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

陆晓生;黄权;黄元鲁;陈国强;郑发德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 乳腺癌手术, 皮下积液, 防治体会
摘要: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3月共行乳腺癌手术76例,发生皮下积液等术后并发症7例,仅占9.21%.现就其防治体会介绍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我科1998年元月起对79例病毒性重型肝炎(重肝)病人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治疗、抢救、监测,认为它是一种有效的深静脉输液方法,经临床观察其穿刺成功率为100%,静脉炎、局部血肿感染及血栓发生率为0,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素娟;庞愿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三二合方治疗小儿久咳32例

    三子养亲汤以顺气降逆,化痰消滞治气逆痰滞而致的咳嗽气喘,而二陈汤则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治湿痰咳嗽.两汤功能相似,临证施治具有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三二合方治疗小儿久咳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月玲;黄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05例唇裂整复术的护理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单侧唇裂、双侧唇裂,同时伴发牙槽裂及外鼻畸形,对患者的吸吮、咀嚼、言语、呼吸等生理功能和美观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和障碍,其手术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吮吸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我科于2000年5月至12月共收治105例唇裂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碧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黄茵陈饮主治重型肝炎168例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与茵陈结合综合疗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16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生大黄和茵陈开水泡浓液,每天1次顿服,对照组单纯采用综合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HBeAg、HBV-DNV转阴率分别为39.5%、61.5%,对照组转阴率分别为14.3%、21.4%,经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黄与茵陈配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的作用,在治疗重型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嗣芳;夏先考;胡秋元;陈礼宏;覃宏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痢特灵、黄连素加铋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2例溃疡随机分二组,治疗组32例采用痢特灵、黄连素和胶体铋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咪替丁治疗.两组疗程结束后1周内胃镜复查.结果:4周后溃疡治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80%(P>0.05).HP清除率治疗组96.9%,对照组3.3%(P<0.01).半年和1年后溃疡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7.7%和20.0%,对照组为45.5%和70%(P<0.01).结论: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与西咪替丁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远期疗效好(P<0.01),提示根除HP可降低溃疡复发率.

    作者:辛胜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胎儿骨移植术治疗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护理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骨端肿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为多见,桡骨远端、肱骨近端次之,且良性也有复发、转移恶变.胎儿骨移植术是目前治疗骨巨细胞瘤术后缺损的一种新医疗技术,为治疗骨肿瘤病人开辟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我院1994~2000年成功地为22例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病人施行骨移植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小青;徐兰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式剖宫产术221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改良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改良组与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改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三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或减少;产后42天访视见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硬结,疤痕小,子宫复原好.结论:新式剖宫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病率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伟芳;汪国华;朱小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皮穿刺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经皮穿刺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是国内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我院自1997年4月至2000年12月间,应用国产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APL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陆艳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幽门管溃疡36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2年6月~1999年12月间胃镜诊断幽门管溃疡36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和内镜下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兴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制痤乳治疗寻常型痤疮480例疗效观察

    痤疮是一组多因素的毛囊皮脂腺病理性改变的综合病症.近几年发病年龄趋小趋大,有碍美观,严重影响人们特别是未婚青年的身心健康.我院自1997年9月~1999年9月采用自制痤乳乳膏治疗寻常型痤疮48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鲍俊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胆源性胰腺炎30例治疗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内科临床中常见疾病.由于起病急骤,病情重,如不及时诊治易致胰腺坏死而导致死亡,所以也是内科常见急诊之一.胆源性胰腺炎在我国多见,为提高其治愈率,近几年来我院对较重病例采用常规治疗并加用5-氟脲嘧啶(5-FU)和酚妥拉明,疗效大大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重症胰腺炎29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结29例重症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根据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和腹水淀粉酶测定以及B超和CT检查作出诊断.治疗上采取支持疗法如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酸中毒,胃肠减压,使用抗胆碱药物,合理呼吸支持,防治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选择适当时机争取早期手术.认为手术和灌洗要配合进行,呼吸机能不全是主要并发症,要积极防治,强调供氧及时有效.

    作者:曾宪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3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隐脑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颅内高压症状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是隐脑常见的临床表现,9例(69.23%)有过误诊,所有病例经脑脊液墨汁涂片检出隐球菌而确诊.结论:隐脑病人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是临床上确诊隐脑的唯一可靠依据.

    作者:林正豪;田贤先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室性期前收缩致双重性文氏现象二例

    室性期前收缩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使心电图表现形式多样,本文报道2例室性期前收缩致双重性文氏现象.

    作者:王汉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百色地区199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监测系统评价

    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建立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了解接种率动态变化,定期进行资料的分析评价,对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指导薄弱地、县、乡镇工作,制定和调整计划免疫服务的对策,提高接种率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文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76例

    我科自1995年12月至1998年10月,用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7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艳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输卵管吻合复通术67例临床总结

    输卵管绝育术因操作简单、效果好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节育措施,但因各种原因于术后要求再生育者亦非罕见,因此,输卵管吻合复通术的研究不仅可为此类对象排忧解难,而且解除了结扎术后妇女的后顾之忧,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我站于1993年11月21日至2000年4月26日共施行输卵管吻合复通术67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贲门失弛缓症的现代诊治概况

    贲门失弛缓症(AC)又称贲门痉挛,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下食管括约肌(LES)高压,食管缺乏蠕动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使得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而滞留食管内,逐渐引起食管扩张.

    作者:苑龙条;张秀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的体会

    婴幼儿采血通常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且股静脉穿刺易出现瘀斑、血肿,颈外静脉穿刺易发生神经反射性呼吸暂停.2000年1月至12月,我院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试用头皮针经前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采血共68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艳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部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52例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质量高的术式.方法:采取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并与传统子宫全切术对照,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情况等均较传统组明显少、缩短、轻.结论:腹部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术式简单,安全性高,恢复快,便于推广.

    作者:张乃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