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海芬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减少产妇各种合并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植入胎盘中,中央性前置胎盘占92.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深度与产前有无出血及出血次数及出血量有关;粘连面积与植入的深度与产时出血量呈正比,引起内膜损伤的宫腔操作是造成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特别是中央性前置胎盘有直接关系.
作者:贾军恒;何秋艳;李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会阴切口感染是产科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如何避免和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1998年元月~2000年12月我院对产后有增加会阴切口感染机会的产妇,在缝合会阴切口前采用0.5%甲硝唑注射液做局部冲洗消毒,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有会阴切口感染机会增高因素的产妇360例,年龄l9~35岁,平均年龄27岁.其中胎膜早破98例,羊水混浊70例,胎粪污染(包括臀位分娩)49例,胎头吸引21例,分阴切口加裂47例,徒手剥离胎盘8例,产前并发阴道炎10例,分娩前体温大于37.5℃29例,以及合并有上述两种以上及其它易感染因素者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0例,两组间年龄、疾病种类构成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梁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注射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运用西咪替丁,比较两组病例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47%(P<0.01).结论:运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江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由于社会各种原因,火器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院作为城镇基层医院,已治疗多例打猎误伤患者,绝大多数患者短期内痊愈出院.但其中一例因患者受伤部位的特殊性,人体组织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等各种因素,致伤肢、缺血、坏死,教训深刻,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可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操作,适用于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急需大量输血、输液、临床急救者,以及需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心血管造影术者.但此操作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难度,易引起各种合并症如气胸、血胸、血肿、血栓等.笔者先后对我院100例病人进行了此操作术,兹总结以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100例中均为住院病人,多数为脑血管意外、晚期癌症、全身衰竭及营养不良者.全组病例中有54例处于意识障碍,有12例需行紧急抢救,收缩压在0~80mmHg(1mmHg=0.133kPa)者.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在56~88岁之间,平均年龄69.5岁.
作者:胡烈洪;叶映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临床检验结果日益成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抢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人们大多认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检验人员和设备,这只是一方面的认识,其实临床护理人员对标本的合理采集、送检方法和时间同样非常重要.为了不影响标本检验结果,我们就标本容器、采血时机和方法及标本的采集量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改进,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标本容器的准备采样容器的合理选择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生标本容器不当而造成标本无法检验或结果不准确,因此,对标本容器的选择不可忽视.不同的检验标本需要用不同的容器,对此有明确规定,护理人员应熟悉掌握.
作者:黄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妊娠晚期,由于母体和胎儿的原因,常需人工诱发促进宫缩,加快产程,尽早结束分娩.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是产科经常选用的引产方法,但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产道严重损伤、产后出血等.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使用催产素引产168例.165例引产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68例均为我科住院孕妇,年龄20~39岁,孕周33~43周,初产妇159例,经产妇9例.其中胎膜早破58例,延期妊娠72例,过期妊娠1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例,计划分娩8例,胎儿畸形3例,死胎4例.静脉滴注催产素浓度高每500ml葡萄糖液体内加入催产素5u,低加入2u,滴速10~50滴/分.本组产妇中165例于3日内引产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吕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在男性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意义及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患者治疗前后6种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血清睾酮、促卵泡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雌二醇、孕酮、泌乳素、促黄体生成素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睾酮、促卵泡生成素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
作者:陈渝萍;龚飞跃;孙达春;黄永强;黄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人畜共患动物源性传染病,分布区域较广,易感人群较普遍.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形钩体血症,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并引起中毒症状,多器官系统如肝、肾、肺、神经肌肉病变与功能异常.我院近8年收住各型钩体病28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近8年共收住钩体病28例,均为散发病例.男性23例,女性5例,年龄16~56岁,平均32岁,其中1例为怀孕8周孕妇;以农民为主,共23例(82.1%);发病以5~9月份为主,病后3~7天入院,病前1~3周有明确疫水接触史.诊断根据《传染病学》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标准(1).
作者:曾广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宫外孕破裂出血并失血性休克是妇科常见急症,我院自1998年元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宫外孕破裂出血并失血性休克病人72例,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72例育龄妇女,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9岁,均为宫外孕破裂出血,其中右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39例,左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33例.全部病例都有休克典型的临床表现,收缩压降至12kPa(90mmHg)以下,脉压小于2.6kPa(20mmHg).术中统计失血量在800~1500ml,手术时间50~145分钟,平均95分钟.
