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欢;陈爽
目的:观察重组葡激酶(r-SAK)在不同剂量下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将20只体重为2.0~2.5kg新西兰兔(雄性)使其兔球囊损伤致兔股动脉血栓形成,并随机分成4组,第一组为对照组,注生理盐水10ml;第二、三、四组为试验组,分别注r-SAK 1.5×104u/kg、3.0×104u/kg、6.0×104u/kg,各组分别在不同时间进行采样.结果:经r-SAK不同剂量溶栓后纤维蛋白原(FIB)均有显著下降,第三、四组溶栓后120min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而活性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无显著延长;血小板(Plt)各组在球囊损伤后均显著降低,但试验组在溶栓前、溶栓后不同时间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球囊损伤致兔股动脉血栓形成,r-SAK在有效溶栓剂量范围内,对凝血功能无显著影响,是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溶栓药物.
作者:唐未名;张杰;刘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质量高的术式.方法:采取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并与传统子宫全切术对照,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情况等均较传统组明显少、缩短、轻.结论:腹部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术式简单,安全性高,恢复快,便于推广.
作者:张乃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子宫脱垂属生殖器损伤性疾病,常伴发阴道前、后壁膨出,多数是由于分娩损伤所致.近十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成为绝经期和老年妇女的常见病(1),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性子宫脱垂34例,均施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莲珍;吴玉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与茵陈结合综合疗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16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生大黄和茵陈开水泡浓液,每天1次顿服,对照组单纯采用综合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HBeAg、HBV-DNV转阴率分别为39.5%、61.5%,对照组转阴率分别为14.3%、21.4%,经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黄与茵陈配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的作用,在治疗重型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嗣芳;夏先考;胡秋元;陈礼宏;覃宏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美国统计(1)每年约有3900万人罹患此病.由于该病有鼻塞、喷嚏、频繁水样涕、流泪、疲劳感和无法入睡等症状,使患者工作效率下降,并给部分患者带来心理和社交障碍.其治疗原则(2)是去除病因,避免与诱因接触及药物对症治疗,但实际上要做到完全避免接触变应原是困难的,一些药物治疗虽能暂时减轻和缓解症状,但长期局部或全身用药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病人难以接受和坚持.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变应性鼻炎132例,术后随访4~23个月,近期治愈100%,1年显效74.2%,有效22.7%,巩固率97%,疗效显著.现将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群;谭慧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CT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颅脑损伤后进行CT检查,能客观地反映颅内解剖结构的变异.它不但对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预后的判断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我院自1998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38例,现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缪锦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0例VBI患者应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氟桂利嗪治疗组显效率为70.80%,总有效率为97.20%;对照组显效率为15.00%,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佳.结论:氟桂利嗪能显著改善VBI患者的脑循环,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是治疗VBI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魏新敏;张铁中;陆正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输卵管绝育术因操作简单、效果好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节育措施,但因各种原因于术后要求再生育者亦非罕见,因此,输卵管吻合复通术的研究不仅可为此类对象排忧解难,而且解除了结扎术后妇女的后顾之忧,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我站于1993年11月21日至2000年4月26日共施行输卵管吻合复通术67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利用B超常规监测、诊断与处理宫内节育器(IUD)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我站1997年6月~2000年7月在B超观察下诊断与处理IUD异常9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兰图强;易惠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合并症,是血糖极高而没有酮症酸中毒,高血糖引起血浆高渗性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我科从1998年8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5例,经积极抢救,除1例死亡外,其余4例抢救成功而存活.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自2000年3月~2000年7月用阿乐欣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0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泽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静脉穿刺是护士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技术,而穿刺的成功与否可反映出一个护士技术水平的高低.在静脉穿刺中,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与实践,绝大多数是成功的,但也有失败的事例.现就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作者:黄佩娟;农荣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降酶汤治疗,辅以西药强力宁静滴;对照组单用强力宁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5%;对照组为84.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张若冬;刘泰义;范永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贲门失弛缓症(AC)又称贲门痉挛,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下食管括约肌(LES)高压,食管缺乏蠕动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使得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而滞留食管内,逐渐引起食管扩张.
作者:苑龙条;张秀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较常见的急腹症,病情重,并发症较多,预后凶险,病死率高达63%(1).目前对SAP的处理已初步形成了公认的较为规范化的治疗方法,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主张应尽可能采用晚期手术.因而使SAP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就SAP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席宏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以胞二磷胆碱100~125mg/d,加入50~100ml液体内,静脉点滴,对3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10~14d后显效率(94.1%),高于常规组(64.7%),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住院天数(11.2±2.04d)少于常规组(13.9±0.75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结论:胞二磷胆碱具有促进卵磷脂合成,改善脑内核酸、蛋白质和糖代谢,改善脑血管张力,增加脑血流量,增强脑干网状结构,改善意识障碍,治疗HIE疗效可靠,且安全.
作者:林德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昏迷病人首要的问题,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呼吸道无效死腔及气道阻力,有利于气道内分泌物的清除及其它气道护理,在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1994~2001年对重症颅脑损伤和大面积脑出血等所致的昏迷、呼吸道梗阻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胸外伤早期无血胸表现,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者,临床上称为迟发性或延迟性血胸.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胸外伤536例,出现血胸268例,其中迟发性血胸1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恺;黄元鲁;谢昌林;郑发德;李逢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各科均可遇到,不但增加病人感染的机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同时还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护理人力的投入及医疗费用,从而增加病人和护理人员的负担,因此,预防褥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科在护理中使用YQ-P型褥疮垫(上海三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由气垫床、连接管及气泵3部分组成)预防褥疮,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美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T管引流为肝胆外科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对胆管切开术后胆漏的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临床上因拔除T管或T管自行脱落导致胆汁性腹膜炎者仍时有发生.我院近8年来行胆管手术128例,其中7例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5.47%),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