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王常伟;刘德中;李锴;刘霄;郭亚洲;丁菲

关键词:脑积水,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疗效
摘要:目的 通过对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分流术)的术后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探讨L-P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行L-P分流术的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因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疾病致脑积水,术后对其智能反应、行走能力、记忆力及大小便控制等方面进行追踪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年.结果 19例患者脑积水症状均有所好转,CT提示脑室及间质水肿基本恢复正常,均无手术并发症.1例再次行分流置管.结论 L-P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具有疗效确切、微创、恢复快、经济、简单方便、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在重度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采用电切镜鞘将外科包膜与增生腺体间的前列腺体剥离出来,再实施分叶切除,手术完成之后,对手术的安全性、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观察分析.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能够将增生腺体安全剜除,手术出血量少,切除速度快.50例患者成功完成了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和死亡病例,患者手术后3个月的IPSS、QOL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手术前有了很大的改善(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在重度前列腺增生治疗中安全、高效,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欲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和分析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随机将纳入的8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开窗减压手术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术后随访3年,观察患者的疗效、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VAS降低值、ODI降低值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93.0%,对照组为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安全性高,术中风险小,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蒙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预警护理程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警护理程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监测术后每小时尿量、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IL-6),达到预警值患者共 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试验组均进入预警护理程序进行术后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肺功能、肾功能较干预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4 h,试验组患者肺功能、肾功能较对照组恢复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72 h,试验组肺功能、肾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38±1.02)d,对照组为(10.76±1.90)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58,P<0.001).结论 及时进入预警护理程序能有效改善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后效果,减少住院日.

    作者:张晓容;周琳莉;陈世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尿酸性肾病患者肾形态、血流及血管形态影响的超声评估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尿酸性肾病患者肾形态、血流及血管形态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尿酸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形态、血流及血管形态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0级13例,1级12例,2级4例,3级3例;对照组肾间质纤维化0级1例,1级3例,2级11例,3级17例;两组肾纤维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d、Vs、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 Vd、V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RI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主动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肾主动脉内径为(0.73±0.05)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0.64±0.07)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尿酸性肾病,可显著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以及肾小球萎缩硬化情况,提高SRA以及 IRA舒张期末Vd、收缩期Vs,减小RI值,增加血管内径,获得确切疗效.

    作者:罗敏;黎有东;莫礼强;梁波;张锦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信息管理在医学装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

    随着医学装备的大量应用与发展,信息管理已成为医学装备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需求,使医学装备管理变得更加科学、规范、简便、实用与高效.但应注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能力培训,完善管理机制,预防与控制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确保系统运行正常与稳定,保障医疗卫生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作者:李俊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自制移动式水平量角器在外科腹腔镜手术体位调节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移动式水平量角器在外科腹腔镜手术体位调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拟接受外科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手术过程中,试验组采用自制移动式水平量角器,对照组采用个人经验目测判定,对患者进行患者手术体位的调节.观察两组病例同一体位调节至合格状态的次数、调节体位消耗时间、首次体位调节角度合格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同一体位调节至合格状态的次数为(1.2±0.4)次,小于对照组的(1.4±0.6)次;试验组调节体位消耗时间为(24.70±6.52)s,小于对照组的(28.80±9.13)s;试验组的首次体位调节合格率为81.67%(49/60),大于对照组的63.33%(38/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自制移动式水平量角器能快速准确地完成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体位调节,减少同一体位调节至合格状态的次数,减少护士的过度用力,提高手术患者体位角度合格率,缩短体位调节所需的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谭云燕;汪莉;莫丽平;吕廉威;李捷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拟接受内镜取石治疗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与快速康复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腹腔和消化道出血、肠穿孔及术后死亡病例发生.两组术后出现的症状、体征、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24 h血白细胞、血淀粉酶、术后住院总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组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72 h总输液量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安全、有效的,缩短了术后禁食时间,加快了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吴坤远;邓伟均;利民;章晓路;邱培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后路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的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32例,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对神经根管进行精确减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价长期疗效.通过CT扫描测量侧隐窝矢状径,评估复发和骨块生长情况.结果 术后26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6个月.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VAS评分与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ODI分别为(20.21±8.93)分和(15.65±7.56)分,与术前的(46.82±12.6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侧隐窝矢状径与术后3 d、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末次随访无统计学差异.1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采用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进行翻修.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可获得满意的长期疗效,后缘离断骨块未见进展动态发展,是可选手术方式.

