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糜蛋白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许远海;陈丽;朱海峰;李万奎;许超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化学松解术, 糜蛋白酶, CT介导, 评价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突出物内注射糜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观察组突出物内注射糜蛋白酶.出院时评定疗效,出院6个月后回访再一次评定疗效.结果 术后第4天评比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9.3%(35/71),观察组32.0%(2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评比1次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1%(59/71),观察组为80.0%(60/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出物内注射糜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费用低、痛苦小、安全、疗效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超声心动图探测早中孕期心内结构异常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严重危害小儿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超声心动图是胎儿先心病可靠而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心病应考虑胎儿心内结构特点、超声心动图探测的时间与安全性,以及胎儿心内结构异常及先心病特征,并对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心脏四维时空关联成像检测先心病的临床特征有所掌握和了解.

    作者:罗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置入与不置入硅胶扩张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置入与不置入硅胶扩张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泪囊炎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不置入组24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术中不给予硅胶扩张管置入;置入组24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术中给予硅胶扩张管置入.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不置入组总有效率87.50%(21/24),置入组为83.33%(20/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不置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3/24),置入组为33.33%(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不置入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置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置入组各项评分增加更显著,与置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置入与不置入硅胶扩张管进行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覃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皮牵引患者压疮预防中凉液垫更换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凉液垫在预防下肢皮牵引患者足跟压疮中的佳更换时间.方法 将 80例下肢皮牵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凉液垫式皮肤牵引带,凉液垫放于足跟处预防压疮;对照组常规每2 h更换1次凉液垫,观察组采用渐进式延长更换时间的方法(每阶段延长30 min)更换凉液垫,对比观察两组足跟压疮发生情况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两组患者足跟压疮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皮牵引中每3 h更换1次凉液垫可减少患肢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护理工作量,并具有良好的防压疮效果.

    作者:黄颖健;覃红桂;蔡卫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单孔腋下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观察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疾病中单孔腋下入路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分别给予传统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单孔腋下入路腔镜手术,对比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切口美容的满意度为97.62%(41/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实施单孔腋下入路腔镜手术,可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止痛药物使用剂量,且术后美容效果较好.

    作者:张思远;卿伯华;段群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预警护理程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警护理程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监测术后每小时尿量、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IL-6),达到预警值患者共 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试验组均进入预警护理程序进行术后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肺功能、肾功能较干预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4 h,试验组患者肺功能、肾功能较对照组恢复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72 h,试验组肺功能、肾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38±1.02)d,对照组为(10.76±1.90)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58,P<0.001).结论 及时进入预警护理程序能有效改善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后效果,减少住院日.

    作者:张晓容;周琳莉;陈世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膜联蛋白A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黏膜组织(>5 cm)膜联蛋白A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膜联蛋白A7的阳性表达率为80.3%(61/76),癌旁黏膜组织中膜联蛋白A7的阳性表达率为30.3%(2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 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及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膜联蛋白A7的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CEA含量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膜联蛋白A7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在诊断价值.

    作者:刘锦新;龙军先;韦昭懿;韦永桃;蒋洪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电视内窥镜联合电离子在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视内窥镜下用电离子治疗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电视内窥镜下使用电离子手术治疗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患者137例,其中声带息肉57例,声带小结80例.结果 所有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患者痊愈率分别为97.5%(78/80)、93.0%(53/57),好转分别为2.5%(2/80)、7.0%(4/57).术后随访半年,复发2例.结论 电视内窥镜联合电离子治疗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具有视野可控、图像清晰、精确度高、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启俊;零兴勤;班正锋;覃宏康;梁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节镜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膝内侧间室炎患者,采用关节镜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记录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估疗效.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15个月.术口长度(3.08±0.76)cm,术中出血量(26.00±8.26)mL,手术时间(41.75±8.88)min.术前静息痛VAS评分(3.20±0.61)分,术后静息痛VAS 评分(1.30±0.4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活动痛VAS评分(6.17±0.90)分,术后活动痛VAS 评分(2.86±0.6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SS评分(63.65±4.26)分,术后HSS评分(80.17±3.4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膝关节活动度(101.5±7.23)°,术后膝关节活动度(114.75±7.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建红;苏福锦;黄国福;李伟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内镜辅助下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研究进展

    颧骨颧弓骨折是颌面部骨折中的常见类型,传统治疗方法存在创伤大、瘢痕明显、材料塑形及内固定困难等难题,关节内镜和3D打印技术为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微创和精准的医疗保障.

    作者:刘正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联合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评估

    目的 观察经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联合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经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观察组经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联合地氯雷他定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咽鼓管功能.结果 治疗后1周、1个月,观察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检测咽鼓管功能.治疗前,两组咽鼓管功能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咽鼓管功能不良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鼓管功能不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鼓管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联合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减少渗出,改善咽鼓管功能,促进听力恢复.

