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娟
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是目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它广泛地用于肝、肾、骨髓等器官移植,能显著地抑制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1].由于口服CsA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大,因此,监测血药浓度,研究药动学对安全、有效地用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测定全血中CsA的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荧光偏振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但前两者因代谢物常影响测定结果.HPLC法常规采用氰基、C8或C18分析柱,柱温较高,内标多用CsD[2],且样品处理过程较繁琐.我们经多次实验研究,参考有关报道[3~5],用CsB做内标,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的CsA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作者:覃开羽;吴敏;熊凤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68例患良性子宫疾病,且为非脱垂子宫,并排除宫颈恶性疾病,拟保留宫颈的患者(观察组),行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并选择68例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病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手术费用低,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雷秀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循证医学是指通过正确识别、评价和使用多的相关信息进行临床决策的科学[1],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目前临床决策的高境界.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将遵循佳证据的新思想,新理念引到医学护理学领域,其实质是在客观、明确、运用新证据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力求摆脱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观念,向以佳证据为基础的现代护理方向发展.EBN在我国护理领域里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现就循证护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综述.
作者:黄明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54岁,因左上腹疼痛伴发热20余天入院 ,既往健康,无特殊疾病.病初经外院保守治疗无好转.入院检查:T37.9℃,P 84次/min,BP 15/10 kPa,急性病容,巩膜、皮肤轻度黄染,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减弱,两肺底可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摸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律齐,心率84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胀膨隆,腹壁静脉无曲张,脾大,脾区压痛,整个左上腹反跳痛明显,左季肋部叩击痛,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血红蛋白107 g/L,白细胞7.5×109 g/L,中性粒细胞0.817,PLT 11×109/L,胸片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腹部B超:酒精性肝病,胆囊壁水肿,腹腔积液,脾大,厚70 mm,长17 mm.,形态饱满.
作者:严浩然;浦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泌尿系结核性脓肾期肾穿刺造影X线表现,常显示肾小盏破坏并与肾实质内多发结核性脓腔相连通,轮廓不整,边缘毛糙.肾大盏狭窄和扩张并存,部分输尿管呈典型串珠状改变,部分输尿管呈非串珠状狭窄和扩张、输尿管僵硬、蠕动丧失、车轨征.本文就20例手术病理确诊为单侧肾结核的肾穿刺造影的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低温治疗在医学界的使用已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早在50年代,深低温<18℃治疗就应用于心胸手术,主要用于保护脑及重要器官,但深低温所引起的室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限制了低温治疗的发展.直至80年代后期,低温脑保护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是在缺血模型上28℃~35℃低温(即中度低温,简称亚低温)有显著保护作用,而且无并发症[1].亚低温治疗在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常用于救治重症脑组织损伤,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2].现在已成为大中型医院重型颅脑损伤后的常规治疗手段.本组危重病人出现高热,超高热后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降温亦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韦小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了解我院主要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有效降低病原菌的医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病人负担,现就我院2004年临床细菌培养标本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作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参考依据.
作者:沈洪远;胡锡池;周小明;严子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P)在梅毒患者及其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并比较86例梅毒患者和80例健康正常人的NO和CRP含量,同时根椐临床分期分别比较Ⅰ期(n=37)、Ⅱ期(n=29)、Ⅲ期(n=20)梅毒患者的NO和CRP含量.结果梅毒患者血清中CRP和NO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随着梅毒临床分期的增高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NO水平随分期的增高而升高(P<0.01).结论 CRP和NO水平是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敏感的生化指标,并有助于临床的分期,也对判断治疗的效果及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任光;蓝艳;黄锦益;邓益斌;陆金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的特征及其作为死亡危险度预测指标的有效性.方法选择95例CHF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期间预后分为存活组(n=78例)和死亡组(n=17例),另设立健康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CHF组与对照组、存活组与死亡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F组HRT的初始值(TO)明显增高(-0.83±1.86 vs -1.78±2.05,t=2.549,P <0.05)、斜率(TS)显著下降(3.01±1.61 vs 3.92±1.98,t=2.381,P<0.05).在CHF患者中,死亡组的TO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TS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但两组左室舒张末径、RR间期、24 h室早总数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HRT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径存在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在CHF患者中HRT可能是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
作者:陈维芊;赖沙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呼吸科从1998年3月~2005年4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桂艳;李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寻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NGU(NGC)]的理想抗菌药.方法将108例NGU(NG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4例予加替沙星治疗,B组54例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比较两药的疗效.结果加替沙星的总有效率为83.33%,阿奇霉素的总有效率为64.8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是治疗NGU(NG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药.
作者:沈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骶管注射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价值.方法将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2%利多因5 ml、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6100 mg、维生素B2 1mg和庆大霉素8万U的生理盐水混合液共10 ml,骶管注射1次/w,2次一疗程,同时口服阿奇霉素1.0 g,q3 d、替硝唑0.5 g,Bid,15 d为一疗程.对照组48例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500 mg/次、替硝唑250 ml/次静滴, 1次/d,15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8%与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 =6.10,P<0.05).结论骶管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近期疗效满意,副作用少,安全,且患者有较高的依从性.
作者:许运娟;梁美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长效托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治疗作用和疗效.方法将收治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78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新法组,观察两组的治愈率、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来判断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新法组治愈率97.4%,常规组为92.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3.20,P>0.05);与常规组相比,新法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长效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较阿托品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其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的置管方法,它具有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保护病人外周静脉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1].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多数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为静脉给药.因此,建立一条良好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可以减少病人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避免多疗程化疗药物的毒性和刺激性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科从2005年1月以来应用PICC置管化疗,不仅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保护病人外周血管,减少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周劼;毛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是甲亢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充分认识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并及时防治,对甲亢性心脏病的预后非常重要.本文收集我院1999年5月~2004年7月诊断为甲亢性心脏病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韦超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知识的巩固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和实际应用,都对知识的巩固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创造条件.以下几点是笔者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徐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疗法,也是临床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常用技术.静脉输液护理是一项极其细致的护理,哪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易造成病人的不理解,以致病人的不满意,甚至引发护患纠纷.尚娥等报道,在病人投诉中,涉及静脉输液的约占28.28%[1].为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我们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法,向病人对静脉输液护理工作的反应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作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设计新的静脉输液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姚锦贞;罗侨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青春型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纤维腺瘤,我院1990~2005年共收治青春型乳腺纤维腺瘤52例,现结合文献就B超的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康利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三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4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120 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则用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进行抗血小板聚集, 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出凝血功能, 统计两组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出血发生率等,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的出凝血功能相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性事件及梗死后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两组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均无需停药.结论三药合用能有效的发挥抗血栓作用,控制ACS的症状,降低再缺血事件发生率,而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黄碧宏;汪花香;邱汉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日益推广,对临床带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在临床带教中将整体护理的观念传授给临床实习的学生,为她们日后能独立从事护理工作打好基础,以适应医院服务的需求和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此总结一下我科在带教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沈艳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