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肿瘤25例的B超诊断

黄精贤

关键词:大肠肿瘤, 检查, 肿瘤患者, 资料与方法, 现报告如下, 声像图表现, 超声诊断仪, 周围组织, 肿瘤鉴别, 肿块大小, 乙状结肠, 探头频率, 手术病理, 内部回声, 腹部包块, 病人, 转移灶, 仰卧位, 晚餐后, 麦迪逊
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0年5月经B超检查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25例大肠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7~71岁,病程半个月~6个月.病人均以腹痛、腹部包块就诊,部分病人伴有腹泻、血便、低烧等.使用仪器为东芝SAL-38B、麦迪逊SA-6000型超声诊断仪及惠普HP-200CF彩超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1天晚餐后禁食,禁水;疑有乙状结肠或直肠肿瘤患者,查前需潴尿,利用充盈的膀胱作“透视窗”便于观察.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腹部进行纵横多方位扫查,了解病变部位、肿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和脏器的关系,注意有无转移灶、腹水等,必要时嘱患者饮水500~700rnl,以作胃肿瘤鉴别.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通心络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对策.方法:随机将血液流变学诊断为血液高粘滞综合症的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0例,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一日3次;对照组60例,口服肠溶阿斯匹林,二组的服药疗程均为5周.结果:服用通心络胶囊可使血粘稠度下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降低,缓冲心绞痛,并能使脑梗塞面积缩小,症状改善.结论:通心络不仅可用于治疗心绞痛、脑梗塞,也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及血液高粘滞综合症.

    作者:胡冀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放疗前加诱导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首道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放疗前加化疗对中晚期食道癌的疗效观察.方法:64例中晚期食道癌随机分为两组,单放组32例,为单纯体外放疗,剂量60~70Gy/6~7周,综合组32例,按上述放疗外,在放疗前行2程诱导化疗(CF+5Fu+DDP).结果:综合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9%、46.9%、31.3%和40.6%、31.3%、12.5%,综合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且无严重毒副作用.综合组与单放组局控率分别是56.3%和6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远处转移率综合组为6.3%,单放组为18.8%,综合组明显低于单放组(P<0.05).结论:放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前行化疗是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昱明;贾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在慢性心衰中的疗效.方法:101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替洛尔,治疗1个月,观察心率、24h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小剂量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作者:兰法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塞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

    急性脑梗塞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内脏功能改变,对心脏的影响尤为显著,临床上称之为脑-心综合征.而急性脑梗塞并发急性心肌梗塞少见,预后差,病死率高.我科自1997~2001年共收治急性脑梗塞480例,并发急性心肌梗塞7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7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4.5岁,经CT检查确诊脑梗塞,患者发病前均有冠心病史,2例有心房纤颤,5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糖尿病史.

    作者:潘瑜;黄江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纳洛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结果:有效率为75.0%,有效病例在住院期间休克得以纠正并存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及早加用大剂量纳洛酮有良好效果,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提高此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临床价值.

    作者:温志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必要,通过明确调查实验目的、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的训练及开展兴趣小组等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章真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联用大黄治疗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用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成Ⅰ(血透+大黄)组与Ⅱ(单纯血透)组,进行血透2~12h/w,3.5h/次,同时,Ⅰ组服用大黄制剂,日一剂,6个月后进行血BUN、Cr上升速率统计,并进行营养状况估计及血透次数比较.结果:Ⅰ组与Ⅱ组相比,血BUN、Cr上升速率及营养状况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透析次数显著减少.结论:大黄辅助治疗,可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症,迟缓病情发展,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圣桂;宋风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甲硝唑注射液冲洗会阴切口的效果观察

