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开展四肢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的体会

杜丹阳;张劲松

关键词:基层医院, 四肢, 骨折外固定支架, 肱骨外科颈骨折, 开放性骨折, 骨外固定支架, 现报告如下, 软组织损伤, 胫腓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闭合性骨折, 临床资料, 治疗骨折, 固定手术, 临床应用, 股骨骨折, 粉碎性, 年龄, 男性, 疗效
摘要: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粉碎性的复杂骨折有良好的疗效.我院从1997年6月起开展四肢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至今已手术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5例病人全部为男性,年龄24~68岁,平均36岁.胫腓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7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血光量子治疗脑炎后遗症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1992年开展自血光量子疗法以来,共治疗各种疾病680余例.其中,系统治疗的脑炎后遗症28例,经随访观察,结果疗效满意.本文就自血激光充氧光量子疗法在治疗脑炎后遗症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岁7例,《7岁16例,7岁以上5例.病程:≤15天3例,《30天16例,》30天9例.意识障碍11例,肢体瘫痪21例,大小便失禁15例.全部病例均予以对症治疗的同时用自血激光充氧光量子疗法,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11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治愈好转率为92.86%.

    作者:韦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放疗前加诱导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首道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放疗前加化疗对中晚期食道癌的疗效观察.方法:64例中晚期食道癌随机分为两组,单放组32例,为单纯体外放疗,剂量60~70Gy/6~7周,综合组32例,按上述放疗外,在放疗前行2程诱导化疗(CF+5Fu+DDP).结果:综合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9%、46.9%、31.3%和40.6%、31.3%、12.5%,综合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且无严重毒副作用.综合组与单放组局控率分别是56.3%和6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远处转移率综合组为6.3%,单放组为18.8%,综合组明显低于单放组(P<0.05).结论:放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前行化疗是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昱明;贾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皮肌炎患者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皮肌炎心肌酶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法对55例对照组和49例皮肌炎的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羟丁酸脱氢酶(HBD)、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检测.结果:皮肌炎心肌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心肌炎心肌酶测定对皮肌炎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廖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13例X线平片动态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理形态和动态X线征,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1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行常规胸部正侧位平片,动态观察时间段为8-24h、2~3天和4~5天.结果:早期表现为中下肺野沿肺纹理走行之小斑片状、云絮状阴影、呈节段性分布、多发结节灶以及类园形肿块等,进展期表现为病灶迅速扩大,进而有蜂窝状、虫蚀样空洞,肺大泡、类园形肿块、脓肿、脓胸、脓气胸等多种改变.结论:X线动态变化迅速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平片检查经济、快捷,在“四定”和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颇具价值.

    作者:王海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3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312例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病情轻重,采用醋酸盐或碳酸氢透析液行血液透析,每周1~3次,每次6小时,超滤脱水0.5kg,同时予以对症处理.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43例,40例透析后肾功能恢复,存活率93.1%;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经维持血透,尿毒症表现和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好转.老年组并发心脑血管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影响老年人血透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必要措施.

    作者:王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核酪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

    核酪注射液被广泛用于预防慢性反复呼吸道感染,本人试用核酪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我院1996年2月至2000年6月内科门诊病人,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5~52岁,平均35.24岁,平均病程4.3个月.以上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2):①无明显诱因下持续咳嗽2个月以上.②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有效.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胸片正常,肺通气功能正常.2.治疗方法给子核酪注射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产品)2ml肌注,每日1次,共7次,以后4ml肌注,每周2次,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观察病人症状、体征,用微型峰速仪每日早晚8小时各测一次呼气流量峰值(PEFR)及计算PEFR 24小时变异率(△PEFR).

    作者:王军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管停留胃内打结的原因分析及教训

    停留胃管行胃肠减压是外科一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但因拔管不畅,胃管距尖端2cm处有一死结,实属罕见.现将我科发生1例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46岁,因被石块砸伤腹部,入住我科,在硬膜外麻下行剖腹探查,并行回肠穿孔修补术.术中遵医嘱用“上海善陀区磁盛医疗器械生产的一次性F18硅胶胃管”由一侧鼻孔插入胃内,插管过程顺利,并接负压引流袋,手术医生手触摸胃查实胃管在胃体内,观察胃管固定牢靠,引流通畅.术后第3天患者肠鸣音恢复,肛门有排便排气,征求主管医师意见停止减压.拔管按操作要求进行,拔管时遇有阻力,即请医师会诊,由医师将胃管硬从鼻腔拔出,见胃管距尖端2cm处有一死结并粘满血性粘液,鼻腔粘膜渗血.患者经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

    作者:欧添英;罗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生儿破伤风五例抢救体会

    我院1993~1999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5例,治愈3例,自动出院2例(其中1例出院1天后死亡).现将有关抢救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5~7天,父母均为外地在本地打工的农民.感染途径均为旧法接生脐部感染,潜伏期4~6天.发病24小时出现痉挛者4例,另1例发病后立即入院治疗,当时尚无抽搐.病程中合并肺炎4例,硬肿3例,高胆红素血症1例.2.治疗措施①控制痉挛:根据病情选用鲁米那10mg/kg@次,达负荷量时改维持量.冬眠灵0.5~1mg/kg@次,安定0.3~0.5mg/kg@次,每隔4~6小时交替使用.本组选用3种药物2例,2种3例;②TAT的应用:TAT 2万u静滴,连用2天3例,用5天1例,用10天1例.

