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空气细菌来源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概况

张培丽

关键词:空气细菌来源, 手术室, 控制方法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检查、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病人的伤口愈合和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1].研究表明,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与手术切口感染率呈正相关.因此,研究分析手术室空气细菌的来源,并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措施降低其含量,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现将国内关于手术室空气细菌来源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综述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婴儿静脉采血方法的改进

    3个月~1岁婴儿静脉采血是口腔科先天性唇裂患儿术前准备必做的护理技术之一,以往多采用股静脉采血,一次采血成功率低,近几年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观察,改进了采血方法,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患儿痛苦少,家长乐意接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桂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浅论

    进入21世纪,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密切关系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

    作者:赵进;程金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干预现状

    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对其心理方面的不良因素给予治疗和指导,有利于躯体的康复.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女性癌症的第二大死因,80%~90%乳癌病人可以运用手术进行治疗[1],但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使病人在术后的康复期面临诸多问题,如身体缺陷、疾病本身、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且乳腺癌病人术后通常需要进行化疗和放疗,放化疗反应大,加上经济负担过重,以及社会对其治疗效果的认识偏差等因素的影响,都将使患者心理产生较大的变化.

    作者:韦桂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15例治疗体会

    脑脓肿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颅内并发症,如不采取适当及时治疗,预后较差.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住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15例,13例行脓肿穿刺冲洗引流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颜;蒋广元;梁新强;宋星志;张征军;陈慧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气道排痰的护理进展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增生,分泌物增多.而老年人各系统器官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呼吸道的黏膜萎缩,纤毛运动不良,净化功能降低、反射减弱,清除困难,易致黏液滞留,使细菌在呼吸道滋生,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又加重上皮细胞的破坏和黏液分泌物的增加,多种因素在慢性炎症发展过程中互为因果循环,反复发作,后期发展为阻塞性肺病.

    作者:黄月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1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的外科治疗

    我院自1990年6月至2007年3月间共完成部分心内膜垫缺损(Partial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PECD)手术21例,现就有关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黄思光;曾建业;韦涌初;阳世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体会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是指L1~2,L2~3和L3~4椎间盘突出,由于人类腰椎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点,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主要集中在L4~5及L5~S1两个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报道相对较少,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4%~5.2%[1],而吴养等[2]曾报道L3~4及以上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为1%~10%.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且常合并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容易漏诊、误诊.我院自1999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5%,根据突出部位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治疗体会如下.

    作者:吴毅华;卢长巍;韦寿繁;潘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直肠肛管损伤46例治疗体会

    意外事故所致的肛管直肠损伤、医源性肛管直肠损伤及难产分娩所致的直肠肛管损伤是常见的直肠肛管损伤的原因,前者在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且多数合并有骨盆骨折、膀胱尿道伤及盆内大出血等.直肠肛管有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伤后局部污染严重,如处理不当,易导致直肠周围间隙或盆腔感染,重者可危及生命,后期还可能引起肛门狭窄、失禁及肛肠瘘等严重后果.随着院前急救时间的逐渐缩短及抢救措施的不断改进,我们对46例直肠肛管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清创,彻底止血,清除异物,修补破损,有效引流,合理地实施粪便转流术,术后早期适当扩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参胜;陈利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核医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和研究领域都十分广泛的独立医学学科[1],早在1978年卫生部就决定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核医学的课程,是大学本科必修课.近30年来从教学环境、教材、师资及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等均发生了变化,核医学如何面向21世纪,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核医学教学改革面临新的课题,本人就此问题提出如下思考.

    作者:覃伟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三例报告

    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100,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而宫内宫外同时妊娠非常少见,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曾诊治3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梅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胃肠蠕动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 了解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胃肠蠕动的影响.方法 选用清洁级小鼠按随机分组法分为6组,分别予不采用干预措施、生理盐水对照、丽珠肠乐及抗复感合剂高中低剂量,观察小鼠症状变化,检测小鼠脾指数情况及肠道碳汁推进率.结果 造模小鼠脾指数较正常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动物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脾指数升高,抗复感合剂组效果更好(P<0.01).造模后小鼠胃肠道蠕动加快(P<0.01),造模小鼠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肠道碳汁推进率出现变化趋势,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复感小鼠的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以减慢小鼠胃肠蠕动,且对在调节脾虚复感小鼠的免疫功能方面也有作用.

