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31例护理体会

孙丽红

关键词:气管切开,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梗阻, 重症颅脑损伤, 气道阻力, 气道护理, 危重病人, 抢救过程, 内分泌物, 昏迷病人, 护理体会, 脑出血, 大面积, 死腔, 清除, 患者, 措施
摘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昏迷病人首要的问题,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呼吸道无效死腔及气道阻力,有利于气道内分泌物的清除及其它气道护理,在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1994~2001年对重症颅脑损伤和大面积脑出血等所致的昏迷、呼吸道梗阻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的体会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脑出血急性期占位效应所产生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以至脑疝形成,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大量脑出血内科治疗效果差,外科开颅手术创伤大,病死率与内科治疗差别不大,生存者后遗症重(1).近年来,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2000年3月~2001年10月对12例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收到良好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现将微创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毅;黄池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院前急救护理

    吸毒已是全球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国外报道,急性海洛因中毒死亡占吸毒人数的50%以上.海洛因为阿片生物碱类,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和其它阿片生物碱,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阿片受体,产生镇静、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体温降低(1)等作用.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往往有呼吸高度抑制及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肺水肿,如果不争取时间迅速、及时、有效地救治,死亡率极高.现将我院1998年元月~2001年3月对56例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的院前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珍;韦海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0例VBI患者应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氟桂利嗪治疗组显效率为70.80%,总有效率为97.20%;对照组显效率为15.00%,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佳.结论:氟桂利嗪能显著改善VBI患者的脑循环,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是治疗VBI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魏新敏;张铁中;陆正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计算机三维正脊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计算机三维多功能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克服了以往人工不能同时进行拔伸和旋转动作,力量不能控制的缺点,治疗机理符合三维空间理论(1),矫正脊柱椎髓之间三维方向变化,同时松解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具有速度快、力量大、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治疗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无创伤、患者无痛苦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12月~2001年4月应用ZJY-B型三维正脊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苏燕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近况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妇科疾病的外科处理是妇科手术学上的一次革命.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国外正逐渐用它代替妇科的大部分剖腹手术.我国腹腔镜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将腹腔镜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吴笑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迟发性血胸18例临床分析

    胸外伤早期无血胸表现,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者,临床上称为迟发性或延迟性血胸.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胸外伤536例,出现血胸268例,其中迟发性血胸1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恺;黄元鲁;谢昌林;郑发德;李逢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T管拔除后胆漏七例治疗体会

    T管引流为肝胆外科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对胆管切开术后胆漏的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临床上因拔除T管或T管自行脱落导致胆汁性腹膜炎者仍时有发生.我院近8年来行胆管手术128例,其中7例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5.47%),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YQ-P型褥疮垫在预防褥疮中的应用

    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各科均可遇到,不但增加病人感染的机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同时还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护理人力的投入及医疗费用,从而增加病人和护理人员的负担,因此,预防褥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科在护理中使用YQ-P型褥疮垫(上海三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由气垫床、连接管及气泵3部分组成)预防褥疮,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美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较常见的急腹症,病情重,并发症较多,预后凶险,病死率高达63%(1).目前对SAP的处理已初步形成了公认的较为规范化的治疗方法,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主张应尽可能采用晚期手术.因而使SAP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就SAP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席宏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百色地区献血者1995~1998年抗-HIV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在百色地区献血人群中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献血者进行抗-HIV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18172名献血者中,有76名为阳性,经蛋白印迹法(WB)法确证全部为阴性.结论:该地区献血者中未流行AIDS,杜绝了经输血途径传播AIDS疾病,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张秀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闭锁综合征八例的护理体会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系桥脑基底部病变所致,可由脑干的血管病变、感染、肿瘤及脱髓鞘病等引起.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故意识保持清醒,对语言的理解无障碍,可用眼球上下运动示意,或眨眼示意.由于损及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而引起四肢及桥脑以下颅神经瘫痪,即双侧完全性面、舌瘫,表情缺乏,吞咽反射消失,眼球的垂直运动和辐奏运动保存,常因语言不能和身体不能动,易被误为昏迷.此病临床上少见,致残、致死率高.近年来我科共收治8例闭锁综合征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4例好转出院,1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江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创伤性膈疝39例诊治体会

    急性创伤性膈疝是指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创伤,使膈肌撕裂,腹腔脏器进入胸腔的疾病.此损伤多伴有胸腹腔脏器的严重损伤,常因大出血或呼吸循环紊乱而掩盖膈肌损伤,导致误诊.我科自1988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急性创伤性膈疝3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常平;邱翠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05例唇裂整复术的护理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单侧唇裂、双侧唇裂,同时伴发牙槽裂及外鼻畸形,对患者的吸吮、咀嚼、言语、呼吸等生理功能和美观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和障碍,其手术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吮吸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我科于2000年5月至12月共收治105例唇裂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碧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痢特灵、黄连素加铋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2例溃疡随机分二组,治疗组32例采用痢特灵、黄连素和胶体铋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咪替丁治疗.两组疗程结束后1周内胃镜复查.结果:4周后溃疡治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80%(P>0.05).HP清除率治疗组96.9%,对照组3.3%(P<0.01).半年和1年后溃疡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7.7%和20.0%,对照组为45.5%和70%(P<0.01).结论: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与西咪替丁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远期疗效好(P<0.01),提示根除HP可降低溃疡复发率.

    作者:辛胜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糖尿病并药源性低血糖昏迷25例分析

    1993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药物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昏迷25例,现进行临床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进欢;陈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实施外科手术,需作椎板切除,部分患者术后可发生下腰椎不稳定,残留腰病,神经根粘连,硬膜纤维化,预后差(1).我院自1997年5月以来引进国产APL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用此项新技术对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韦永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贲门失弛缓症的现代诊治概况

    贲门失弛缓症(AC)又称贲门痉挛,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下食管括约肌(LES)高压,食管缺乏蠕动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使得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而滞留食管内,逐渐引起食管扩张.

    作者:苑龙条;张秀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

    高压氧治疗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急性脑梗塞患者通过高压氧治疗可增加机体氧分压,在0.2mPa氧下血氧含量增加,血氧分压增高,提高了局部的氧供,减轻缺氧对脑细胞所产生的损害作用.我科自1998年元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210例脑梗塞患者,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岑春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76例

    我科自1995年12月至1998年10月,用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7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艳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我科1998年元月起对79例病毒性重型肝炎(重肝)病人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治疗、抢救、监测,认为它是一种有效的深静脉输液方法,经临床观察其穿刺成功率为100%,静脉炎、局部血肿感染及血栓发生率为0,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素娟;庞愿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