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宽林;周青;王建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8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常规组(n=42)控制血糖于11.1 mmol/L以下即可,强化组(n=42),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3.9~6.1 mmol/L).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结果 强化组的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不仅可以较好地控制病人血糖,还可以相应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杨小华;谢海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比卡因用于骶管内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择期行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0.5%罗比卡因组,Ⅱ组为0.375%罗比卡因组,Ⅲ组为0.25%罗比卡因组,各组罗比卡因用量均为20 ml.结果 Ⅰ组麻醉起效时间快于Ⅱ、Ⅲ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VAS评分,Ⅰ、Ⅱ组相当,均少于Ⅲ组(P<0.05),Ⅱ、Ⅲ组Bromage评分优于Ⅰ组(P<0.05).三组耳鸣耳聋、低血压、恶心呕吐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Ⅰ组排尿困难率高于Ⅱ、Ⅲ组.结论 0.375%罗比卡因用于骶管内麻醉镇痛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对运动神经阻滞作用弱,是骶管内麻醉理想的佳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锦益;韦克;黄文东;韦龙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对28例FGR患者血清的C反应蛋白(CRP)和8-异构前列腺素(8-isoprostane)的浓度进行检测,并与26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妇比较.结果 FGR组异构前列腺素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1),不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8-isoprostane F2α水平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P<0.01).结论 FGR患者机体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
作者:吴玉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73例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并与同期未发生娩头困难的429例孕妇进行对比,筛选出娩头困难的影响因素.结果 胎头娩出困难患者中以胎头高浮为主要原因,占35.62%(26/73),其次为胎头深嵌、胎儿过大、麻醉不满意、腹壁肥厚等多种因素所致.结论 行新式剖宫产术前要全面详细检查产妇及胎儿情况,充分估计各种娩头困难的原因和熟悉其处理方法,避免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所造成的新生儿窒息及子宫切口撕裂等并发症.
作者:吕清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α-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临床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0例用α-细辛脑注射液联合头孢菌素或/和克林霉素治疗,对照组50例仅用头孢菌素或/和克林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为62%.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α-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明显,疗程短,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功僚;陈华;陆启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WHO估计,在未来几年中, COPD将取代肺结核和呼吸道感染,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中致死和致残的第一大原因,居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5位[1].
作者:农彩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交通暴力所致的粗隆下骨折也越来越多.1996年AO/ASIF开发了股骨近端钉(PFN)作为治疗不稳定性粗隆间、粗隆下骨折的髓内固定器械.2007年1月至2007年5月,我们骨科收治并行PFN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粗隆下骨折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春;戈涛;杨运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影响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因素的探讨,进一步规范高压灭菌器的操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别就影响脉动真空蒸汽灭菌效果的可能因素,即灭菌器的密闭性、灭菌包的规格、包装等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分组比较除化学指示胶带监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监测结果比较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柜室密封性能不好、真空系统故障、灭菌物品包装不规范或灭菌材料不同、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等均可影响灭菌效果.
作者:肖雪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测定(ACT)监测肝素水平能准确有效地提供临床数据,使体外循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是心内直视手术全身肝素化的重要监测手段,简便易行,已被广泛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我院近几年来进行65例体外循环手术,均用ACT监测指导肝素的用量,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何柳;区凌冰;周小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长效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抗胆碱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7例,分为长托宁治疗组(37例)和阿托品对照组(30例),对两组治疗结束后有关抗胆碱作用的临床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两组用药剂量,用药次数,M样症状消失时间,阿托品化时间,治愈时间, 治愈率,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疗效更优.结论 长效托宁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多方面疗效均优于阿托品,在救治AOPP时应列为解毒的首选抗胆碱药物.
作者:陈建勇;李立定;黄国兴;莫宗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高血压病是以高血压为主伴有其他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并且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血压病中,脑动脉是较早较易受累的血管之一,可表现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是一种非创伤性、简单易行的、可作动态观察的检查方法,能直接记录大脑动脉环大分支的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检查结果能帮助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病变程度.本文对150例高血压病患者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23例非典型性心肌梗死为A组,55例典型性心肌梗死为B组,对比两组临床特点. 结果两组的梗死部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确诊时间长于B组(P<0.01),误诊率、病死率高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或0.01).结论 非典型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人,确诊时间晚,误诊病例多,住院病死率高.
作者:杨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 对13例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先进行血浆置换,然后给予血液灌流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次数4~6次,出院时肾功能及尿常规均恢复正常或大致恢复正常,无一例死亡.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是治疗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陆恩峰;方如美;罗仕云;刘周;韦宇儿;周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自2000年以来,我院应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9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述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外伤性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 PTE)是继发于脑损害引起的癫痫样发作,占所有癫痫的5%,症状性癫痫的20%,战时颅脑损伤患者癫痫的发生率高达34%,这是一个巨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1].目前对PTE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绝大部分患者容易发展为难治性癫痫,主要原因是对外伤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近年来,许多学者们已意识到外伤性癫痫的危害性,注重外伤性癫痫的研究,对外伤性癫痫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本文就外伤性癫痫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张高炼;赵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在眼部的主要并发症,病变以视网膜反复出血为特点,对视力影响极大,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作者:莫小勤;黄丽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医学技术人员必须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而进修培训是继续教育的及管理模式更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临床教学医院,不但要做好各种层次医学生的影像教学和实习,还要承担来自基层医院进修医生的培养.
作者:王立学;钟秋红;李保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教学目的,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从目前教学活动实现看,可以分为传统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现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现代教学方法及因特网资源应用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点体会.
作者:程金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头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本病好发于小儿及老年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约占颅内血肿10%,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约占硬膜下血肿的25%.钻颅血肿引流是目前治疗的佳方法.现总结我科1999年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88例CSDH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民;吴雪松;罗云平;潘荣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将5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为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465 mg,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减轻,体重增加,总胆红素下降明显,肝功能等检查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明显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钱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