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观察及护理

玉珍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出血性休克, 急救观察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发生于车祸、坠伤、摔伤、打架斗殴等事故,导致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其病情急危、来势凶猛、生命垂危.我科2003年1月至12月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03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

    产后出血是产科一个严重并发症,占孕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本文对我院1998~2002年间住院分娩所发一的产后出血10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娜仁高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术前定点矩形瓣修复红唇的临床价值

    唇裂修复是涉及面部容貌的整形美容手术,随社会不断发展,对其修复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因红唇修复和唇珠再造是唇裂修复术中较为关键步骤,故一直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1].由于红唇修复和唇珠再造目前尚无比较规范的定点,其修复后的效果存在着不确定性.

    作者:夏光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床边血液灌洗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疗效观察

    口服大剂量有机磷农药发生中毒病例病情凶险,以往应用洗胃及解毒、对症、支持治疗等抢救,病程长,病死率高,后遗症多,现收集我院1998年~2003年采用血液灌流(HP)的方法,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甘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症肝病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重症肝病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43例重症肝病患者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通过观察实验主要项目前后的变化,判断分析ALSS治疗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PTT)、凝血酶原凝固时间(TT)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1),纤维蛋白原(FIB)无显著改善(P>0.05),肝功能和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胆固醇和白蛋白明显上升(P<0.01),总蛋白、甘油三酯和电解质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LSS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是治疗重症肝病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陈锐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32例治疗体会

    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附属器外伤性疾病,如不及时修复吻合,可导致长期溢泪,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2月对32例(32眼)新鲜泪小管断裂的患者行一期泪小管吻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和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上颌骨缺损即刻三维闭合式功能重建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颊脂垫,颞浅筋膜瓣与钛网即刻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带蒂颊脂垫瓣衬里,原型模型预制钛网支架植入,颞浅筋膜瓣覆盖钛网一期重建上颌骨,关闭口鼻瘘8例.结果 8例组织瓣全部成活,重建了鼻腔、腭部、牙弓的外形,面部外形恢复良好.2周后行鼻腔内窥镜检查,发现上颌窦颊脂垫覆盖钛网并粘膜化.1例腭部鼻腔粘膜部分裂开,钛网外露,但颞浅筋膜紧贴钛网,鼻腔处理后,创口二期愈合.颞浅筋膜瓣4~6个月自行完全上皮化.随访9~19个月,进食无食物从鼻腔返流,语音清晰.结论利用带蒂颊脂垫瓣衬里,钛网塑形上颌骨缺损,颞浅筋膜瓣覆盖钛网三维闭合式即刻重建上颌骨,很好的恢复上颌骨的外形和上颌窦的生理功能,手术方法简便,皮瓣血运好,易成活,有应用价值.

    作者:李俊;廖明华;姚金光;陈海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剖宫产的演变及发展概况

    剖宫产系经腹切开子宫了出胎儿的一种手术其在所有外科手术中历史悠久,也富于传奇性,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解决难产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黎惠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1例临床分析

    隐球菌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真菌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正规使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由于隐球菌对脑和脑膜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其感染率高,其中新型隐球菌是常见的一种.本文对2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黄勤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吻合器肛垫悬吊法治疗脱垂性内痔12例

