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一例

唐秀生;陈集敏;覃俊;蓝艳;武洁

关键词:急性, 泛发, 发疹, 脓疱病
摘要:1.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因全身红斑伴发热4天,脓疱1天入院.患者4天前突然出现头、面部水肿性红斑,迅速蔓延至颈、躯干及四肢,自觉瘙痒.口腔疼痛,并有发热(高体温可达39.0C),入院当天上午于头、面部红斑上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脓疱,密集对称分布,迅速发展至胸、背部,发疹前一周因口腔粘膜疼痛自采中药咀嚼服用(具体中药名称不详)致口唇红肿,瘙痒明显.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孕周药物流产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药物流产者近期、远期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001例药物流产者,按不同孕周分A、B、C共3组进行观察.结果药物流产者近期副反应有6种,以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其次为流产不全、药物流产失败,且三组中,以A组(孕4~5周组)高(P<0.05);月经恢复延迟,过敏反应发生率低.远期副作用三组无显著差别.结论药物流产者发生的副反应是药物的药理作用所决定的,其服药后随诊是必要的.为避免流产不全及药物流产失败,建议孕4~5周孕妇尽量不予药物流产方式终止妊娠.

    作者:毛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10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SEA 组)51例,静吸复合全麻(GA 组)51例,监测患者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0分钟、30分钟、术毕放气后10分钟的HR、RR、MAR、pH、SPO2、PETCO2,记录各组数据.结果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不良反应,且麻醉诱导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静吸复合全麻.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简便、经济,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朱志军;周宪;谢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尼莫地平并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的疗效.方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进行腰穿放脑脊液合用尼莫地平治疗,并与常规疗法作对照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9.5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SAH的主要临床症状,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治疗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以尼莫地平并脑脊液置换可提高对SAH治疗的疗效.

    作者:黄日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口插胃管洗胃156例体会

    洗胃是中毒患者的首要急救措施,为达到尽快清除胃内毒物的目的,自2004年1月以来,我们在洗胃方法上进行改进,选用型号F18号的粗胃管经口插管,胃管插入深度55~70cm[1],洗液用1%氯化钠,术中不断改变体位,重复洗胃2~3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酰胺对慢性肺心病心衰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心酰胺(环磷酸腺苷葡甲胺,McAMP)对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 方法 58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治疗组2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心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的改善程度.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1 %,对照组为72. 4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组PaO2和PaCO2改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酰胺能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并改善通气,可作为治疗肺心病心衰的常规用药.

    作者:曾彤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尿病人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与其并发血管性疾病的关系.方法用LG-R-80自动冲洗血液粘度测试仪测定糖尿病病人与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用PK-A(I)血凝仪联合检测糖尿病病人与正常人的PT、APTT、TT、FIB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全血高、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这三项指标差异非常显著(P《0.01);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IB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通过观察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血管性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韦莹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喉炎伴呼吸困难紧急救护的体会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为小儿常见的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1~3岁小儿.其特点是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短时间内可因喉头水肿而引起喉梗阻,发生严重缺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全身衰竭而死亡[1],救治工作必须争分夺秒.

    作者:李启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一期手术治疗外伤性结肠破裂的体会

    本院自1985年5月至2005年9月有选择性地行一期手术治疗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云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及护理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超过20秒钟,伴心率减慢(《100次/分》,紫绀或肌张力低下的异常呼吸现象.是早产儿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发病率随着早产儿不成熟程度而增高.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万爽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脑钠素的影响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万爽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在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万爽力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万爽力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万爽力(曲美他嗪)治疗,各组病人观察治疗8周,每组病人分别进行血浆脑钠素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的测定.结果万爽力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血浆脑钠素水平(P《0.01或P《0.05),但万爽力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更有效降低血浆脑钠素的浓度及改善心功能(P《0.05).结论万爽力能有效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同时脑钠素可作为一种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的新的敏感指标.

    作者:翁建新;方伟;郑兆华;罗建方;郭津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云南白药加地塞米松外敷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以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固定等优点在临床上得以广泛推广应用.但由于导管对静脉的机械性刺激,仍有部分患者引起静脉炎.

    作者:胡敏芝;黄石群;莫翠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在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

    重症有机磷中毒可因呼吸肌麻痹,肺水肿,呼吸中枢抑制而造成急性呼吸衰竭[1],针对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顺锋;吴宗平;梅高财;熊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行上腹部全胰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胰腺增强采取注射对比剂后18~30 s、30~45s和60~70 s分别行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三个时相扫描.结果胰腺癌的表现以占位性效应为主,平扫时胰腺癌的实质部分一般呈现为等密度,很少呈现为相对低密度者,增强表现则大多呈现为相对低密度.MSCT对胰腺癌不可切除的判断准确率高达100%,对可切除性判断准确率只有66.7%.结论 MSCT三期扫描能反映胰腺癌的血供特征,可作为诊断胰腺癌及其术前分期的首选方法,并在判定胰腺癌不可切除性方面有一定价值.

    作者:唐上坤;刘丽萍;罗祖光;何伟明;梁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安全护送的观察及护理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由于术中在低温状态下进行,心肌受创伤、心肌缺血缺氧,需转送到ICU继续治疗与监护.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低浓度的布比卡因用于可行走式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42例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在第一产程宫口开至1~3 cm开始行硬膜外(L1~2)穿刺向头端置管3~4 cm,注药方式采用首量+持续背景量模式,镇痛药为0.12%布比卡因(每毫升含芬太尼1.6 μg),至胎儿娩出停药.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结果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无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意义,疼痛感比对照组显著良好,运动不受影响,无感觉缺失,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0.12%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既不影响产程又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也是可行走式分娩镇痛理想的用药方案.

    作者:戴国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观察31例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宽P波和P波离散度,并与培哚普利干预治疗3个月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前的P波离散度为53±10 ms,P波离散度≥40 ms 26例(83.9%),治疗后P波离散度为42±8 ms,P波离散度≥40 ms 5例(16.1%).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培哚普利能减轻高血压病患者心房解剖重构及电重构,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韦挺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音乐疗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音乐疗法对减轻人工流产手术者焦虑和稳定心率、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妇,排除有心血管疾病后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通过双耳式耳机收听MP3中播放的音乐;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前的心率、血压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音乐疗法具有减轻人工流产者焦虑,稳定心率、血压的作用.

    作者:欧阳月仙;向涛;潘喜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局部硬结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局部硬结的相关因素并寻求对策.方法将2005年1~8月份来新洲社康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136名健康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由未受过专业接种培训的护士进行接种,B组由受过专业接种培训的护士接种;后根据有无局部硬结的发生对其发生可能相关的7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局部硬结的发生与接种者的技术水平及患者的年龄、体重、接种时气温、家长是否配合及接种的针次有关,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接种技术、体重、年龄、家长配合、气温、针次,尤其是接种技术影响大.A组局部硬结的发生率为10.39%,B组为4.2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影响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局部硬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接种者的技术水平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提高认识和改进接种技术,将可使局部硬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陈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危重病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一门研究危重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的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兴综合学科.它是一门年青的学科,国内发展才20年,没有现成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对危重病医学教学进行探讨.

    作者:皇甫长梅;姚华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将30例早期手术与30例非手术治疗的AHNP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老年AHNP早期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P均《0.05).结论伴发病、并发症发生率高是老年AHNP的主要临床特点,治疗伴发病和防治并发症是降低老年AHNP病死率的关键性措施.对非胆道梗阻性AHNP尽量避免采用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黄柏强;宁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