    作者:李福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出血血肿穿刺的治疗观察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造成社会及家庭沉重负担.尤其脑出血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明显高于其它脑血管病,给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作者于1999年元月至2000年12月的临床工作中,对脑出血病人部分进行颅内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连顺;晋根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胺碘酮治疗甲亢房颤一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51岁,1973年患“甲亢”,规律服他巴唑治疗2年,在医生指导下停药.无突眼,房颤等并发症.此后有阵发性心慌、胸闷发作,均能自行缓解,多次复查甲状腺功能均正常.2000年5月初再次出现心悸、胸闷、全身乏力、多汗、易饥、多食及大便次数增多,无明显消瘦.查心电图示“快速房颤”,心室率112次/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房大,内径43mm,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查甲功七项示:T3 4.62ng/ml,T4 257.18ng/ml,TSH 1μIU/L(《10),Tc41%,TM 52%,FT3 12pmol/L,FT4 28pmol/L,均高于正常水平,自服丙基硫氧嘧啶100mg 1次/日,异搏定40mg 3次/日约1月半,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后以“甲亢性心脏病-房颤”收治.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入院查体:血压17/10kPa,脉搏75次/分,双眼球无外突,双眼睑略增厚,挛缩,甲状腺Ⅰ°肿大,以左侧为主,质软,无触痛及结节,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界不大,心室率95次/分,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

    作者:李广兰;贾勤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微波热凝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86例

    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门诊复诊率高,患者因反复咽喉部肿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摘除扁桃体,而用微波治疗在国内外尚少报道,我们从1995年3月~2000年5月应用微波热凝治疗慢性扁桃体炎8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锡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液氮冷冻治疗牙髓病临床观察

    牙髓病是口腔常见病,由于病因复杂,传统治疗常用失活法和麻醉法,一般疗程长,就诊次数多.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液氮冷冻牙髓,一次完成干髓治疗130例,同时用传统方法治疗13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选用发病急、疼痛剧烈的龋源性牙髓炎作治疗观察对象.治疗组13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64例,年龄10~60岁,平均为37.58岁.对照组男性69例,女性63例,年龄17~63岁,平均36.46岁.

    作者:陶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目的:报道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干扰素注射用水溶解后作球结膜下注射,配合无环鸟苷眼药水滴眼.结果:平均治疗天数12.1天,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眼药水治疗HSK,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有推广价值.

    作者:宋兹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善得定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8例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8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二组,14例应用善得定治疗为治疗组,14例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3小时、6小时止血率分别为71.8%、100%.对照组3小时、6小时止血率分别为35.8%、50%.结论:经临床验证,善得定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止血,疗效高、副作用少、优于垂体后叶素.

    作者:杭荣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血管意外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中风、脑卒中,临床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塞等,是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致残率和再发率也高.脑血管病一般发病急骤,但恢复却很慢,如果护理不当,则影响病人的恢复,或恢复后遗留后遗症,不仅病人痛苦,而且造成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现将我院1997年8月至2001年2月收治的脑血管意外病人32例,现将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在48岁至89岁之间.其中高血压症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梗塞7例.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18例,肢体瘫痪8例,意识障碍及昏迷6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后痊愈9例,好转13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4例,治疗好转率占68.8%,病情恶化及死亡率占31.2%.

    作者:黄春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必要,通过明确调查实验目的、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的训练及开展兴趣小组等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章真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在心电监护下先给心律平70mg加入25%葡萄糖20ml静注并开始观察疗效,如无效则采用静滴治疗.结果:90.32%的病例在10~~120分钟内转为窦性心律,9.68%病例出现副反应,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心律平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海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及其介入治疗

    肝癌具有肝外动脉供血(1~3),其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76例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肝癌病例,重点探讨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理、供血规律及对其插管技术、介入治疗作简要讨论.材料与方法1.治疗对象本组76例肝癌病例中,男58例,女18例,年龄27~73岁.其中62例为原发性肝癌,14例为转移性肝癌,均因失去手术切除机会而作介入治疗.2.动脉造影 76例肝外动脉供血的发现除依据常规的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外,对于位于肝右叶上部肿瘤还作右膈动脉、右肾动脉造影,对于肝左叶肿块作胃左动脉及左膈动脉造影,必要时作腹腔动脉造影.

    作者:俞进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肾下垂67例临床分析

    肾下垂是一种常见病,占成人10%~20%,大多数无临床表现(1),不引起人们重视,而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长期误诊,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门诊病例.男性25例,女性42例;30~40岁46例;农民45例、工人11例、驾驶员3例、职工5例、干部3例.2.症状体征上腹不适29例,腰痛11例,右上腹痛9例,伴有肋痛、腹胀、体重下降,血尿、失眠等,发病时间半个月~7年.瘦长型,体重达不到标准者60例;右侧肾可触及67例,双肾可触及者4例;Ⅰ度下垂24例,Ⅱ度下垂43例(3).

    作者:陈知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0例分析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腹外疝常见的一种,其治疗是行疝囊高位结扎.作者于1996~1998年对3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了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全为男性患者,年龄小l0月,大7岁,平均年龄2.5岁.单侧27例,双侧3例.择期手术26例,斜疝嵌顿急诊手术4例.2.手术方法本组30例均于静脉全麻下手术,取内环口向耻骨结节斜切口约1~1.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皮肤拉勾牵开外环口,用止血钳稍加分离提睾肌,则可在精索内前方找到疝囊,用止血钳沿疝囊后壁分离精索与输精管,用4号丝线交锁缝扎疝囊颈,逐层缝合切口.

    作者:陈锭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