    会阴切口感染是产科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如何避免和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1998年元月~2000年12月我院对产后有增加会阴切口感染机会的产妇,在缝合会阴切口前采用0.5%甲硝唑注射液做局部冲洗消毒,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有会阴切口感染机会增高因素的产妇360例,年龄l9~35岁,平均年龄27岁.其中胎膜早破98例,羊水混浊70例,胎粪污染(包括臀位分娩)49例,胎头吸引21例,分阴切口加裂47例,徒手剥离胎盘8例,产前并发阴道炎10例,分娩前体温大于37.5℃29例,以及合并有上述两种以上及其它易感染因素者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0例,两组间年龄、疾病种类构成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梁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塞43例并发症的治疗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AMI)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常见类型之一,其死亡原因主要来自并发症,及时正确的治疗将决定其预后.现将我科1975年5月~1999年12月收治的AMI 54例,其中对资料较为完整的43例的并发症治疗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43例中男38例,女5例,男:女为7.6:1.0,43例中年龄小38岁,大73岁,平均年龄69.4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18例(V1~V6),前间壁6例(V1~V3),下侧壁6例(Ⅱ、Ⅲ、avF、Ⅰ、avL,V5、V6),下壁9例(Ⅱ、Ⅲ、avF),前壁3例(V3、V4)间壁1例(V1、V2);原发病:冠心病28例,高心病8例,高冠心5例,心肌病2例.

    作者:孙宏圻;吉文忠;吉春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血光量子治疗脑炎后遗症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1992年开展自血光量子疗法以来,共治疗各种疾病680余例.其中,系统治疗的脑炎后遗症28例,经随访观察,结果疗效满意.本文就自血激光充氧光量子疗法在治疗脑炎后遗症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岁7例,《7岁16例,7岁以上5例.病程:≤15天3例,《30天16例,》30天9例.意识障碍11例,肢体瘫痪21例,大小便失禁15例.全部病例均予以对症治疗的同时用自血激光充氧光量子疗法,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11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治愈好转率为92.86%.

    作者:韦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硬膜外麻用于分娩镇痛14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分娩镇痛术已经在不少医院开展应用,得到了广大孕妇的接受和欢迎.我院采用硬膜外麻镇痛分娩140例,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现介绍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 2000年5月~2000年10月对140例足月妊娠、头位,无产科、麻醉禁忌证,临产后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了同期条件相当、无实施分娩镇痛者14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2.麻醉方法在孕妇宫口开3cm时,取L2-L3间隙穿刺硬膜外腔,成功后置管于硬膜外腔,首次注入0.125%布比卡因10ml+2.5mg氟哌啶醇,接微量泵,疼痛完全消失维持在1.5~2小时;在镇痛作用减弱时,硬膜外腔给药,微量泵控制(PCA)持续滴注0.125%布比卡因,滴速4~6ml/min,锁定时间为30min,并同期开通静脉输液(1).

    作者:潘秀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肺底积液的X线表现(附46例分析)

    肺底积液系指液体积聚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膜腔内.有包裹性与非包裹性之分,是胸腔积液的一种特殊形式.X线表现有其特异性,为减少对肺底积液的误、漏诊,本文收集了46例肺底积液就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材料本文收集肺底积液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14~72岁.右侧29例,左侧12例,双侧5例.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气促、胸闷和胸痛,部分有上腹痛等.所有病例均摄胸部X线片,并行多体位透视观察,4例行胃泡充气造影.部分病例同时做B超检查.

    作者:黄忠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生儿破伤风五例抢救体会

    我院1993~1999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5例,治愈3例,自动出院2例(其中1例出院1天后死亡).现将有关抢救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5~7天,父母均为外地在本地打工的农民.感染途径均为旧法接生脐部感染,潜伏期4~6天.发病24小时出现痉挛者4例,另1例发病后立即入院治疗,当时尚无抽搐.病程中合并肺炎4例,硬肿3例,高胆红素血症1例.2.治疗措施①控制痉挛:根据病情选用鲁米那10mg/kg@次,达负荷量时改维持量.冬眠灵0.5~1mg/kg@次,安定0.3~0.5mg/kg@次,每隔4~6小时交替使用.本组选用3种药物2例,2种3例;②TAT的应用:TAT 2万u静滴,连用2天3例,用5天1例,用10天1例.