作者:黄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0年元月~2000年10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胆管炎13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50例.现就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病人,男19例,女31例.年龄大89岁,平均年龄68岁.既往有类似反复腹疼发作史38例占76%,病史长达30年;腹疼发作时有恶寒发热、黄疸史者22例,占44%;曾经诊断有胆道疾病史36例占72%,其中有明确胆道结石26例,有一次以上胆道手术史12例.同时有并存病28例,占56%,均为各类慢性病,如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肝硬变、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
作者:田玉环;张利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停留胃管行胃肠减压是外科一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但因拔管不畅,胃管距尖端2cm处有一死结,实属罕见.现将我科发生1例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46岁,因被石块砸伤腹部,入住我科,在硬膜外麻下行剖腹探查,并行回肠穿孔修补术.术中遵医嘱用“上海善陀区磁盛医疗器械生产的一次性F18硅胶胃管”由一侧鼻孔插入胃内,插管过程顺利,并接负压引流袋,手术医生手触摸胃查实胃管在胃体内,观察胃管固定牢靠,引流通畅.术后第3天患者肠鸣音恢复,肛门有排便排气,征求主管医师意见停止减压.拔管按操作要求进行,拔管时遇有阻力,即请医师会诊,由医师将胃管硬从鼻腔拔出,见胃管距尖端2cm处有一死结并粘满血性粘液,鼻腔粘膜渗血.患者经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
作者:欧添英;罗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纳络酮(NLX)作为一种阿片受体的特异特性拮抗剂,临床上主要用于麻醉镇痛药物过量或中毒引起呼吸抑制的救治.近年来由于对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研究的进展,NLX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NLX的药用机理和临床新用途作一概述.1.纳络酮的作用机理自发现阿片受体后,在脑内和外周组织也相继发现β-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等内源性阿片样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脑组织、垂体及下丘脑中,诸多的研究揭示,它们可能在调节神经、内分泌活动、睡眠、觉醒以及呼吸运动和心血管等生理功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1).在机体应激状态下,下丘脑促使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β-内啡肽,后者抑制前列腺激素和儿茶酚胺的心血管效应,构成了病理生理的重要环节(2).
作者:王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掌握田阳县麻疹的发病现状和流行特点,找出麻疹疫情的发展规律,为以后的麻疹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保护人群健康的目的,对1991~2000年我县麻疹发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资料来源麻疹疫情资料来自田阳县1991~2000年各年度的传染病疫情年报.人口资料来自田阳县统计局编制1991~2000年各年度的《统计年鉴》.
作者:黄小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牙髓病是口腔常见病,由于病因复杂,传统治疗常用失活法和麻醉法,一般疗程长,就诊次数多.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液氮冷冻牙髓,一次完成干髓治疗130例,同时用传统方法治疗13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选用发病急、疼痛剧烈的龋源性牙髓炎作治疗观察对象.治疗组13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64例,年龄10~60岁,平均为37.58岁.对照组男性69例,女性63例,年龄17~63岁,平均36.46岁.
作者:陶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胆管-空肠吻合术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的胆道肿瘤、胆总管下段狭窄等患者,进行内引流术,并对留置的管道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消除对影响术后的各种不利因素,缩短病程,使病人能提早康复.结论: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注重“T”型管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隆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创伤性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仍是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随着相关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现就其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大量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1~3),创伤造成的脑损害并不仅仅是在伤后瞬间完成,在伤后几小时到几天内逐渐演化形成的继发性脑缺血,才是创伤后脑损害的主要病理过程.创伤后脑继发性缺血性损害分为两类:一类是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脑挫伤灶及其邻近周围的局限性脑缺血损伤,其主要原因是脑微血管结构被破坏,舒缩功能异常,微血流缓慢,血液成分异常和血管通透性改变引起,多发在伤后24小时内,开放性脑损伤重于闭合性脑损伤,伤后6小时明显重于24小时.
作者:陆明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高,是目前国内外眼科专家的共识.为了降低复发率,专家们先后多次改进了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一直在寻求一种佳治疗方案.作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辅以射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1997年~1999年共治疗翼状胬肉病人195例206眼,男108例115眼,女87例91眼,年龄23~74岁,平均41岁.原发性胬肉172例,复发性胬肉34眼,胬肉侵入角膜缘内3mm~5mm不等.2.手术方法从胬肉头部开始剥离至内直肌止端前,剪除胬肉及其下方肥厚增生的结膜下组织,暴露近角膜缘处巩膜4mm,用自制鼠尾线固定缝合球结膜两针.
作者:蔡盈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在心电监护下先给心律平70mg加入25%葡萄糖20ml静注并开始观察疗效,如无效则采用静滴治疗.结果:90.32%的病例在10~~120分钟内转为窦性心律,9.68%病例出现副反应,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心律平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海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51岁,1973年患“甲亢”,规律服他巴唑治疗2年,在医生指导下停药.无突眼,房颤等并发症.此后有阵发性心慌、胸闷发作,均能自行缓解,多次复查甲状腺功能均正常.2000年5月初再次出现心悸、胸闷、全身乏力、多汗、易饥、多食及大便次数增多,无明显消瘦.查心电图示“快速房颤”,心室率112次/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房大,内径43mm,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查甲功七项示:T3 4.62ng/ml,T4 257.18ng/ml,TSH 1μIU/L(《10),Tc41%,TM 52%,FT3 12pmol/L,FT4 28pmol/L,均高于正常水平,自服丙基硫氧嘧啶100mg 1次/日,异搏定40mg 3次/日约1月半,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后以“甲亢性心脏病-房颤”收治.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入院查体:血压17/10kPa,脉搏75次/分,双眼球无外突,双眼睑略增厚,挛缩,甲状腺Ⅰ°肿大,以左侧为主,质软,无触痛及结节,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界不大,心室率95次/分,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
作者:李广兰;贾勤患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