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湘;颜燕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与胃复安在防治红霉素胃肠反应的疗效对比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组和胃复安组各32例,前者嚼啐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20 mg,后者口服胃复安片10 mg,两组病例均在静滴红霉素前15~30分钟用药,用药后注意观察红霉素的副反应情况等.结果硝苯地平组在缓解红霉素胃肠道反应中明显优于胃复安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可减轻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用于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效果迅速,疗效确切,明显优于胃复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曙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我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中发锌缺乏的程度,探讨儿童厌食症与微量元素锌的关系.方法对1~7岁学龄前儿童1120例,以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发样锌含量检测.结果发锌缺乏413例,发生率为36.87%,男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儿童厌食症与锌缺乏有关.结论对发锌缺乏患儿及时诊断,及早治疗,加强喂养指导,对提高儿童生活及健康素质尤为重要.
作者:吴天明;黎碧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方法分别用AO钢板内固定、经皮穿针多根骨圆针内固定和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各种类型肱骨干骨折136例,平均随访4年7个月,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外固定支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AO钢板和多根骨圆针组为低,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结论三种固定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外固定组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
作者:张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静脉溶栓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史的里程碑,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治疗措施.rt-PA为重组人体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其溶栓作用强而快,它产生的纤溶过程能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 ,改善心肌功能 ,据统计用药90分钟冠脉造影血管通畅率为79.3%[1].自2000年1月~2003年8月,我们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24例AMI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郑惠萍;邓少娟;陈科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由于阑尾的基底部盲肠的关系恒定,可随盲肠的位置变异,故临床上常将急腹症的女性病人误诊为妇产科疾病.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率,现将本人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案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与同行商榷.
作者:徐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在人流术中的疗效.方法 100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和单纯依托咪酯麻醉,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可明显减轻单纯依托咪酯麻醉所致肌颤和注射痛,降低术后腹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解;徐华伟;梁树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滴定分析操作是检验、药学等医学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树立量的概念,加强目的性教育,正确示范,精心辅导,强化考核,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作者:廖朝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前我国护士队伍的整体教育层次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随着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形成,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向服务对象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各方面的整体护理,这些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须加强中专护理教育后继续教育,扩大规模,发展本科教育及开办护理硕士教育项目.课程设制应增加人文、社会科学比重,教学方法以护理程序为主线,教学重点转移到社会性和心因性疾病,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介作用,让学生参与科研过程,与此同时提高外语水平和会话能力,开展远程教育,优化教师队伍等,都可提高护理教学水平和层次.
作者:何春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特点.方法对1996年及2000年住院的101例抑郁症病例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阿米替林的使用率从1996年的77.1%显著下降至2000年的 17.0% , 2000年临床上氟西汀的使用率为 35.9% ,万拉法新为43.4%.结论在目前的抑郁症治疗当中,新型抗抑郁药正在取代传统的抗抑郁药而成为一线用药.
作者:吕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美他环素胶囊和维胺脂胶囊对脓疱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4例脓疱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盐酸美他环素胶囊,0.3 g bid;对照组用维胺脂胶囊,25 mg tid;均14 d为一疗程.结果盐酸美他环素胶囊疗效优于维胺脂胶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美他环素胶囊治疗脓疱型痤疮优于维甲酸.
作者:刘勇胜;黎兆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肾脏恶性肿瘤肾动脉血流的改变,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脏恶性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8例肾脏恶性肿瘤患者和48例正常人肾动脉血流改变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肾脏恶性肿瘤组肾动脉平均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脏恶性肿瘤组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脏恶性肿瘤患者肾动脉血流峰值及阻力指数的改变,对肾脏恶性肿瘤诊断有临床意义.
作者:沈国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彻底根治.它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患者常无临床症状,多是到医院诊治其它疾病时被发现血中HBsAg、HBeAg呈阳性,它的传播途径广泛,输血、注射、手术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如果对乙肝患者手术前后的污染不严格管理,很容易引起手术室内交叉感染;污染物随意丢弃还会引起医源性公害.因此,对手术室内乙肝病毒污染物的处理是不容忽视的.我院手术室接触乙肝的机会较多,为了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和做好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我们对污染物、敷料、器械、手术间都进行了严格的处理.
作者:黄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胸针吸肺活检(TNAB)并发气胸与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424例符合穿刺指征患者予同样的方法行经胸针吸肺活检,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穿刺针的直径,病灶的直径、深度、肺叶位置和患者肺功能与气胸的关系.结果出现气胸43例,发生率10.1%.年龄与气胸发生有关, 气胸组平均年龄高于无气胸组(P<0.01),直径小的病灶增加气胸发生率(P<0.01).位置深的病灶增加气胸发生率(P<0.01).气胸组FEV1%、FEV1/FVC比率低于无气胸组(P<0.01), 穿刺针的外径粗细与气胸发生率有关,外径粗气胸发生率高(P<0.05).结论年龄、病灶直径和深度、肺功能和穿刺针直径与经胸针吸肺活检并发气胸有关,术前予肺功能检测是必要的.
作者:李文;吴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一项基础护理操作,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但在输液中途可因操作不当,致使液面低于茂菲氏滴管20 cm以内,在临床应用中,笔者遇到12例输液病人出现这种情况,采用环绕手指挤压法,操作方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美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强化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对6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伊曲康唑强化治疗,并与同期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0%(57/60),对照组为83.3%(50/60);治疗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7.41%(4/57),对照组为22.0%(11/50),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需任何处理,均可自行缓解.结论伊曲康唑强化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疗效高,复发率低,虽然不良反应较高,但无需特殊处理,均可自行缓解,不影响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文湘;颜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导致反复的尿路梗阻、感染、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前列腺摘除是目前外科彻底治疗前列腺增生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秋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眼球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的68例眼球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表现.结果视网膜脱离18例,玻璃体积血7例,眼球内金属异物6例,眼球内占位4例,老年性白内障33例.结论高频超声显像检查眼科疾病,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吴艳春;张卫东;张亦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阴道炎的发病因素.方法对200例老年妇女阴道炎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性阴道炎即萎缩性阴道炎占41.0%(82/200) ; 念珠菌性阴道炎占 34.0%(82/200) ;细菌性阴道炎占14.0%(28/200) ;滴虫性阴道炎占 11.0%(22/200).结论老年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低下,容易招致感染,引起阴道炎.
作者:甘秀华;姜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星状神经节穿刺和阻滞的成功率.方法对118例成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应用前入路C7横突后结节定位穿刺法和传统的前入路穿刺法针对C7横突基底部行左右交替星状神经节阻滞,记录首穿到位及首穿成功次数,并比较两组的成功率.结果试验组首穿到位率为91.79%,首穿阻滞成功率为88.06%,高于对照组的72.55%和66.67%(P均<0.01).结论前入路C7横突后结节定位穿刺法星状神经节阻滞与传统前入路穿刺法相比,首次穿刺到位率和阻滞的成功率高.
作者:陈春宇;李爱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母汤对药物流产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基础上,观察组加服益母汤,对照组不加任何辅助药物,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药流后阴道出血观察组治愈率为78.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药物流产经治疗后,阴道出血量不超过平时月经量一倍者为91.7%,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时加服益母汤,可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
作者:张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