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胃肠破裂58例临床分析

仲崇威;王仕明;韦菊林

关键词:腹部创伤, 胃肠破裂, 外科, 手术
摘要:目的总结腹部创伤中创伤性胃肠破裂的治疗.方法对1990年7月~2003年3月间收治的胃肠道破裂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切口感染7例、腹腔残余脓肿3例、切口裂开2例、不全性肠梗阻2例、吻合口瘘2例、肠瘘1例、二重感染1例,再手术3例;终治愈52例,好转3例(转院或其他),死亡3例(1例失血性休克、2例感染性休克);住院时间7小时至72天,平均19天.结论创伤性胃肠破裂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其治疗以尽早手术为原则,术前、术中早期使用抗生素,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感染.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肱骨干骨折的三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方法分别用AO钢板内固定、经皮穿针多根骨圆针内固定和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各种类型肱骨干骨折136例,平均随访4年7个月,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外固定支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AO钢板和多根骨圆针组为低,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结论三种固定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外固定组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

    作者:张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实施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科从1998年开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实施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英萍;张晓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癌症疼痛控制的若干问题

    目的探讨应用三阶梯止痛原则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癌痛控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方法按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原则,对伴有疼痛的癌症病人给予止痛治疗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60例癌痛病人中显效48例,显效率达80%,副作用小.结论三阶梯止痛原则治疗癌痛,疗效确切,在癌症疼痛控制中,应提高认识,以利于癌症病人疼痛的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吴志刚;石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气管插管在基层心肺脑复苏中应用36例体会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基层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应用气管插管进行心肺脑复苏患者36例作为分析对象;按实施气管插管的时机分为A组(5分钟内插管)和B组(5分钟后插管),并对比结果.结果 A组心肺脑复苏Ⅰ、Ⅱ、Ⅲ期成功率分别为78.9%、68.4%、42.1%,B组心肺脑复苏Ⅰ、Ⅱ、Ⅲ期成功率分别为64.7%、47.1%、11.8%,两组Ⅲ期复苏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肺脑复苏早期应进行气管插管实施有效通气,以减少脑功能不可逆损害;应用气管插管进行心肺脑复苏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张国城;赖兆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脾部分切除断端捆扎法保脾76例体会

    目的总结应用脾部分切除断端捆扎法治疗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经验,以便进一步提高保脾技术水平.方法对76例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应用脾部分切除断端捆扎法保脾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6例保脾均获成功,术后无膈下感染、残脾坏死、OPSI(脾切除后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脾部分切除断端捆扎法治疗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止血可靠,操作方便,效果良好.

    作者:秦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

    随着腹腔镜和内镜在胆道结石中应用的进一步扩展,近年来胆囊和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经了常规开腹手术,小切口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到内镜介入手术,目前各种术式均得到广泛的应用,使胆道结石在不同的情况下,得到更为妥善的处理.但是治疗的选择受到患者病情和医疗条件限制,需仔细权衡利弊,方能获得佳效果.以下就近年来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覃智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与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不足明显加重,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糖、蛋白质、脂肪以至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而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的临床综合征.DKA是糖尿病发展严重的直接后果,也是常见的内分泌科急症,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1].我院内科自2001年1月以来,共收治DKA患者15例,现将其诱因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朱敏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42例胰腺损伤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胰腺损伤疗效的方法.方法分析42例胰腺损伤病例资料,其中Ⅰ级和Ⅱ级损伤只清创止血,单纯行胰周外引流;Ⅲ级损伤,2例裂伤整齐者予修补,余行包括损伤部位在内的远端胰腺切除,近端缝扎,胰床外引流术;Ⅳ级损伤以受伤前病人是否患糖尿病为指征决定是否切除损伤的远端胰腺;Ⅴ级损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全组治愈37例(88.1%),死亡5例(11.9%),术后发生胰瘘8例(19.0%),胰腺假性囊肿8例,胰周脓肿6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12例.结论及时地诊断并根据损伤情况采取恰当治疗是胰腺损伤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孙长征;李文岗;初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奥德金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德金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1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奥德金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20 ml 的奥德金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静滴能量合剂,14天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DS平均量表分的变化.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平均减少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DS平均量表分:治疗组治疗后有明显提高(P<0.01).临床疗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奥德金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谢丹青;刘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心病伴心律失常57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5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结果认为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心肺功能不全加重期,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洋地黄过量有直接关系.治疗上应以综合治疗为主,注重控制感染和改善通气、合理给氧并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进行相应的处理,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甘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硝苯地平与胃复安防治红霉素胃肠反应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与胃复安在防治红霉素胃肠反应的疗效对比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组和胃复安组各32例,前者嚼啐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20 mg,后者口服胃复安片10 mg,两组病例均在静滴红霉素前15~30分钟用药,用药后注意观察红霉素的副反应情况等.结果硝苯地平组在缓解红霉素胃肠道反应中明显优于胃复安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可减轻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用于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效果迅速,疗效确切,明显优于胃复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曙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细胞癌中P27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P27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DNA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86例HCC中P27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P27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阳性率为37.2%(32/86).P27蛋白阳性组的细胞凋亡指数(AI)均数为6.72‰,阴性组为2.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HCC中P27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抑癌机制之一.

