜外连续与间断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94例行硬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连续和间断注药治疗方法.结果 连续组治疗后7天、30天、90天、180天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00%、95.7%、91.5%、89.3%,与间断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硬膜外连续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明显优于间断组,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且可以减少激素用量等优点.

    作者:尹罗庚;汤安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分析

    目的 观察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间期离散度(QTd)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射血分数以及室性早搏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143例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d,并通过心脏超声测量LVDED、射血分数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QTd、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与LVDED、及射血分数、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QTd与QTcd在LVDED轻度增大组与中度增大组及重度增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QTd及QTcd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LVDED呈正相关(P<0.05),LVDED越大,QTd及QTcd越大;同时与射血分数、室性早搏的恶性度高低呈正相关.

    作者:李亚芹;刘文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抗休克作用的临床应用进展

    参麦注射液是生脉散的衍变方,由人参和麦冬组成,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麦冬皂苷、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和麦冬多糖.该药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固脱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其具有强心、升压、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血、减少心肌耗氧,去除氧自由基等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将近年来参麦注射液在抗休克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永新;蓝瑞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糜胸15例的诊治分析

    乳糜胸临床发生率低,占胸腔积液的0.5%~2%[1],其特点是胸液富含甘油三酯和乳糜微粒,病因多样,治疗上较为棘手.为此,我们收集了本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0年~2006年2月住内科治疗,确诊为乳糜胸的患者15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秦天娥;欧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