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
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必要,通过明确调查实验目的、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的训练及开展兴趣小组等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章真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中风、脑卒中,临床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塞等,是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致残率和再发率也高.脑血管病一般发病急骤,但恢复却很慢,如果护理不当,则影响病人的恢复,或恢复后遗留后遗症,不仅病人痛苦,而且造成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现将我院1997年8月至2001年2月收治的脑血管意外病人32例,现将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在48岁至89岁之间.其中高血压症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梗塞7例.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18例,肢体瘫痪8例,意识障碍及昏迷6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后痊愈9例,好转13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4例,治疗好转率占68.8%,病情恶化及死亡率占31.2%.
作者:黄春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田东县各类生活饮用水共147份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总数合格率22.45%,大肠菌群合格率27.21%,游离余氯合格率23.13%,对采集和检测水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作者:李少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在男性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意义及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患者治疗前后6种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血清睾酮、促卵泡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雌二醇、孕酮、泌乳素、促黄体生成素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睾酮、促卵泡生成素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
作者:陈渝萍;龚飞跃;孙达春;黄永强;黄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8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二组,14例应用善得定治疗为治疗组,14例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3小时、6小时止血率分别为71.8%、100%.对照组3小时、6小时止血率分别为35.8%、50%.结论:经临床验证,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止血,疗效高、副作用少、优于垂体后叶素.
作者:杭荣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其耐药机制日益复杂,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疾病日趋增多.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目前几乎所有细菌或多或少都获得耐药性.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临床医生如何正确选择抗生素以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这就显得加强微生物检测工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的重要性.然而基层医院由于历史的原因,对微生物学检验室的建设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病原菌检测及结果报告远未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为改变微生物学检验室的落后状况,笔者就基层微生物学检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出几点措施.
作者:赖奕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注射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运用西咪替丁,比较两组病例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47%(P<0.01).结论:运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江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文章报道提高病历质量的管理体会,认为要提高病历质量,首先要制定病历质量的标准和要求,通过质量教育,激发提高书写病历质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科室把好病历书写质量三关,做到个人自检,质控员检查指导,科主任作病历出科前总检.医院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评比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认为采取上述措施,保证了质量,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
作者:黄元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使用雅培-3500血细胞分析仪过程中对影响血小板(PLT)计数准确性的干扰因素.方法:用EDTA盐抗凝血在日常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进行手工法和仪器法PLT计数的比较试验.结果:不同的因素对测定结果均存在不同的差异.结论: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准确性取决于许多因素,所有影响电脉冲大小及数量的因素,都会对仪器测定产生影响.
作者:黄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对策.方法:随机将血液流变学诊断为血液高粘滞综合症的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0例,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一日3次;对照组60例,口服肠溶阿斯匹林,二组的服药疗程均为5周.结果:服用通心络胶囊可使血粘稠度下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降低,缓冲心绞痛,并能使脑梗塞面积缩小,症状改善.结论:通心络不仅可用于治疗心绞痛、脑梗塞,也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及血液高粘滞综合症.
作者:胡冀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腹外疝常见的一种,其治疗是行疝囊高位结扎.作者于1996~1998年对3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了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全为男性患者,年龄小l0月,大7岁,平均年龄2.5岁.单侧27例,双侧3例.择期手术26例,斜疝嵌顿急诊手术4例.2.手术方法本组30例均于静脉全麻下手术,取内环口向耻骨结节斜切口约1~1.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皮肤拉勾牵开外环口,用止血钳稍加分离提睾肌,则可在精索内前方找到疝囊,用止血钳沿疝囊后壁分离精索与输精管,用4号丝线交锁缝扎疝囊颈,逐层缝合切口.
作者:陈锭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分娩镇痛术已经在不少医院开展应用,得到了广大孕妇的接受和欢迎.我院采用硬膜外麻镇痛分娩140例,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现介绍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 2000年5月~2000年10月对140例足月妊娠、头位,无产科、麻醉禁忌证,临产后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了同期条件相当、无实施分娩镇痛者14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2.麻醉方法在孕妇宫口开3cm时,取L2-L3间隙穿刺硬膜外腔,成功后置管于硬膜外腔,首次注入0.125%布比卡因10ml+2.5mg氟哌啶醇,接微量泵,疼痛完全消失维持在1.5~2小时;在镇痛作用减弱时,硬膜外腔给药,微量泵控制(PCA)持续滴注0.125%布比卡因,滴速4~6ml/min,锁定时间为30min,并同期开通静脉输液(1).
作者:潘秀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理形态和动态X线征,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1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行常规胸部正侧位平片,动态观察时间段为8-24h、2~3天和4~5天.结果:早期表现为中下肺野沿肺纹理走行之小斑片状、云絮状阴影、呈节段性分布、多发结节灶以及类园形肿块等,进展期表现为病灶迅速扩大,进而有蜂窝状、虫蚀样空洞,肺大泡、类园形肿块、脓肿、脓胸、脓气胸等多种改变.结论:X线动态变化迅速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平片检查经济、快捷,在“四定”和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颇具价值.
作者:王海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减少产妇各种合并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植入胎盘中,中央性前置胎盘占92.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深度与产前有无出血及出血次数及出血量有关;粘连面积与植入的深度与产时出血量呈正比,引起内膜损伤的宫腔操作是造成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特别是中央性前置胎盘有直接关系.
作者:贾军恒;何秋艳;李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报道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干扰素注射用水溶解后作球结膜下注射,配合无环鸟苷眼药水滴眼.结果:平均治疗天数12.1天,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眼药水治疗HSK,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有推广价值.
作者:宋兹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临床检验结果日益成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抢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人们大多认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检验人员和设备,这只是一方面的认识,其实临床护理人员对标本的合理采集、送检方法和时间同样非常重要.为了不影响标本检验结果,我们就标本容器、采血时机和方法及标本的采集量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改进,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标本容器的准备采样容器的合理选择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生标本容器不当而造成标本无法检验或结果不准确,因此,对标本容器的选择不可忽视.不同的检验标本需要用不同的容器,对此有明确规定,护理人员应熟悉掌握.
作者:黄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在心电监护下先给心律平70mg加入25%葡萄糖20ml静注并开始观察疗效,如无效则采用静滴治疗.结果:90.32%的病例在10~~120分钟内转为窦性心律,9.68%病例出现副反应,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心律平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海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首发症状,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后遗症多(1).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儿科近10年来共收治本病46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将预防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华;梁克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放疗前加化疗对中晚期食道癌的疗效观察.方法:64例中晚期食道癌随机分为两组,单放组32例,为单纯体外放疗,剂量60~70Gy/6~7周,综合组32例,按上述放疗外,在放疗前行2程诱导化疗(CF+5Fu+DDP).结果:综合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9%、46.9%、31.3%和40.6%、31.3%、12.5%,综合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且无严重毒副作用.综合组与单放组局控率分别是56.3%和6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远处转移率综合组为6.3%,单放组为18.8%,综合组明显低于单放组(P<0.05).结论:放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前行化疗是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昱明;贾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粉碎性的复杂骨折有良好的疗效.我院从1997年6月起开展四肢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至今已手术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5例病人全部为男性,年龄24~68岁,平均36岁.胫腓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7例.
作者:杜丹阳;张劲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