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秋
泌尿系结核性脓肾期肾穿刺造影X线表现,常显示肾小盏破坏并与肾实质内多发结核性脓腔相连通,轮廓不整,边缘毛糙.肾大盏狭窄和扩张并存,部分输尿管呈典型串珠状改变,部分输尿管呈非串珠状狭窄和扩张、输尿管僵硬、蠕动丧失、车轨征.本文就20例手术病理确诊为单侧肾结核的肾穿刺造影的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原发性高血压且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给予缬沙坦治疗前后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24周后,SBP、D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缬沙坦不仅能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好.
作者:李健;苏伟;王东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病毒性脑炎(VE)是由多种病毒引起脑和脑膜病变的总称,是儿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病之一,病因复杂,病情危急.病原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又有颇多相似之处,单凭症状体征及一般检查很难确诊.需要借助脑脊液(CSF)的病毒分离检查结果,确定何种病毒引起,区别病原的类别.这对VE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临床常见的类型有单纯疱疹病毒(HSV),柯萨奇病毒(CBV),日本脑炎病毒(JEV)也称乙型脑炎病毒等引起的脑炎,目前没有特异的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为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文就晚近病毒性脑炎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胜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桥本病(HD)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并存,如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甲状腺瘤等,易误诊误治.现对1996年1月~2005年5月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9例HD合并TA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威;廖文胜;胡虞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离胶管制备血清在临床生化检测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HITACHI7060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30例病人的普通试管制备的血清和分离胶管制备的血清8项常规生化项目.结果两种血清在30分钟内测定各项指标的结果基本一致(P>0.05),随着标本长时间的放置,普通管的钾离子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葡萄糖降低比较明显,其它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分离胶管可快速地分离出优质血清,分离胶的加入并不影响血清中的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并对各项生化指标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
作者:卢冬;陆小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2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扩大了患者的权利,明确了赔偿费用等,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大大加强.2002年4月1日开始实行的<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举证倒置的施行,增加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责任风险,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和难以举证证明所带来的赔偿等,对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护士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和法律责任,明白病人及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才能有效维护病人及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一情况本院将护理安全管理监控运用到护理管理工作中,使护理安全得到了保障,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纠纷的发生.
作者:赵丽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低温治疗在医学界的使用已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早在50年代,深低温<18℃治疗就应用于心胸手术,主要用于保护脑及重要器官,但深低温所引起的室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限制了低温治疗的发展.直至80年代后期,低温脑保护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是在缺血模型上28℃~35℃低温(即中度低温,简称亚低温)有显著保护作用,而且无并发症[1].亚低温治疗在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常用于救治重症脑组织损伤,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2].现在已成为大中型医院重型颅脑损伤后的常规治疗手段.本组危重病人出现高热,超高热后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降温亦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韦小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的置管方法,它具有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保护病人外周静脉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1].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多数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为静脉给药.因此,建立一条良好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可以减少病人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避免多疗程化疗药物的毒性和刺激性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科从2005年1月以来应用PICC置管化疗,不仅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保护病人外周血管,减少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周劼;毛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长效托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治疗作用和疗效.方法将收治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78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新法组,观察两组的治愈率、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来判断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新法组治愈率97.4%,常规组为92.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3.20,P>0.05);与常规组相比,新法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长效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较阿托品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其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科于2003年12月及2005年2月分别收治1例断肢病人,给予再植并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读;欧阳永生;李加立;黄善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慢性肝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2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脯氨酸肽酶(PLD)、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ⅢP)的含量.结果五项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慢性肝炎重度及肝硬化中的表达高,但五项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炎重度及肝硬化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对判断慢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有临床价值,但不能用于慢性肝炎重度及肝硬化的鉴别.
作者:朱新功;诸葛传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疗法,也是临床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常用技术.静脉输液护理是一项极其细致的护理,哪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易造成病人的不理解,以致病人的不满意,甚至引发护患纠纷.尚娥等报道,在病人投诉中,涉及静脉输液的约占28.28%[1].为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我们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法,向病人对静脉输液护理工作的反应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作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设计新的静脉输液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姚锦贞;罗侨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类以自身免疫反应为基础,以高球蛋白血症、高血清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肝脏炎症性病变.汇管区大量浆细胞浸润并向周围肝实质侵入形成界板炎症是其典型病理组织学特征[1].此病多见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对AIH的研究十分活跃,并且制定了新的临床诊断评分标准[2].AIH在我国并非少见,现将AIH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何延专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68例患良性子宫疾病,且为非脱垂子宫,并排除宫颈恶性疾病,拟保留宫颈的患者(观察组),行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并选择68例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病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手术费用低,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雷秀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自1996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 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后,HIV感染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自然史及临床演进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条件感染所致的发病和死亡率均明显减少,但其他的并发症如脂肪代谢障碍综合征和代谢异常却明显增多.同时,由于病人的生存期延长,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慢性肝病成为HIV病发作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因传播危险因子相同,HIV/HCV共感染发生率极高,但HIV对HCV感染的影响包括对HCV相关的慢性肝炎、肝硬化作用,以及HIV阳性个体中HCV的治疗等方面了解尚有限.笔者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HIV/HCV共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HIV对HCV的影响及HIV阳性个体中HCV的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黄杰安;王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青春型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纤维腺瘤,我院1990~2005年共收治青春型乳腺纤维腺瘤52例,现结合文献就B超的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康利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三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4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120 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则用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进行抗血小板聚集, 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出凝血功能, 统计两组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出血发生率等,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的出凝血功能相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性事件及梗死后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两组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均无需停药.结论三药合用能有效的发挥抗血栓作用,控制ACS的症状,降低再缺血事件发生率,而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黄碧宏;汪花香;邱汉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 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预后差等特点,由于其发病隐匿,发现时大多为中晚期,加上合并高肝硬化率及手术后复发率高等多种因素,手术切除率低.我院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45例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跃胜;宁四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梅毒系由梅素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性病,在我国基本已绝迹,近年又死灰复燃.1998年8月~2004年8月我科诊治277例梅毒患者,现将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了解我院病案出院记录各项目填写质量状况,笔者于2005年4月对我院出院病历进行一次专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天资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