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诊治体会(附46例临床分析)

宋华;梁克强

关键词:婴儿, 晚发性维生素, 缺乏症, 诊治体会, 临床资料, 后遗症, 预防, 首发症状, 颅内出血, 高治愈率, 儿科临床, 自发性, 早治疗, 早诊断, 发病率, 病死率, 治本, 课题
摘要: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首发症状,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后遗症多(1).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儿科近10年来共收治本病46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将预防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塞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

    急性脑梗塞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内脏功能改变,对心脏的影响尤为显著,临床上称之为脑-心综合征.而急性脑梗塞并发急性心肌梗塞少见,预后差,病死率高.我科自1997~2001年共收治急性脑梗塞480例,并发急性心肌梗塞7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7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4.5岁,经CT检查确诊脑梗塞,患者发病前均有冠心病史,2例有心房纤颤,5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糖尿病史.

    作者:潘瑜;黄江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面积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易误诊为脑出血,及早行头颅CT检查可得确诊.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30例大面积脑梗死,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男20例,女10例.发病年龄26~84岁,平均58.4岁.发病人数占同期脑梗死住院总人数的12%,其中高血压病史者15例,脑动脉硬化病史17例,风湿性心脏病并房颤5例,冠心病伴房颤4例,肺心病伴房颤1例,甲亢伴房颤1例,糖尿病史5例,股骨骨折长期卧床1例.

    作者:周学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翼状胬肉术后射频治疗的效果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高,是目前国内外眼科专家的共识.为了降低复发率,专家们先后多次改进了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一直在寻求一种佳治疗方案.作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辅以射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1997年~1999年共治疗翼状胬肉病人195例206眼,男108例115眼,女87例91眼,年龄23~74岁,平均41岁.原发性胬肉172例,复发性胬肉34眼,胬肉侵入角膜缘内3mm~5mm不等.2.手术方法从胬肉头部开始剥离至内直肌止端前,剪除胬肉及其下方肥厚增生的结膜下组织,暴露近角膜缘处巩膜4mm,用自制鼠尾线固定缝合球结膜两针.

    作者:蔡盈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纳洛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结果:有效率为75.0%,有效病例在住院期间休克得以纠正并存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及早加用大剂量纳洛酮有良好效果,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提高此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临床价值.

    作者:温志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善得定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8例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8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二组,14例应用善得定治疗为治疗组,14例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3小时、6小时止血率分别为71.8%、100%.对照组3小时、6小时止血率分别为35.8%、50%.结论:经临床验证,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止血,疗效高、副作用少、优于垂体后叶素.

    作者:杭荣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开展四肢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的体会

    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粉碎性的复杂骨折有良好的疗效.我院从1997年6月起开展四肢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至今已手术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5例病人全部为男性,年龄24~68岁,平均36岁.胫腓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7例.

    作者:杜丹阳;张劲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针刀加局封治疗重度哮喘3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针刀加局封治疗重度哮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小针刀术加局部药物的封闭治疗.结果: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临床控制率达80%,总有效率100%.结论:小针刀加局封疗法在难治性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慧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雅培-35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干扰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使用雅培-3500血细胞分析仪过程中对影响血小板(PLT)计数准确性的干扰因素.方法:用EDTA盐抗凝血在日常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进行手工法和仪器法PLT计数的比较试验.结果:不同的因素对测定结果均存在不同的差异.结论: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准确性取决于许多因素,所有影响电脉冲大小及数量的因素,都会对仪器测定产生影响.

    作者:黄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2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损伤,病死率较高.损伤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以及癫痫样发作.国内外分别于1955年和1964年将高压氧应用于临床,我科于1991年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现将1996年元月至2000年12月高压氧治疗的230例颅脑外伤作疗效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30例,男183例,女47例,年龄大73岁,小3岁,平均33岁.外伤后至治疗时间短7天,长30.天,其中脑震荡28例,脑挫伤128例并硬膜下血肿49例,颅骨骨折并脑挫伤25例.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头晕87例,头痛71例,恶心、呕吐10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5例,昏迷30例,偏瘫6例,复视8例.

    作者:李锦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微波热凝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86例

    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门诊复诊率高,患者因反复咽喉部肿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摘除扁桃体,而用微波治疗在国内外尚少报道,我们从1995年3月~2000年5月应用微波热凝治疗慢性扁桃体炎8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锡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100例分析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操作,适用于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急需大量输血、输液、临床急救者,以及需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心血管造影术者.但此操作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难度,易引起各种合并症如气胸、血胸、血肿、血栓等.笔者先后对我院100例病人进行了此操作术,兹总结以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100例中均为住院病人,多数为脑血管意外、晚期癌症、全身衰竭及营养不良者.全组病例中有54例处于意识障碍,有12例需行紧急抢救,收缩压在0~80mmHg(1mmHg=0.133kPa)者.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在56~88岁之间,平均年龄69.5岁.

