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11例误诊原因分析

沈文照;孙钦英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中毒型, 误诊
摘要:目的分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毒痢)误诊原因,减少误诊发生.方法对1992年6月至2002年6月误诊的11例毒痢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毒痢误诊为高热惊厥5例,急性肠炎与病毒性脑炎各2例、重症肺炎及败血症各1例.结论对毒痢的警惕性不高、忽视了流行病学特点,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思路狭窄、缺乏全面深入地分析,未做肛门直肠检查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认为对不宜肛诊的小儿灌肠可早期发现粘液脓血便,早确诊.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妇女阴道炎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阴道炎的发病因素.方法对200例老年妇女阴道炎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性阴道炎即萎缩性阴道炎占41.0%(82/200) ; 念珠菌性阴道炎占 34.0%(82/200) ;细菌性阴道炎占14.0%(28/200) ;滴虫性阴道炎占 11.0%(22/200).结论老年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低下,容易招致感染,引起阴道炎.

    作者:甘秀华;姜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癌症疼痛控制的若干问题

    目的探讨应用三阶梯止痛原则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癌痛控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方法按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原则,对伴有疼痛的癌症病人给予止痛治疗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60例癌痛病人中显效48例,显效率达80%,副作用小.结论三阶梯止痛原则治疗癌痛,疗效确切,在癌症疼痛控制中,应提高认识,以利于癌症病人疼痛的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吴志刚;石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儿童厌食症413例与发锌缺乏的分析

    目的检测我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中发锌缺乏的程度,探讨儿童厌食症与微量元素锌的关系.方法对1~7岁学龄前儿童1120例,以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发样锌含量检测.结果发锌缺乏413例,发生率为36.87%,男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儿童厌食症与锌缺乏有关.结论对发锌缺乏患儿及时诊断,及早治疗,加强喂养指导,对提高儿童生活及健康素质尤为重要.

    作者:吴天明;黎碧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前入路C7横突后结节定位穿刺法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分析

    目的提高星状神经节穿刺和阻滞的成功率.方法对118例成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应用前入路C7横突后结节定位穿刺法和传统的前入路穿刺法针对C7横突基底部行左右交替星状神经节阻滞,记录首穿到位及首穿成功次数,并比较两组的成功率.结果试验组首穿到位率为91.79%,首穿阻滞成功率为88.06%,高于对照组的72.55%和66.67%(P均<0.01).结论前入路C7横突后结节定位穿刺法星状神经节阻滞与传统前入路穿刺法相比,首次穿刺到位率和阻滞的成功率高.

    作者:陈春宇;李爱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心病伴心律失常57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5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结果认为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心肺功能不全加重期,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洋地黄过量有直接关系.治疗上应以综合治疗为主,注重控制感染和改善通气、合理给氧并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进行相应的处理,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甘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细胞癌中P27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P27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DNA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86例HCC中P27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P27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阳性率为37.2%(32/86).P27蛋白阳性组的细胞凋亡指数(AI)均数为6.72‰,阴性组为2.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HCC中P27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抑癌机制之一.

    作者:韦建宝;陈山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瑞血新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深圳新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GSF)瑞血新(RXX)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用瑞血新治疗32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与用惠尔血(32例)和一般升白细胞中药(34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瑞血新组、惠尔血组、一般升白细胞中药组均能使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患者白细胞上升至正常范围(>4×109/L).但瑞血新组和惠尔血组白细胞升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平均为4.5天和4.1天,而一般升白细胞中药则需10.2天,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瑞血新、惠尔血可以明显缩短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以下的持续时间,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由于瑞血新价格低,患者经济上能承受,故可广泛应用.

