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0例足月妊娠头先露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

张继红

关键词:胎膜早破, 难产, 剖宫产率, 感染
摘要: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 1394例,发生胎膜早破(PROM)210例,占分娩总数的15.06%,高于国内报道的10%[1].本文随机选取孕龄≥37周、头先露、胎膜早破者120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同且无PROM者120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胎膜早破对分娩及母儿的影响,结果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对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30例,与同期指征相近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50例进行分析.结果 TVH组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和伤口疼痛程度均小于TAH组,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VH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但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作者:张乃春;高克玲;唐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多伴有昏迷及呼吸功能障碍,如何对气管切开患者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 HBO)治疗中进行有效护理,保证治疗安全,关键在于正确的吸氧方法和全面周到的护理,我院2001年5月至2007年4月对78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HBO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HBO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孔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9例胆囊切除术肝外胆道损伤的处理

    1882年Langenbach首例开创胆囊切除手术(OC)成功以来,1987年Mouret又成功地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目前OC和LC已是治疗胆囊良恶性疾病常用的标准术式,成为普外科的常见手术,一般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均能开展[1].随着胆囊切除术的普及和LC的广泛开展,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应引起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这种并发症若在术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适当处理,将会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近年来在胆囊切除术中发生的9例胆道损伤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郭文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程陪伴对产程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陪伴对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拟阴道分娩的6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分娩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减少,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全程陪伴分娩能加快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赖国玲;张红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5例临床分析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是儿科常见急症,它对儿童的危害大于成人.我们于2003年~2006年共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15例,均经内镜或胃电图检查明确病因,现分析如下.

    作者:黄瑞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硬膜外连续与间断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目的 比较硬膜外连续与间断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94例行硬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连续和间断注药治疗方法.结果 连续组治疗后7天、30天、90天、180天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00%、95.7%、91.5%、89.3%,与间断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硬膜外连续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明显优于间断组,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且可以减少激素用量等优点.

    作者:尹罗庚;汤安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临床应用进展

    1958年瑞典AkeSenning医生置入第一台全埋置式心脏起搏器以来,人工心脏起搏已成为病窦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所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标准治疗方法.

    作者:黄显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疏血通注射液和速碧林联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疏血通注射液8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天;对照组40例,予血栓通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天;两组同时以速碧林0.4 ml,腹壁皮下注射,2次/日,共10天.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凌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15例治疗体会

    脑脓肿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颅内并发症,如不采取适当及时治疗,预后较差.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住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15例,13例行脓肿穿刺冲洗引流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颜;蒋广元;梁新强;宋星志;张征军;陈慧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胃肠蠕动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 了解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胃肠蠕动的影响.方法 选用清洁级小鼠按随机分组法分为6组,分别予不采用干预措施、生理盐水对照、丽珠肠乐及抗复感合剂高中低剂量,观察小鼠症状变化,检测小鼠脾指数情况及肠道碳汁推进率.结果 造模小鼠脾指数较正常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动物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脾指数升高,抗复感合剂组效果更好(P<0.01).造模后小鼠胃肠道蠕动加快(P<0.01),造模小鼠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肠道碳汁推进率出现变化趋势,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的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以减慢小鼠胃肠蠕动,且对在调节脾虚复感小鼠的免疫功能方面也有作用.

    作者:初晓;王力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营养方式对新生儿黄疸血胃泌素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动态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血胃泌素(GAS)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探讨合理营养方式.方法 根据对胃肠道的耐受情况将87例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分为全静脉营养组(营养Ⅰ组,45例),静脉营养+胃肠喂养组(营养Ⅱ组, 42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测定两组患儿喂养前、2天内、3~5天、6~9天GAS 含量,并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胃肠道情况(腹胀、呕吐、大便次数等).结果 两组患儿喂养前GAS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营养Ⅱ组喂养2天内、3~5天、6~9天GAS水平均较营养Ⅰ组高,差异明显(P<0.05),且营养Ⅱ组胃肠道并发症少(P<0.05).结论 对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经胃肠摄入营养物能刺激GAS的分泌和释放,减少胃肠并发症.

    作者:黄献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室空气细菌来源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概况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检查、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病人的伤口愈合和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1].研究表明,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与手术切口感染率呈正相关.因此,研究分析手术室空气细菌的来源,并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措施降低其含量,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现将国内关于手术室空气细菌来源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培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直肠肛管损伤46例治疗体会

    意外事故所致的肛管直肠损伤、医源性肛管直肠损伤及难产分娩所致的直肠肛管损伤是常见的直肠肛管损伤的原因,前者在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且多数合并有骨盆骨折、膀胱尿道伤及盆内大出血等.直肠肛管有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伤后局部污染严重,如处理不当,易导致直肠周围间隙或盆腔感染,重者可危及生命,后期还可能引起肛门狭窄、失禁及肛肠瘘等严重后果.随着院前急救时间的逐渐缩短及抢救措施的不断改进,我们对46例直肠肛管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清创,彻底止血,清除异物,修补破损,有效引流,合理地实施粪便转流术,术后早期适当扩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参胜;陈利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干预现状

    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对其心理方面的不良因素给予治疗和指导,有利于躯体的康复.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女性癌症的第二大死因,80%~90%乳癌病人可以运用手术进行治疗[1],但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使病人在术后的康复期面临诸多问题,如身体缺陷、疾病本身、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且乳腺癌病人术后通常需要进行化疗和放疗,放化疗反应大,加上经济负担过重,以及社会对其治疗效果的认识偏差等因素的影响,都将使患者心理产生较大的变化.

    作者:韦桂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1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的外科治疗

    我院自1990年6月至2007年3月间共完成部分心内膜垫缺损(Partial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PECD)手术21例,现就有关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黄思光;曾建业;韦涌初;阳世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2椎弓根空心拉力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C2椎弓根空心拉力螺钉技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近期采用C2椎弓根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2例Hangman骨折的治疗经验.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60 min,失血量为200 ml,术后卧床时间1天,未发现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正常.结论 C2椎弓根拉力螺钉技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复位,骨块间加压可即刻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手术创伤小,可在适当保护下早期下地活动,且较少影响上颈椎的功能,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菊明;胡志毅;张宁;宋李军;秦晓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痛风病诊治的研究进展

    痛风病(GOUT)为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炎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痛风性关节炎往往为该综合征的首发表现,它在临床上又分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及慢性痛风石4期,从第一期发展到第四期通常要经历20年左右.

    作者:甘秀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球消除麻疹工作和控制策略概况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之前,几乎所有的人均患过麻疹;全球早就认识此病给社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郑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饮食公共服务行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携带情况分析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病毒携带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因此从业人员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将会对易感人群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解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情况,我们对近年来进行健康体检的14104名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关血清学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月凤;黄晓慧;陆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手术史肠粘连49例临床分析

    腹部手术后,腹膜、腹腔脏器会有不同程度损伤,因其自然修复作用,绝大多数先后发生局部粘连或肠粘连,但是,无手术史肠粘连也并不罕见.笔者自1995年至今的10余年来在2家基层医院所进行的各种腹部手术中,共发现肠粘连238例,其中无既往手术史者49例(20.6%).现将该组患者发生肠粘连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牟顺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