    作者:李福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核酪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

    核酪注射液被广泛用于预防慢性反复呼吸道感染,本人试用核酪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我院1996年2月至2000年6月内科门诊病人,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5~52岁,平均35.24岁,平均病程4.3个月.以上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2):①无明显诱因下持续咳嗽2个月以上.②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有效.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胸片正常,肺通气功能正常.2.治疗方法给子核酪注射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产品)2ml肌注,每日1次,共7次,以后4ml肌注,每周2次,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观察病人症状、体征,用微型峰速仪每日早晚8小时各测一次呼气流量峰值(PEFR)及计算PEFR 24小时变异率(△PEFR).

    作者:王军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谈提高病历质量管理的实践

    文章报道提高病历质量的管理体会,认为要提高病历质量,首先要制定病历质量的标准和要求,通过质量教育,激发提高书写病历质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科室把好病历书写质量三关,做到个人自检,质控员检查指导,科主任作病历出科前总检.医院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评比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认为采取上述措施,保证了质量,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

    作者:黄元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50例的外科治疗

    我院自1990年元月~2000年10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胆管炎13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50例.现就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病人,男19例,女31例.年龄大89岁,平均年龄68岁.既往有类似反复腹疼发作史38例占76%,病史长达30年;腹疼发作时有恶寒发热、黄疸史者22例,占44%;曾经诊断有胆道疾病史36例占72%,其中有明确胆道结石26例,有一次以上胆道手术史12例.同时有并存病28例,占56%,均为各类慢性病,如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肝硬变、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

    作者:田玉环;张利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面积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易误诊为脑出血,及早行头颅CT检查可得确诊.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30例大面积脑梗死,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男20例,女10例.发病年龄26~84岁,平均58.4岁.发病人数占同期脑梗死住院总人数的12%,其中高血压病史者15例,脑动脉硬化病史17例,风湿性心脏病并房颤5例,冠心病伴房颤4例,肺心病伴房颤1例,甲亢伴房颤1例,糖尿病史5例,股骨骨折长期卧床1例.

    作者:周学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异舒吉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异舒吉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病例分为两组,A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用异舒吉静滴,观察疗效并与B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7.6%,B组为7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舒吉疗效明显于硝酸甘油,可作为治疗UAP的首选药物.

    作者:许爱莲;朱海东;朱铁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及其介入治疗

    肝癌具有肝外动脉供血(1~3),其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76例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肝癌病例,重点探讨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理、供血规律及对其插管技术、介入治疗作简要讨论.材料与方法1.治疗对象本组76例肝癌病例中,男58例,女18例,年龄27~73岁.其中62例为原发性肝癌,14例为转移性肝癌,均因失去手术切除机会而作介入治疗.2.动脉造影 76例肝外动脉供血的发现除依据常规的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外,对于位于肝右叶上部肿瘤还作右膈动脉、右肾动脉造影,对于肝左叶肿块作胃左动脉及左膈动脉造影,必要时作腹腔动脉造影.

    作者:俞进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观察与护理

    在妊娠晚期,由于母体和胎儿的原因,常需人工诱发促进宫缩,加快产程,尽早结束分娩.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是产科经常选用的引产方法,但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产道严重损伤、产后出血等.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使用催产素引产168例.165例引产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68例均为我科住院孕妇,年龄20~39岁,孕周33~43周,初产妇159例,经产妇9例.其中胎膜早破58例,延期妊娠72例,过期妊娠1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例,计划分娩8例,胎儿畸形3例,死胎4例.静脉滴注催产素浓度高每500ml葡萄糖液体内加入催产素5u,低加入2u,滴速10~50滴/分.本组产妇中165例于3日内引产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吕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