    作者:黄艺;梁冬泳;李洁明;周际运;王秋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Pinnacle3 9.10的自动计划和手工计划在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 比较飞利浦Pinnacle3 9.10计划系统自动计划和手工计划设计乳腺癌放疗计划时的剂量分布特点,为乳腺癌的放疗计划优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6例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在飞利浦Pinnacle3 9.10计划系统上分别用手工计划(对照组)和自动计划(观察组)方法设计出治疗计划,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的V95%、V100%、V110%、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危及器官(OAR)受量等指标的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的均匀性指数和适形度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V95%、V100%剂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110%剂量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侧肺、全肺受照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脊髓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自动计划在提高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及降低肺接受的高剂量的体积上显著优于手工计划.

    作者:韦英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治疗骨盆前后环损伤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治疗骨盆前后环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骨盆前后环损伤患者按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19例.观察组行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行骶髂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感、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及Matts骨盆复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盆复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d和术后1周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用于骨盆前后环损伤疗效确切,能显著缩短患者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临床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弛;刘松;梁笃;王钊;王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鼻内镜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采用嗅觉功能评分、VAS评分、SNOT评分等对术前、术后4周、术后12周时的嗅觉功能、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4周、12周时患者嗅觉功能评分、VAS评分、SNOT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12周时患者嗅觉功能评分、VAS评分、SNOT评分均较术后4周明显改善(P<0.05).术后4周时,治愈37例,好转3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2.35%;术后12周时,治愈56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47%.结论 鼻内镜手术能明显改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献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比伐芦定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中的应用进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普通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抗凝治疗中已经普及使用.而近年来比伐芦定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不仅能特异性结合这种具有可逆性血栓中或者血循环中游离的凝血酶催化位点和底物识别位点,而且与普通肝素的作用不同,对抗凝效果可以预测,不会影响到血小板,直接影响凝血酶活性,出血风险低,已经成为PCI抗凝治疗中的另一种趋势.目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占比例仍较重,而这类患者常常合并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而且属于出血高的风险人群,故在介入治疗中的抗凝治疗备受关注.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比伐芦定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或急诊PCI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与普通肝素相比,可降低术后净不良临床事件和出血风险.

    作者:陈宇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SP-VATS)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均为恶性病变,其中男56例,女40例,肿瘤位于右肺上叶25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16例,左肺上叶24例,左肺下叶28例,均行肺叶切除+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96例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手术者,2例因胸腔黏连较重,增加副操作孔一个,无术中输血,手术时间80~190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60~300 mL,平均100 mL;住院时间3~14 d,平均6.5 d;术中清扫淋巴结11~32枚,平均17枚.术后持续漏气(大于1周)2例,胸腔积液5例.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淋巴结清扫彻底等优点,可作为手术切除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胡宝利;王作培;张锋;张海峰;王晓龙;韦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内质网应激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中的表达以及小剂量衣霉素(TM)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衣霉素处理+IR组(TM+IR组),每组10只.Sham组单纯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IR组开胸,结扎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TM+IR组TM腹腔注射0.6 mg/kg,30 min后结扎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于开胸后,心肌再灌注2 h抽血,检测肌钙蛋白I(cTnI)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再灌注2 h心肌的超微结构,检测再灌注2 h心肌的GRP78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IR组和TM+IR组在再灌注2 h时,cTnI水平均明显上升;IR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严重,TM+IR组次之.再灌注2 h后,GRP78 mRNA及蛋白,IR组及TM+IR组明显升高.结论 MIRI可诱导ERS,小剂量TM预处理可减轻MIRI.

    作者:张腾芳;谢晓勇;郑宝石;何巍;罗程;黎玉贵;冯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后路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的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32例,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对神经根管进行精确减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价长期疗效.通过CT扫描测量侧隐窝矢状径,评估复发和骨块生长情况.结果 术后26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6个月.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VAS评分与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ODI分别为(20.21±8.93)分和(15.65±7.56)分,与术前的(46.82±12.6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侧隐窝矢状径与术后3 d、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末次随访无统计学差异.1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采用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进行翻修.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可获得满意的长期疗效,后缘离断骨块未见进展动态发展,是可选手术方式.

    作者:袁振超;黄保华;陈锋;黄民锋;陈远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龄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目的 观察高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高龄患者86例随机分成全身麻醉组(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各43例,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与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在高龄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选择科学的麻醉药物,麻醉效果好,全麻药物用量少,可有效减少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是高龄患者临床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曾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对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分流术)的术后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探讨L-P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行L-P分流术的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因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疾病致脑积水,术后对其智能反应、行走能力、记忆力及大小便控制等方面进行追踪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年.结果 19例患者脑积水症状均有所好转,CT提示脑室及间质水肿基本恢复正常,均无手术并发症.1例再次行分流置管.结论 L-P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具有疗效确切、微创、恢复快、经济、简单方便、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常伟;刘德中;李锴;刘霄;郭亚洲;丁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退变性腰椎侧凸与有效颈椎管率及其相关性研究

    部分颈椎病患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退变性腰椎侧弯,也有部分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同时上述现象也提示退变性腰椎侧凸可能与颈椎病变存在相关性.有效椎管率是反映颈椎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与有效颈椎管率的相关性,旨在为颈腰综合征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指导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进行预防性功能训练,进一步改善颈腰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覃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