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舟
目的消除病人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及孤独、紧张情绪,使其了解麻醉、手术的过程,以及对手术的配合.方法术前访视、术中疏导、术后随访.结果有效的降低了病人紧张焦虑的程度,使病人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结论提高了配合质量,融洽了医护患的关系.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存在ST-T改变对可疑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冠心病易患因素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有冠心病易患因素且存在ST-T改变患者52例.B组为无冠心病易患因素但有ST-T改变患者44例.两组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A组病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36例,阳性率为69.23%.B组病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7例,阳性率为15.91%.结论 ST-T改变在有冠心病易患因素患者的诊断中有重要地位,而单纯ST-T改变不能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
作者:谭小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中创伤性胃肠破裂的治疗.方法对1990年7月~2003年3月间收治的胃肠道破裂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切口感染7例、腹腔残余脓肿3例、切口裂开2例、不全性肠梗阻2例、吻合口瘘2例、肠瘘1例、二重感染1例,再手术3例;终治愈52例,好转3例(转院或其他),死亡3例(1例失血性休克、2例感染性休克);住院时间7小时至72天,平均19天.结论创伤性胃肠破裂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其治疗以尽早手术为原则,术前、术中早期使用抗生素,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感染.
作者:仲崇威;王仕明;韦菊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毒痢)误诊原因,减少误诊发生.方法对1992年6月至2002年6月误诊的11例毒痢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毒痢误诊为高热惊厥5例,急性肠炎与病毒性脑炎各2例、重症肺炎及败血症各1例.结论对毒痢的警惕性不高、忽视了流行病学特点,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思路狭窄、缺乏全面深入地分析,未做肛门直肠检查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认为对不宜肛诊的小儿灌肠可早期发现粘液脓血便,早确诊.
作者:沈文照;孙钦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导致反复的尿路梗阻、感染、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前列腺摘除是目前外科彻底治疗前列腺增生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秋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我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中发锌缺乏的程度,探讨儿童厌食症与微量元素锌的关系.方法对1~7岁学龄前儿童1120例,以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发样锌含量检测.结果发锌缺乏413例,发生率为36.87%,男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儿童厌食症与锌缺乏有关.结论对发锌缺乏患儿及时诊断,及早治疗,加强喂养指导,对提高儿童生活及健康素质尤为重要.
作者:吴天明;黎碧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一项基础护理操作,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但在输液中途可因操作不当,致使液面低于茂菲氏滴管20 cm以内,在临床应用中,笔者遇到12例输液病人出现这种情况,采用环绕手指挤压法,操作方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美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基本的操作技术,一次穿刺成功与否,不仅和护士的个人技术水平有关,而且和护士的心理素质也密切相关.有文献记载,因护士的情绪引发差错的发生率占60%~70%[1].由此可见,分析护士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有重大的实用价值.2003年3~9月,我们针对80名年龄在18~45岁的护士调查中发现,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中,常见的有紧张、烦躁、胆怯和倔强,现总结如下.
作者:黎曼;潘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胸水抗PPD-IgG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1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组)和62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对照组)的胸水和血清抗PPD-IgG,同时取胸水进行结核分支杆菌涂片和培养检查,并对它们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血清抗PPD-IgG阳性率分别为78.6%,69.3%,与胸水结核分支杆菌涂片阳性率(5.0%),胸水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22.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胸水、血清抗PPD-IgG阳性率(8.1%,11.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与血清的抗PPD-IgG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胸水抗PPD-IgG阳性率比血清高出9.3%.DIGFA法测定胸水抗PPD-IgG的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91.9%,准确性为82.7%.血清抗PPD-IgG的敏感性为69.3%,特异性为88.8%,准确性为75.2%.结论用DIGFA法检测胸水抗PPD-IgG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不需特殊设备,且敏感性好和特异性高,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廖光付;冯光辉;莫增勋;何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三阶梯止痛原则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癌痛控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方法按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原则,对伴有疼痛的癌症病人给予止痛治疗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60例癌痛病人中显效48例,显效率达80%,副作用小.结论三阶梯止痛原则治疗癌痛,疗效确切,在癌症疼痛控制中,应提高认识,以利于癌症病人疼痛的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吴志刚;石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电汽化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手术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尿管留置时间更短,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我科从2002年元月~2003年12月采用此手术方法以来,通过我们重视对病人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秋月;吴艳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前我国护士队伍的整体教育层次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随着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形成,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向服务对象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各方面的整体护理,这些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须加强中专护理教育后继续教育,扩大规模,发展本科教育及开办护理硕士教育项目.课程设制应增加人文、社会科学比重,教学方法以护理程序为主线,教学重点转移到社会性和心因性疾病,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介作用,让学生参与科研过程,与此同时提高外语水平和会话能力,开展远程教育,优化教师队伍等,都可提高护理教学水平和层次.
