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颈部肿瘤患者血清中TGF-β的检测

张巧娣;蒋理;文怡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 患者血清, 转化生长因子, 生理病理过程, 细胞转化, 纤维, 能力, 家族, 机体
摘要:自1983年,Assoian等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uth factorbeta,TGF-β)具有促进纤维母细胞转化的能力以来,TGF-β家族因广泛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而倍受瞩目.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95例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我院198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收治的295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95例,6~12岁267例(90.5%),5岁以下28例(9.5%),其中单纯性阑尾炎47例,化脓性阑尾炎113例,坏疽性阑尾炎24例,阑尾穿孔79例,阑尾周围脓肿32例.手术治疗238例,保守治疗57例,均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重视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宁刚;农德英;马忠才;刘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成年人安氏Ⅰ类错(牙合)牙列严重拥挤的正畸治疗

    错(牙合)牙列拥挤,严重影响颜面美观和咀嚼功能.本院对成年人安氏Ⅰ类错(牙合)合牙列严重拥挤1例进行正畸治疗,获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辛华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度近视的遗传分析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的遗传规律和特征.方法对19个先征者直系亲属作屈光检查,并作家系图谱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调查19个家系共126人,患高度近视者为51人,占40.5%,其中三代连续患病有5个家系,二代连续患病有9个家系,患者共44人,占高度近视者的86.3%;有4个或4个以上患者有6个家系,有2~3个患者有10个家系,患者共48人,占高度近视者的94.1%.结论高度近视为外显率不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且有家族聚集现象.

    作者:韩利军;李祖祥;肖古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鼻饲观察及护理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高热等,常需鼻饲,我院从2000年~2003年1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1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和吞咽困难,经采取鼻饲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克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位硬外镇痛伍用氟哌利多致锥体外系反应二例报告

    我院自2000年采用艾克孚泵施行硬外镇痛术,其中高位硬外镇痛100余例,在伍用氟哌利多的病例中发生2例锥体外系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肺癌并肾损害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5年来52例肺癌并肾损害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癌并肾损害以单纯性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占57.7%,单纯性血尿占3.8%,肾病综合征占3.8%,氮质血症占32.8%.结论肾损害可为肺癌的早期表现,对中老年者应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

    作者:王静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

    经皮穿刺切吸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 PLD)是一新的介入方法,1975年Hijikata首次报道此项疗法后,国内逐渐推广使用.自1990年以来,陆续有这项新技术的报道,我院从1995年开始,应用济南龙冠的电动式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马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96例新生儿住院原因及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住院原因及死亡原因的总结分析,提高对新生儿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方法抽取2001年1月~2002年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196例新生儿病历,进行住院原因及死亡原因的统计.结果新生儿黄疸为常见的住院原因;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为常见的死亡原因.结论重视围产期保健,是减少窒息发生,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重要措施.

    作者:曹凤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时外科治疗棘手,但若准备充分,妥善处理,同时加强护理,病人亦能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院自1997年6月~2003年6月对46例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巧云;丁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870名儿童贫血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城市独生子女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分析贫血原因.方法对本院幼儿园870名儿童进行体检,血红蛋白测定.结果870名儿童有55名贫血,贫血率为6.3%,其中轻率贫血52名,占贫血人数的94.5%,中度贫血3人,占贫血人数的5.5%,无重度贫血儿.结论有效的防治缺铁性贫血,可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水平.

    作者:陈文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工肝的研究进展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十分常见,病死率高达70%~80%[1],肝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果有某种辅助装置能维持肝衰竭病人存活,一直到组织再生及功能恢复,或进行肝脏移植,则对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重大的意义[2].

    作者:卢平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和美口服液治疗感冒80例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用和美口服液治疗风热感冒的疗效.方法与板蓝根颗粒治疗风热感冒比较,评价体温下降,临床症状改善的临床效果.结果前者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和美口服液治疗风热感冒效果可靠,疗效优于复方板蓝根颗粒.

    作者:蔡惠元;王向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拜新同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逆转作用

    目的探讨拜新同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逆转作用.方法将100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拜新同,30mg/d,治疗12周,观察疗效及复查动态血压.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P<0.01),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明显改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拜新同能有效控制血压,逆转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

    作者:关午;傅天果;廖东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骨折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骨折,在治疗骨折的同时采用联合用药,中西医结合用药及脉冲电磁场进行病因学治疗.结果138例中134例获得8~36个月,平均13.5个月的随访,按优、良、可、差疗效评定标准,优48例,良62例,可14例,差6例,优良率85.1%,另4例半年后死于其它疾病.结论原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必须在进行骨折治疗的同时,进行骨质疏松病因学的治疗,二者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耀光;席战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64例分析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病情较顽固,具有反复性,当患者抵抗力下降时,还可急性发作,直接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盆腔炎164例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楚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四胞胎极低体重儿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2001年我科收治1例四胞胎,经住院50天治疗,康复出院3人.现将本例四胞患儿的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香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109例分析

    对109例淤胆型病毒性肝炎分析发现: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有时错综复杂,早期易误诊,误诊率达9.2%.因此,临床医师必须十分注意病史的采集和细致地体检,有的放矢应用辅查技术,将所得结果加以综合分析,降低误诊率.选择性应用激素和苯巴比妥,可缩短疗程,效果较好.

    作者:李亚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血压低血钾22例病因分析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人们对高血压病因学的诊断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高血压长期的认识过程中,高血压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1].

    作者:林丹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手术33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非脱垂子宫经阴道(阴式)切除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对术前已排除恶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阴式和腹式两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阴式较腹式组平均手术时间短(P<0.01),平均出血量基本相似(P>0.05);术后0~Ⅰ级疼痛阴式组占72.72%,腹式组仅占12.12 %6(P<0.01).结论阴式子宫切除较腹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损伤少,疼痛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发热率低,住院时间短,腹壁不留切口疤痕.对于非脱垂子宫体积小于12孕周的患者,有切除子宫的手术指征,阴式子宫切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韦秋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小革新

    我科自1993~2002年对300余例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在术后气管切开护理操作中,摸索出了一点小技巧,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春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