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华;罗红;李世民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131碘治疗甲亢的效果.方法 208例甲亢患者按顺序随机分为2组,108例为观察组,100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131碘一次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只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除了按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则于服131碘前后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131碘治疗甲亢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雷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支原体(UU) 、衣原体(CT) 感染与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对女性不孕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金标法分别对219例不孕患者和100例健康已孕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和AsAb、EmAb检测.结果不孕组UU、CT感染率、AsAb和EmAb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女性生殖道UU、CT感染和AsAb、EmAb与不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且AsAb、EmAb 的产生与UU、CT感染有关.
作者:何印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发生的关系.方法将57例入选患者分为IMN组(n=43)与对照组(n=14).检测患者血液中幽门螺杆菌特异性IgG抗体(Hp-IgG),测定血白蛋白、血肌酐,尿蛋白,计算出24小时尿蛋白含量.结果 IMN组Hp-IgG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IMN组中Hp-IgG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血肌酐水平高(P< 0.01),血白蛋白以及24小时尿蛋白含量差别不显著(P> 0.05).对照组Hp-IgG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血肌酐水平、血白蛋白以及24小时尿蛋白含量差别均不显著(P> 0.05).结论 Hp感染与IMN发病有关.伴发Hp感染IMN患者较非Hp感染患者血肌酐水平高,血白蛋白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别不显著.
作者:周启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652例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的患者行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楚敏;林立国;王坚;陈楚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亚临床狼疮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体征(即亚临床狼疮脑病)者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及脑脊液(CSF)检测,P300结果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SLE组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振幅较对照组增高(P<0.01);SLE组P300与CSF检测比较,P300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SF检测(P<0.01).结论 P300可作为预测狼疮脑病一个无创、简便方法.
作者:王洁;李雪斌;林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检测血沉的可靠性,建立用该方法测定健康成人血沉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抽取55例门诊患者的静脉血,分别用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魏氏法及ICSH参考方法同时测定.结果 Test1检测结果与魏氏法及ICSH参考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F=2.108,P>0.05),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与传统魏氏法相比相关性较好(r=0.874,P<0.05),与ICSH参考方法相比相关性也较好(r=0.886,P<0.05).结论 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检测快速,准确可靠,适合于临床急诊使用.
作者:龙伟清;钟武平;崔颖鹏;王松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颌下腺炎常常在临床上被误诊为颌下淋巴结炎.笔者将所见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世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时下,手术显微镜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白内障手术的主流术式,在很多医院尤其是二级以上医院普及,然而,在边远贫困的山区医院,因无力购置手术显微镜,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非常困难.为此,我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简单可行的、能较好提高视力的手术方法,为众多渴望光明的白内障患者服务.
作者:石剑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喂养困难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三组,每组各20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A、B、C组剂量分别为3~5 mg/(kg·d)、6~9 mg/(kg·d)、10~15 mg/(kg·d),每日1次,缓慢静脉滴注(3~5 μg·kg-1·min-1), 7天为1疗程,比较各组患儿红霉素干预前后喂养困难改善程度、奶量及体重的变化.结果红霉素干预后三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90%、75%、55%.A组与B组相比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69,P>0.05),但显效率(分别为75%、35%)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95,P<0.05),A组与C组相比无论总有效率(χ2=6.47,P<0.05)还是显效率(χ2=12.13,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存在量效关系,小剂量(3~5 mg·kg-1·d-1)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作者:黄爱萍;叶晓霓;同建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呼吸衰竭的救治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我院2002年5月至2005年9月共收治AOPP致呼吸衰竭患者34例,其中抢救成功2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卢永彪;韦元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冲击剂量阿法D3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将31例血透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口服阿法D3 0.25 μg/d,观察组15例,口服阿法D3 2 μg /次,每周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KP)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TH明显下降(P<0.01),血钙显著上升(P<0.01).结论常规和冲击剂量的阿法D3口服治疗均能有效的降低PTH,升高血钙,对血磷、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冲击疗法优于常规疗法.
作者:陆恩峰;方如美;罗仕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硬膜外血肿比较常见,约占颅内血肿的30%,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12月开颅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45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梁文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日益受到外科医师的重视.及时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局部复发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途径.我院普外科2000年~2005年收治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患者30例,均采取再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洪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了解本市女职工的妇科疾病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我院于2005年4月~6月,对我市各地直机关、厂矿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女职工进行妇科疾病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杜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五官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具有课时少、内容多等特点,而学生普遍存在对其重视不够的问题.因此,如何在有限课时内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五官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关键.
作者:曾令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并发反流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40例反流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口服雷贝拉唑(瑞波特)20 mg/d, 莫沙比利(瑞琪)5 mg/次,3次/日.对照组20例口服雷尼替丁0.15 g/次,2次/日, 吗丁林10 mg/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雷贝拉唑抑酸作用强大而持久,可进一步推广用于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叶红;张永琪;张文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将二者后唇切除而行前唇单瓣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6例292眼慢性泪囊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150眼在术中将泪囊及鼻粘膜分别切为前后二唇,并将二者后唇切除,仅将二者前唇缝合2针;对照组130例142眼在术中将泪囊及鼻粘膜分别切为前后二唇,并分别将二者后唇及前唇各缝合2针.两组术后随访3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0%(χ2 =8.17,P<0.01).结论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切除二者后唇,仅行前唇吻合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者:粟友敏;徐美芳;郑华;李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发作和临床表现上的一些特点. 方法对4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同期住院的40例非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表现特征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特点:起病年龄较晚;基础病多,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发作诱因主要是感染;基础病、并发症多;病情复杂,治疗时宜联合用药,注意个体差异. 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复杂,基础病、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予以重视并提高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水平.
作者:韦龙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源野生型PTEN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ZR-75-1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阐明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pBP-wt-PTEN导入人乳腺癌细胞ZR-75-1中,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扩增培养;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细胞株;重组质粒pBP-wt-PTEN稳定转染可明显抑制ZR-75-1细胞的体外增殖,细胞周期明显改变,细胞从G1期到S期发生抑制,并在G1期峰前出现1个较为明显的凋亡峰. 结论转染外源性野生型PTEN基因可使ZR-75-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陈伟珠;李祥勇;周克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技术是一种微创性的非外科手术疗法.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近年来,随着经皮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适应症不断扩大,疗效日益提高.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诊断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全程配合、术后的细致观察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开展经皮冠心病介入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敖艳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