作者:何春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母汤对药物流产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基础上,观察组加服益母汤,对照组不加任何辅助药物,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药流后阴道出血观察组治愈率为78.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药物流产经治疗后,阴道出血量不超过平时月经量一倍者为91.7%,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时加服益母汤,可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
作者:张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胰腺损伤疗效的方法.方法分析42例胰腺损伤病例资料,其中Ⅰ级和Ⅱ级损伤只清创止血,单纯行胰周外引流;Ⅲ级损伤,2例裂伤整齐者予修补,余行包括损伤部位在内的远端胰腺切除,近端缝扎,胰床外引流术;Ⅳ级损伤以受伤前病人是否患糖尿病为指征决定是否切除损伤的远端胰腺;Ⅴ级损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全组治愈37例(88.1%),死亡5例(11.9%),术后发生胰瘘8例(19.0%),胰腺假性囊肿8例,胰周脓肿6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12例.结论及时地诊断并根据损伤情况采取恰当治疗是胰腺损伤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孙长征;李文岗;初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通过几年的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探索,总结出一些有助于学生记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浓缩记忆、口诀记忆、理解记忆、比较记忆、重复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归纳记忆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曾小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阴道炎的发病因素.方法对200例老年妇女阴道炎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性阴道炎即萎缩性阴道炎占41.0%(82/200) ; 念珠菌性阴道炎占 34.0%(82/200) ;细菌性阴道炎占14.0%(28/200) ;滴虫性阴道炎占 11.0%(22/200).结论老年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低下,容易招致感染,引起阴道炎.
作者:甘秀华;姜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肠恶性肿瘤并存阑尾炎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结肠恶性肿瘤并存阑尾炎14例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诊原因有结肠恶性肿瘤并存阑尾炎的病理因素;客观因素如询问病史不仔细、体检不全面,实验室结果分析不认真、医生经验不足等均可导致误诊.结论重视病史体检分析及实验室结果的分析,可以减少误诊.
作者:贾文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报告肩胛骨骨折44例内固定治疗的体会.方法从八种情况考虑手术适应证,根据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摄片检查和内固定方法,强调术中避免损伤神经、肌肉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通过随访所有病例,疗效优38例,良5例,差1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某些类型肩胛骨骨折病例及时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郁传江;丁风亚;许传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星状神经节穿刺和阻滞的成功率.方法对118例成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应用前入路C7横突后结节定位穿刺法和传统的前入路穿刺法针对C7横突基底部行左右交替星状神经节阻滞,记录首穿到位及首穿成功次数,并比较两组的成功率.结果试验组首穿到位率为91.79%,首穿阻滞成功率为88.06%,高于对照组的72.55%和66.67%(P均<0.01).结论前入路C7横突后结节定位穿刺法星状神经节阻滞与传统前入路穿刺法相比,首次穿刺到位率和阻滞的成功率高.
作者:陈春宇;李爱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胸针吸肺活检(TNAB)并发气胸与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424例符合穿刺指征患者予同样的方法行经胸针吸肺活检,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穿刺针的直径,病灶的直径、深度、肺叶位置和患者肺功能与气胸的关系.结果出现气胸43例,发生率10.1%.年龄与气胸发生有关, 气胸组平均年龄高于无气胸组(P<0.01),直径小的病灶增加气胸发生率(P<0.01).位置深的病灶增加气胸发生率(P<0.01).气胸组FEV1%、FEV1/FVC比率低于无气胸组(P<0.01), 穿刺针的外径粗细与气胸发生率有关,外径粗气胸发生率高(P<0.05).结论年龄、病灶直径和深度、肺功能和穿刺针直径与经胸针吸肺活检并发气胸有关,术前予肺功能检测是必要的.
作者:李文;吴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