    作者:初晓;王力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室空气细菌来源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概况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检查、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病人的伤口愈合和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1].研究表明,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与手术切口感染率呈正相关.因此,研究分析手术室空气细菌的来源,并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措施降低其含量,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现将国内关于手术室空气细菌来源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培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葛根素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91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应用纳络酮治疗和常规治疗,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其他治疗和对照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神志恢复时间以及5 h后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症状.结果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神志恢复时间分别为60.2±8.4 min和102.3±10.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5 h后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患者数分别为13.04%(6/46) 和33.33%(15/4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立红;孙东兴;董广苏;王广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多伴有昏迷及呼吸功能障碍,如何对气管切开患者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 HBO)治疗中进行有效护理,保证治疗安全,关键在于正确的吸氧方法和全面周到的护理,我院2001年5月至2007年4月对78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HBO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HBO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孔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营养方式对新生儿黄疸血胃泌素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动态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血胃泌素(GAS)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探讨合理营养方式.方法 根据对胃肠道的耐受情况将87例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分为全静脉营养组(营养Ⅰ组,45例),静脉营养+胃肠喂养组(营养Ⅱ组, 42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测定两组患儿喂养前、2天内、3~5天、6~9天GAS 含量,并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胃肠道情况(腹胀、呕吐、大便次数等).结果 两组患儿喂养前GAS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营养Ⅱ组喂养2天内、3~5天、6~9天GAS水平均较营养Ⅰ组高,差异明显(P<0.05),且营养Ⅱ组胃肠道并发症少(P<0.05).结论 对新生儿不明原因黄疸经胃肠摄入营养物能刺激GAS的分泌和释放,减少胃肠并发症.

    作者:黄献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2例肺癌X线支气管继发阻塞征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胸部X线呈现支气管继发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CT特征.方法 对32例胸部X线呈现支气管继发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用螺旋CT平扫或增强扫描.结果 CT表现为阻塞性肺炎21例,阻塞性肺气肿7例,阻塞性肺不张4例;CT征象类型与支气管阻塞病变部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胸部X线呈现阻塞征是中央型肺癌的早发基本病变表现,临床上用CT常规对支气管继发阻塞征进行肺癌的排查,可提高肺癌的早期确诊率.

    作者:李文强;黄昌辉;罗维贵;马德智;李清锋;黄德尤;吴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女性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报告

    目的 分析两种子宫切除方式对子宫肌瘤病人术后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对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行子宫切除术249例子宫肌瘤病人,采用自制问卷行术后性生活质量随访.结果 回收问卷185份,其中,子宫次全切除术者123份,子宫全切除术者62份,经比较发现:子宫次全切除组与子宫全切除组阴道分泌物、性欲、性高潮、性交不适感、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05),次全子宫切除组在同房时阴道干燥、不适、性交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子宫切除组,性生活满意度远远高于全子宫切除组.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质量下降,保留宫颈可改善性生活.

    作者:卢蓉;张玉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丹参粉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丹参粉针剂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丹参粉针剂0.8 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VitB1、Vit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100 μ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VitB1、Vit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丹参粉针剂等药物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

    作者:吴标良;王民登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曲克芦丁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50例观察

    目的 了解并分析低分子肝素联用曲克芦丁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 101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1),对照组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低分子肝素及曲克芦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0%,优于对照组的63.0%(P<0.01),其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等指标在48小时后改善明显.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用曲克芦丁,增进了抗凝作用,溶通已形成的微小血栓,改善了肺微循环,两者之间有互补作用.

    作者:杜卫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程陪伴对产程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陪伴对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拟阴道分娩的6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分娩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减少,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全程陪伴分娩能加快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赖国玲;张红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