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林
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虚弱、饥饿感、心悸、手抖、眩晕、出汗、震颤、烦躁等低血糖症状,进食后可能缓解,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有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略高于此水平也出现症状,轻者可以寻求自我帮助,重者昏迷,需立即救治,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现将护理和预防总结如下.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幼女外阴阴道炎在小儿妇科疾病中是常见疾病(1),多于夏季发病,一般由直接或间接接触引起.因患者年龄小,无防病治病意识,发病初期常常未能发现而延误治疗.我科1999年5月至2001年4月用妇炎平胶囊治疗非特异性幼女外阴阴道炎1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花;朱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1998年元月起对79例病毒性重型肝炎(重肝)病人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治疗、抢救、监测,认为它是一种有效的深静脉输液方法,经临床观察其穿刺成功率为100%,静脉炎、局部血肿感染及血栓发生率为0,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素娟;庞愿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贲门失弛缓症(AC)又称贲门痉挛,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下食管括约肌(LES)高压,食管缺乏蠕动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使得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而滞留食管内,逐渐引起食管扩张.
作者:苑龙条;张秀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降酶汤治疗,辅以西药强力宁静滴;对照组单用强力宁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5%;对照组为84.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张若冬;刘泰义;范永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2例溃疡随机分二组,治疗组32例采用痢特灵、黄连素和胶体铋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咪替丁治疗.两组疗程结束后1周内胃镜复查.结果:4周后溃疡治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80%(P>0.05).HP清除率治疗组96.9%,对照组3.3%(P<0.01).半年和1年后溃疡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7.7%和20.0%,对照组为45.5%和70%(P<0.01).结论: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与西咪替丁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远期疗效好(P<0.01),提示根除HP可降低溃疡复发率.
作者:辛胜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子宫切除术式,以减少传统术式的并发症,又能避免经典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缺点.方法:选择30例非妊娠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子宫约为妊娠8~12周大小,采用腹式筋膜内锥形旋切颈管式子宫切除术.结果:30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短,恢复快,重建宫颈全部愈合良好,术后随访半年性生活基本不受影响.结论:新术式除具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外,还具有对宫颈损伤范围小,阴道无缩短,保持盆底阴道的完整性等优点,不需任何特殊器械,操作较简单,易掌握,在基层医院即可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明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各科均可遇到,不但增加病人感染的机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同时还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护理人力的投入及医疗费用,从而增加病人和护理人员的负担,因此,预防褥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科在护理中使用YQ-P型褥疮垫(上海三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由气垫床、连接管及气泵3部分组成)预防褥疮,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美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纳洛酮0.1mg/kg静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意识、反射、肌张力等的恢复时间和治疗后NBNA评分均较对照组优.结论:纳洛酮可使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提前苏醒,消除脑干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
作者:沈延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利用B超常规监测、诊断与处理宫内节育器(IUD)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我站1997年6月~2000年7月在B超观察下诊断与处理IUD异常9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兰图强;易惠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讨静脉血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有无影响,用AC-9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了37例经EDTA-K2抗凝的住院病人静脉血,结果RBC、HCT、MCV、RDW、HGB、MCH、MCHC、PLT、LYM、LYM%、GRA、GRA%、WBC等13项参数在6h内结果无显著改变(P>0.05),MID的3h结果与即刻结果差异显著(P<0.05),MID%的6h结果与即刻结果差异亦显著(P<0.05),MPV随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3h结果与即刻结果已有极显著差异(P<0.01).认为用AC-9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中的全血细胞在3h内对结果基本上无影响,可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张晓鸣;杜国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八正散加减,清水煎液,每日一剂,分二次服.结果:治愈率为84.1%,显效率为10.1%,好转率为4.3%,总有效率达98.6%.结论:小儿急性肾炎无严重并发症,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作者:叶长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改良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改良组与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改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三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或减少;产后42天访视见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硬结,疤痕小,子宫复原好.结论:新式剖宫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病率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伟芳;汪国华;朱小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子宫脱垂属生殖器损伤性疾病,常伴发阴道前、后壁膨出,多数是由于分娩损伤所致.近十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成为绝经期和老年妇女的常见病(1),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性子宫脱垂34例,均施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莲珍;吴玉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脑出血急性期占位效应所产生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以至脑疝形成,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大量脑出血内科治疗效果差,外科开颅手术创伤大,病死率与内科治疗差别不大,生存者后遗症重(1).近年来,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2000年3月~2001年10月对12例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收到良好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现将微创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毅;黄池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在百色地区献血人群中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献血者进行抗-HIV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18172名献血者中,有76名为阳性,经蛋白印迹法(WB)法确证全部为阴性.结论:该地区献血者中未流行AIDS,杜绝了经输血途径传播AIDS疾病,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张秀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醉酒后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往往较严重,临床症状易被掩盖,误诊率高,预后差,故在临床诊断治疗中需严密观察.一年来我科收治脑外伤40例,其中酒后颅脑外伤15例,现将其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美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单侧唇裂、双侧唇裂,同时伴发牙槽裂及外鼻畸形,对患者的吸吮、咀嚼、言语、呼吸等生理功能和美观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和障碍,其手术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吮吸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我科于2000年5月至12月共收治105例唇裂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碧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从事实的层面,说明了新形势下医生的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出学校医德教育应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医学人才为目标、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增进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余珊燕;张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系桥脑基底部病变所致,可由脑干的血管病变、感染、肿瘤及脱髓鞘病等引起.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故意识保持清醒,对语言的理解无障碍,可用眼球上下运动示意,或眨眼示意.由于损及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而引起四肢及桥脑以下颅神经瘫痪,即双侧完全性面、舌瘫,表情缺乏,吞咽反射消失,眼球的垂直运动和辐奏运动保存,常因语言不能和身体不能动,易被误为昏迷.此病临床上少见,致残、致死率高.近年来我科共收治8例闭锁综合征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4例好转出院,1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江祾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