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秋旁
目的:异丙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观察其效果及副作用.方法:200例早期妊娠妇女以2mg/kg静注,30~40秒内注完,观察其镇静镇痛效果、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异丙酚起效快,效果好,术后恢复迅速而完全,对呼吸、循环有轻度短暂抑制作用.结论:异丙酚适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但要注意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作者:彭俊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外伤与抢救方法的关系.方法:回顾2年来收治109例胸外伤及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中死于失血过多1例,死于术后感染6例,治愈率93.58%,死亡率6.42%.结论:胸外伤引发休克及炎症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引起胸部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胸外伤危重者应及时给予抗休克、手术及抗炎等治疗,可提高胸外伤的治愈率.
作者:陈国强;谢昌林;黄元鲁;陆晓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通过对48例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对双矩形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进行探讨.认为双矩形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好,副反应及并发症少,有临床实用价值,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应摄健侧小腿全长正侧位片,作为选择矩形钉的依据.
作者:李加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髌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点(1).笔者在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进修期间,收集自1990年元月~1995年8月应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由于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神志不清或昏迷,一般情况差,且大多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不能自述病情和料理生活.因此精心的护理和细致的观察是机械通气患者抢救的关键措施之一,而气道的管理又是机械通气护理中重要的一环.我科从1998年12月~2000年10月共使用机械通气救治病人24例,均采用经口腔气管插管连接法,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慧;肖桂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阻滞剂治疗,对照组用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活性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为62.5%,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阻滞剂在控制心衰及稳定病情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武炳;蒲泉州;吴建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所谓正常变异心电图,其心电图图形不同于正常心电图,但其产生机理不同于病理变化,而是由于一些生理情况的变化引起的.ST-T异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可分为正常变异及功能性改变,也可能是器质性的病变.但目前有些心电图及临床工作者将ST-T异常诊断为心肌缺血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其实导致心电图ST-T异常的并非只有这种因素,还有诸多因素可引起ST-T异常.
作者:董萍;余丽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某些化学物质、食物及有毒动植物等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细胞,破坏神经及体液的调节机能,使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即为中毒(1).
作者:黄金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92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病例随机分甲、乙、丙三组,分别用盆腔插管注药、盆腔插管注药+红藤合剂保留灌肠及大剂量抗生素静脉全身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甲、乙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甲乙组与丙组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盆腔插管注药是盆腔炎性包块佳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朱文琴;王兰芬;林春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单瓣与双瓣置换术的近期与远期效果.方法:70例风湿性心脏病人采用国产上海碟瓣行机械瓣置换术,其中单纯行二尖瓣(MV)置换术者47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AV)双瓣置换术者23例.生存者100%随访1~7年(平均4.76±1.7年).结果:院内死亡4例,死亡率为5.71%.随访中死亡2例,远期死亡率为0.63%人·年.7年生存率为95.69%,l0年生存率为93.89%.94.00%术后心功能均改善Ⅰ~Ⅱ级.结论:房颤(Af)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应暂缓手术;国产上海碟瓣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只要处理恰当,双瓣手术的危险性不比单瓣手术的危险性高.
作者:夏旭;周海波;李嘉维;林钦汉;刘琴湘;丘瑞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加小剂量阿斯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用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阿斯匹林50mg,每日3次,对照组用镇痛宁4粒,每日3次,谷维素20m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前者优于后者(χ2=7.52,P<0.05).结论:尼莫地平加小剂量阿斯匹林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副反应少而轻,用药简便,价格低,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赵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造成耐药菌株增加的重要原因,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在选择抗生素方面存在不合理搭配现象.通过对本院近5年收治的6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用药分析,为规范经验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用药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何乐;王晓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腹腔脏器损伤病情危急,发展快,预后凶险,常因引起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在思想上务必高度重视,采取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配合,尽快施行手术.方可使病人转危为安.我院1998年2月~2000年12月共收治腹腔脏器损伤16例,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农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腹沟管突出即为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外疝.我院1991年1月~2000年5月共收治腹股沟斜疝282例,占同期腹股沟疝的91%,现结合文献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业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1998年4月~2000年12月对37例甲状腺囊肿患者施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37例患者中男5例,女32例,年龄16~59岁,平均40.5岁,病程17~120天.无症状13例,有症状24例,以颈前发现包块,颈部压迫感和/或吞咽时牵扯感为主要表现.
作者:罗租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9例起病在6小时内的AMI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溶栓剂8例选用尿激酶,剂量为20万~120万u,平均45万u,1例用rt-PA剂量为50mg.溶栓开始后每15分钟作1次冠脉造影,判断冠脉TIMI血流分级.结果:9例冠状动脉开通率为100%,其中TlMIⅡ级2例,Ⅲ级7例.溶栓开始至血管再通时间15~60分钟,平均30分钟.5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1例镜下血尿,2例穿刺点局部血肿.随访1/2~2年心功能均在Ⅰ~Ⅱ级.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IRA再通率高,溶栓剂用量小,出血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作者:唐关敏;江力勤;崔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胃癌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0天和术后20天进行sIL-2R、TNF-α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胃癌组于术前1天、术后10天和术后20天的sIL-2R、TNF-α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动态监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sIL-2R和TNF-α水平,可作为判断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林放炎;马泽麟;敖晓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病儿的防治措施.方法:综合治疗原发病,纠正缺氧、酸中毒、抗感染等,静滴止血敏、甲氰咪胍止血,效果欠佳者加用云南白药鼻饲.结果:治疗38例,治愈率86.84%,病死率10.54%,死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和DIC.结论:止血敏、甲氰咪胍合用止血效果好,加用云南白药可用于防治应激性溃疡出血.
作者:陆日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冬眠灵在儿科临床中应用广泛,有报道连续用较大剂量可致锥体外系症状(1),但在临床中常用量也可导致该症状出现,并且易误诊为破伤风、脑炎、癫痫等疾病.现将我科于1998年以来收治的9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德志;李文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新生儿破伤风(NNT)是由破伤风芽孢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并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多发生在边远、贫困、交通不便的地区.为探讨影响NNT发生的因素,制定有效防制措施,现对1999、2000年共报告的186例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黄青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