    Ⅲ、Ⅳ期重度脱垂性内痔治疗传统手术方式是以痔核切除为主,其缺点是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慢、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高.1989年Longo等[1]提出利用吻合器行直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环形切除治疗Ⅲ、Ⅳ期重度脱垂性痔的新方法[2],自2002年2月以来,我院采用该方法治疗12例Ⅲ~Ⅳ期脱垂性痔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松;李恒建;何领;李春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体重指数对剖宫产皮内缝合切口愈合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对剖宫产皮内缝合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419例孕足月剖宫产孕妇行皮肤切口皮内缝合.根据体重指数与切口缝合方法将其分成两组,皮内缝法常重组252例;皮内缝合超重组167例.同期526例孕足月、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丝线缝合皮肤切口分成两组,常重丝线缝法组311例;超重丝线缝合法组215例.按缝合方法及体重指数分别行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 结果按缝合方法比较,皮内缝法常重与超重两组切口愈合不良率分别占1.2%和7.2%(P<0.01);按丝线缝法比较,常重与超重两组切口愈合不良率分别占0.3%和2.8%(P<0.05).按体重指数比较,常重皮内缝法与丝线缝法比较无差异显著性(P>0.05),超重皮内缝合法与丝线缝法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体重指数对剖宫产皮内缝合切口的愈合有明显影响,超体重剖宫产产妇,不宜选用皮肤切口皮内缝合.

    作者:谭善梅;卢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氟伐他汀对肾病综合征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尿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6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标准激素疗程治疗,试验组加用氟伐他汀40 mg/d,疗程10周,所有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检查TC、TG、LDL、HDL,血液流变学指标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 试验组TC、TG、LDL、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明显下降,HDL明显上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伐他汀不但能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且能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因而能延缓肾病综合征肾小球疾病的发展进程.

    作者:伍业星;丁德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的思考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新世纪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双重任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举措.研究生教育必须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当前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扩大规模、加速发展的同时,切实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我们在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上,主要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作者:段雯贞;曾因明;段世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71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用中药加味当归饮子每日1剂、脑益嗪25 mg,Tid,对照组用西替利嗪10 mg,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2%,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3.617,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黄清平;庞漩;陈受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早产儿先天性成骨不全一例报告

    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因停经34周,阴道流水2小时,于2003年12月29日入院.自诉孕期顺利,定期在县医院产检无异常,入院2小时前无诱因出现阴道流水,量多、色清、无腹痛及阴道流血,精神饮食好、大小便正常.入院查体:T37.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心肺无异常,腹部隆起,肝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活动好.

    作者:翟美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整体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一门学科.近年来,由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与这些基础学科密切相关的内科学在内容上不断更新和深入.内科学是临床各学科的重要基础,又与临床各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刘美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红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霉素联合山莨菪碱(654-2)治疗支气管肺炎或支气管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只静滴乳糖酸红霉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山莨菪碱(0.25 mg/kg)于乳糖酸红霉素液中静滴.观察两组疗效,红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因而被迫停药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退热及肺部罗音消失快、住院时间短,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因而被迫停药的发生率均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红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留置胃管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留置胃管是施行胃肠减压、外科手术前准备和危重昏迷病人胃肠道营养持的基本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护理人员操作方法不当及疾病的病理改变等因素,常会导致胃管留置失败,给病人带不不必要的痛苦.为此笔者对我院两 个科室2001年1月~2004年3月胃管留置失败的30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仲华;吉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肠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小肠性腹泻在消化系疾病中属一常见症状.凡可以引起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可导致小肠性腹泻[1],病因复杂,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随着检查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新药的研发,小肠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取得较大的进展.

    作者:王超;周喜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包皮环切联合电灼及药物治疗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

    目的探讨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有效方法. 方法应用包皮环切、电灼及药物综合治疗有包皮过长(或包茎)的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35例,观察临床疗效及随访愈后复发情况.结果一次性治愈30例(占85.71%),复发5例(占14.29%). 结论在消除疣体、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基础上,改善局部环境,去除HPV感染的局部易感因素,可降低CA的复发率.

    作者:廖燕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开放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总结开放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开放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以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结果本组28例病人中,12例行骨窗入路,另16例行骨瓣入路并Ⅰ期颅骨整复修补,上矢状窦损伤均行一次性修补成功,恢复良好24例,2例下肢轻瘫,1例失语失明,1例死于广泛脑挫裂伤.结论早期彻底清创,选择正确手术入路和修补方法是成功救治上矢状窦损伤的关键.

    作者:廖振南;廖志武;覃家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