    作者:胡烈洪;叶映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放疗前加诱导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首道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放疗前加化疗对中晚期食道癌的疗效观察.方法:64例中晚期食道癌随机分为两组,单放组32例,为单纯体外放疗,剂量60~70Gy/6~7周,综合组32例,按上述放疗外,在放疗前行2程诱导化疗(CF+5Fu+DDP).结果:综合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9%、46.9%、31.3%和40.6%、31.3%、12.5%,综合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且无严重毒副作用.综合组与单放组局控率分别是56.3%和6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远处转移率综合组为6.3%,单放组为18.8%,综合组明显低于单放组(P<0.05).结论:放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前行化疗是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昱明;贾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80例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人常见病,开放手术切除前列腺疗效确切.但由于病人多为高龄,手术并发症有时较严重,其中以术后大出血常见,故手术方式及术中严密止血和术后防止出血一直是探讨的课题.本院自1992年元月~2000年元月共进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80例,均采用膀胱颈缝扎法或加膀胱颈悬吊术,远期疗效好.临床资料本组80例,年龄大78岁,小50岁.病程长10余年,短半年.临床表现均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尿等,尿线变细,尿滴沥.肛检前列腺增大Ⅰ度15例,Ⅱ度55例,Ⅲ度10例,均B超检查证实.合并残余尿感染20例,膀胱结石7例,合并冠心病12例,1例急性阑尾炎入院,阑尾切除术后因排尿障碍第12天行前列腺摘除术.1例因尿潴留行膀胱造瘘术至膀胱腹腔瘘剖腹修补术后再行前列腺摘除术.病人均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确诊,20例行CT检查.

    作者:曾伟雄;莫正雄;卢盛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结肠损伤一期手术的选择(附16例报道)

    结肠损伤在腹部创伤外科中为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可采用一期或二期手术方式.文章从16例结肠损伤一期手术均获治愈的实践,总结了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治疗的要求:①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在6小时内,腹腔污染轻,肠管炎症水肿轻;②病人全身情况好,年龄为青壮年,无多发且严重的合并伤及休克.同时,裂口大小在2cm内,裂口数目不超过2个,以及相应的肠系膜和血管弓无受损,则可行一期结肠修补术.

    作者:刘凯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在慢性心衰中的疗效.方法:101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替洛尔,治疗1个月,观察心率、24h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小剂量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作者:兰法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对策.方法:随机将血液流变学诊断为血液高粘滞综合症的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0例,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一日3次;对照组60例,口服肠溶阿斯匹林,二组的服药疗程均为5周.结果:服用通心络胶囊可使血粘稠度下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降低,缓冲心绞痛,并能使脑梗塞面积缩小,症状改善.结论:通心络不仅可用于治疗心绞痛、脑梗塞,也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及血液高粘滞综合症.

    作者:胡冀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肠肿瘤25例的B超诊断

    本文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0年5月经B超检查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25例大肠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7~71岁,病程半个月~6个月.病人均以腹痛、腹部包块就诊,部分病人伴有腹泻、血便、低烧等.使用仪器为东芝SAL-38B、麦迪逊SA-6000型超声诊断仪及惠普HP-200CF彩超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1天晚餐后禁食,禁水;疑有乙状结肠或直肠肿瘤患者,查前需潴尿,利用充盈的膀胱作“透视窗”便于观察.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腹部进行纵横多方位扫查,了解病变部位、肿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和脏器的关系,注意有无转移灶、腹水等,必要时嘱患者饮水500~700rnl,以作胃肿瘤鉴别.

    作者:黄精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并发胆漏的防治

    国内外学者对胆总管切开探查是否放置T管引流意见不一,不少学者主张胆总管一期缝合,以避免T管引流的诸多弊端;但多数认为T管可引流胆液、降低胆道内压、控制胆管感染,有利壶腹部和奥耿氏括约肌水肿消退及胆管愈合,防止术后胆漏或胆管狭窄.因而T管引流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成为胆道外科的一项基本技术.然而,胆总管切开探查和T管处理不当可致胆漏甚至严重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本院自1991年至2000年因T管脱出或常规拔管而发生胆漏8例,就其原因、诊断和防治作一分析.

    作者:吕雄根;许立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液氮冷冻治疗牙髓病临床观察

    牙髓病是口腔常见病,由于病因复杂,传统治疗常用失活法和麻醉法,一般疗程长,就诊次数多.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液氮冷冻牙髓,一次完成干髓治疗130例,同时用传统方法治疗13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选用发病急、疼痛剧烈的龋源性牙髓炎作治疗观察对象.治疗组13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64例,年龄10~60岁,平均为37.58岁.对照组男性69例,女性63例,年龄17~63岁,平均36.46岁.

    作者:陶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13例X线平片动态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理形态和动态X线征,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1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行常规胸部正侧位平片,动态观察时间段为8-24h、2~3天和4~5天.结果:早期表现为中下肺野沿肺纹理走行之小斑片状、云絮状阴影、呈节段性分布、多发结节灶以及类园形肿块等,进展期表现为病灶迅速扩大,进而有蜂窝状、虫蚀样空洞,肺大泡、类园形肿块、脓肿、脓胸、脓气胸等多种改变.结论:X线动态变化迅速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平片检查经济、快捷,在“四定”和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颇具价值.

    作者:王海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