    作者:韦建宝;陈山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骨盆骨折脏器损害及骶髂关节脱位并同侧股骨骨折的救治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脏器损伤、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股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对5例严重复合伤病人,3例膀胱破裂,2例直肠损伤者行剖腹探查,分别予膀胱修补与直肠修补.股粗隆间骨折2例予γ髓内钉固定;骨干骨折3例予8孔AO加压钢板固定;术后持续大重量骨牵引7~8周.结果 5例均随访13~24个月,平均20个月.10个月后全部骨折愈合,行走如常,无腰痛及髋部活动异常.结论骨盆骨折、内脏损伤、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股骨骨折为少见、复杂而严重的创伤,致残、致死率甚高,积极抢救休克,尽早手术并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秩序及方案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学思;张耀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益母汤对药物流产出血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母汤对药物流产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基础上,观察组加服益母汤,对照组不加任何辅助药物,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药流后阴道出血观察组治愈率为78.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药物流产经治疗后,阴道出血量不超过平时月经量一倍者为91.7%,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时加服益母汤,可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

    作者:张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辅佐达英-35治疗女性中度寻常痤疮

    目的了解阿奇霉素辅佐达英-35治疗女性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月经来潮当天开始口服达英-35,1片/日, 3周为一个周期;停药1周,继续下个周期;阿奇霉素0.25 g/次,3次/周.对照组用美满霉素50 mg/次,2次/日,均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 (93.3%)的疗效相似,痊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0%),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程度较轻.结论达英-35是治疗女性中度寻常痤疮的更为安全、有效药物,联用阿奇霉素可增强疗效和缩短起效时间.

    作者:梁远飞;马泽粦;孙澍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在人流术中的疗效.方法 100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和单纯依托咪酯麻醉,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可明显减轻单纯依托咪酯麻醉所致肌颤和注射痛,降低术后腹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解;徐华伟;梁树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前入路C7横突后结节定位穿刺法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分析

    目的提高星状神经节穿刺和阻滞的成功率.方法对118例成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应用前入路C7横突后结节定位穿刺法和传统的前入路穿刺法针对C7横突基底部行左右交替星状神经节阻滞,记录首穿到位及首穿成功次数,并比较两组的成功率.结果试验组首穿到位率为91.79%,首穿阻滞成功率为88.06%,高于对照组的72.55%和66.67%(P均<0.01).结论前入路C7横突后结节定位穿刺法星状神经节阻滞与传统前入路穿刺法相比,首次穿刺到位率和阻滞的成功率高.

    作者:陈春宇;李爱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变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婚前妇女的生殖保健

    为了减少婚前妇女的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提高婚前妇女生殖健康水平,现对海宁市婚前妇女的生殖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关的措施.

    作者:魏国华;沈琴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禽流感流行病学和诊治方法研究概况

    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甲型病毒某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5月,我国香港发生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USCD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今年初以来,越南、泰国确诊了30例人禽流感患者(病原均为H5N1型病毒),其中20人已死亡.人禽流感疫情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本文就此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治方法的研究概况进行阐述.

    作者:苏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的研究

    目的进一步探讨肾病综合征的甲状腺功能.方法对48例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期测定甲状腺功能(T3、T4、TSH)、血清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另20例治疗获缓解后3个月复查T3、T4、TSH,并与正常健康同龄儿作对照;结果肾病综合征组血T3、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TSH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种病理类型血清甲状腺激素和24小时尿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获得缓解后的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血清T3、T4变化与尿蛋白呈负相关(r=-0.48~-0.74),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r=0.7~0.78);结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期存在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与甲状腺激素伴随大量蛋白尿有关,监测甲状腺功能对估计病情、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运广;林娜;黄月艳;陈霞静;汤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