    作者:钱开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气管插管在基层心肺脑复苏中应用36例体会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基层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应用气管插管进行心肺脑复苏患者36例作为分析对象;按实施气管插管的时机分为A组(5分钟内插管)和B组(5分钟后插管),并对比结果.结果 A组心肺脑复苏Ⅰ、Ⅱ、Ⅲ期成功率分别为78.9%、68.4%、42.1%,B组心肺脑复苏Ⅰ、Ⅱ、Ⅲ期成功率分别为64.7%、47.1%、11.8%,两组Ⅲ期复苏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肺脑复苏早期应进行气管插管实施有效通气,以减少脑功能不可逆损害;应用气管插管进行心肺脑复苏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张国城;赖兆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液液面低于茂菲氏滴管的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是一项基础护理操作,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但在输液中途可因操作不当,致使液面低于茂菲氏滴管20 cm以内,在临床应用中,笔者遇到12例输液病人出现这种情况,采用环绕手指挤压法,操作方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美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创伤性胃肠破裂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中创伤性胃肠破裂的治疗.方法对1990年7月~2003年3月间收治的胃肠道破裂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切口感染7例、腹腔残余脓肿3例、切口裂开2例、不全性肠梗阻2例、吻合口瘘2例、肠瘘1例、二重感染1例,再手术3例;终治愈52例,好转3例(转院或其他),死亡3例(1例失血性休克、2例感染性休克);住院时间7小时至72天,平均19天.结论创伤性胃肠破裂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其治疗以尽早手术为原则,术前、术中早期使用抗生素,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感染.

    作者:仲崇威;王仕明;韦菊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眼球疾病的高频超声显像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眼球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的68例眼球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表现.结果视网膜脱离18例,玻璃体积血7例,眼球内金属异物6例,眼球内占位4例,老年性白内障33例.结论高频超声显像检查眼科疾病,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吴艳春;张卫东;张亦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11例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毒痢)误诊原因,减少误诊发生.方法对1992年6月至2002年6月误诊的11例毒痢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毒痢误诊为高热惊厥5例,急性肠炎与病毒性脑炎各2例、重症肺炎及败血症各1例.结论对毒痢的警惕性不高、忽视了流行病学特点,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思路狭窄、缺乏全面深入地分析,未做肛门直肠检查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认为对不宜肛诊的小儿灌肠可早期发现粘液脓血便,早确诊.

    作者:沈文照;孙钦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脾部分切除断端捆扎法保脾76例体会

    目的总结应用脾部分切除断端捆扎法治疗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经验,以便进一步提高保脾技术水平.方法对76例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应用脾部分切除断端捆扎法保脾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6例保脾均获成功,术后无膈下感染、残脾坏死、OPSI(脾切除后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脾部分切除断端捆扎法治疗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止血可靠,操作方便,效果良好.

    作者:秦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

    随着腹腔镜和内镜在胆道结石中应用的进一步扩展,近年来胆囊和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经了常规开腹手术,小切口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到内镜介入手术,目前各种术式均得到广泛的应用,使胆道结石在不同的情况下,得到更为妥善的处理.但是治疗的选择受到患者病情和医疗条件限制,需仔细权衡利弊,方能获得佳效果.以下就近年来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覃智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贯穿在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应加强评估

    目的消除病人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及孤独、紧张情绪,使其了解麻醉、手术的过程,以及对手术的配合.方法术前访视、术中疏导、术后随访.结果有效的降低了病人紧张焦虑的程度,使病人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结论提高了配合质量,融洽了医护患的关系.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在人流术中的疗效.方法 100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和单纯依托咪酯麻醉,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可明显减轻单纯依托咪酯麻醉所致肌颤和注射痛,降低术后腹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解;徐华伟;梁树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多见于车祸、工伤等.因伤势危重、紧急、且发展急剧,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这对挽救病人的生命十分重要.现将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秋容;李秀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诊断.结果 30例不典型肺结核中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11例,血源性肺结核2例,肺块状结核7例,大片实变性肺结核4例,结核性肺不张6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多种多样,放射科医师应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漏诊率.

    作者:刘兆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禽流感流行病学和诊治方法研究概况

    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甲型病毒某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5月,我国香港发生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USCD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今年初以来,越南、泰国确诊了30例人禽流感患者(病原均为H5N1型病毒),其中20人已死亡.人禽流感疫情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本文就此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治方法的研究概况进行阐述.

    作者:苏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前列腺摘除术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导致反复的尿路梗阻、感染、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前列腺摘除是目前外科彻底治疗前列腺增生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秋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