    作者:袁振超;黄保华;陈锋;黄民锋;陈远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比伐芦定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中的应用进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普通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抗凝治疗中已经普及使用.而近年来比伐芦定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不仅能特异性结合这种具有可逆性血栓中或者血循环中游离的凝血酶催化位点和底物识别位点,而且与普通肝素的作用不同,对抗凝效果可以预测,不会影响到血小板,直接影响凝血酶活性,出血风险低,已经成为PCI抗凝治疗中的另一种趋势.目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占比例仍较重,而这类患者常常合并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而且属于出血高的风险人群,故在介入治疗中的抗凝治疗备受关注.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比伐芦定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或急诊PCI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与普通肝素相比,可降低术后净不良临床事件和出血风险.

    作者:陈宇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围术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非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围术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将30例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5例.A组予面罩给氧,B组予无创正压通气(NIPPV),观察两组手术前(T0)、面罩吸氧或NIPPV治疗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各时点的HR、MAP、RR、SpO2、动脉血气变化,并计算PaO2/FiO2值;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A组在T1、T2、T3 、T4与T0比较时,PaCO2、HR、RR显著增高(P<0.05),而PaO2/FiO2降低明显(P<0.05).A组1例患者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B组T1、T2、与T0比较时,PaCO2、HR、RR显著增高(P<0.05),PaO2/FiO2降低明显(P<0.05),但T3后各参数逐步恢复到手术前水平.结论 NIPPV在TRALI患者早期通气治疗中安全有效,并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作者:李洪;罗远国;曾军;马艳;张旭;王东;胡春林;曾长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神经内镜辅佐手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隔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行神经内镜辅佐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辅佐手术治疗分隔型CSDH患者30例(观察组),与同期采用钻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30例患者(对照组)对比,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肿复发情况.结果 于手术后第二天、第七天、1个月、3个月检查两组头部CT或MRI,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分隔腔残存、复发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神经内镜辅佐手术治疗分隔型CSDH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吴先良;黄俏;梁斗;邓忠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内镜辅助下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研究进展

    颧骨颧弓骨折是颌面部骨折中的常见类型,传统治疗方法存在创伤大、瘢痕明显、材料塑形及内固定困难等难题,关节内镜和3D打印技术为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微创和精准的医疗保障.

    作者:刘正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同步行纤维环缝合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同时应用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行纤维环缝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术中应用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缝合纤维环裂口.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5 mL;术后切口均愈合.参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6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结论 在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同步应用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缝合纤维环,可即刻闭合纤维环裂口,促进纤维环修复,改善症状及恢复腰椎功能,并可预防、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作者:赵德兵;钟家云;朱贤康;黄其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是指在围术期多学科技术共同合作的措施,包括术前肠道准备、饮食护理、麻醉管理、创新手术方式、液体和疼痛的控制管理,其意在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继而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FTS引进我国的时间不长,在临床上的应用也不统一,其在肾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令人满意.

    作者:黄芸新;林月双;高丽;黄文容;黄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糜蛋白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突出物内注射糜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观察组突出物内注射糜蛋白酶.出院时评定疗效,出院6个月后回访再一次评定疗效.结果 术后第4天评比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9.3%(35/71),观察组32.0%(2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评比1次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1%(59/71),观察组为80.0%(60/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出物内注射糜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费用低、痛苦小、安全、疗效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许远海;陈丽;朱海峰;李万奎;许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艾滋病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62例艾滋病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分析其护理干预过程及措施.结果 经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病情观察、术后特殊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圆满完成操作.结论 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顺利完成支气管镜诊疗检查的关键;严格做好职业防护及支气管镜与配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是防止交叉感染和职业暴露的保障.

    作者:陈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SP-VATS)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均为恶性病变,其中男56例,女40例,肿瘤位于右肺上叶25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16例,左肺上叶24例,左肺下叶28例,均行肺叶切除+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96例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手术者,2例因胸腔黏连较重,增加副操作孔一个,无术中输血,手术时间80~190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60~300 mL,平均100 mL;住院时间3~14 d,平均6.5 d;术中清扫淋巴结11~32枚,平均17枚.术后持续漏气(大于1周)2例,胸腔积液5例.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淋巴结清扫彻底等优点,可作为手术切除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胡宝利;王作培;张锋;张海峰;王晓龙;韦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87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GCS评分、低血压、脑挫裂伤、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因素对PTCI发生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87例患者中,并发PTCI者21例(7.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大、入院时GCS评分低,存在低血压、脑挫裂伤、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PTCI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GCS评分、低血压、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是PT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较为常见,及时发现发生PTCI的危险因素,是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超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519例因胆囊良性疾病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357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162例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开腹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长军;韦皓棠;卢蓝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踝关节镜治疗踝前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治疗踝前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接受治疗的33例踝前撞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保守治疗,如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则行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踝关节镜手术的优良率为87.9%(29/33);术后踝关节功能总分为(84.9±13.1)分,显著高于术前的(55.8±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镜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聂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