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荣
目的 对比输尿管镜、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A组和B组),A组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B组接受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等.结果 A组经一期手术后结石清除率为63.7%,经二期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4.7%;B组患者接受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4.4%,接受二期手术结石总清除率为96.6%.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临床效果稍优于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但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结石体积、位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海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9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刷检、灌洗液检查及刷检+灌洗液的三种不同取材方法检出的抗酸菌阳性率.结果 刷检涂片、灌洗液涂片及刷检涂片+灌洗液涂片找出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6.10%(46/82)、64.63%(53/82)、76.25%(61/80),刷检加灌洗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刷检和灌洗液两种取材方法可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
作者:卢发勇;黄陆颖;刘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合并肥大性下鼻甲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中同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2例合并有肥大性下鼻甲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术中同时进行下鼻甲电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前、术后应用鼻塞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和鼻镜检查进行评估比较,并观察鼻腔通气的改善及下鼻甲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术后鼻塞VAS评分:术前5分者10例,4分者17例,3分者26例,2分者29例;术后6~12个月5分者0例,4分者2例,3分者4例,2分者9例,1分者67例;术前下鼻甲评分:下鼻甲3分者25例,2分者57例,1分者0例.术后6~12个月下鼻甲评分:3分者0例,2分者7例,1分者7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2例患者术后均无萎缩性鼻炎发生.结论 合并肥大性下鼻甲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中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处理下鼻甲,可以有效缓解或消除鼻塞,安全可靠,副作用少,损伤小.
作者:零兴勤;何中扬;覃宏康;彭兖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右胸侧切口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适应范围及相对传统正中开胸手术的优势.方法 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所实施的微创右胸侧切口手术共32例.32例患者均采用右胸侧切口,长约8~12 cm,经第3或4肋间进胸,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1例.结果 32例患者全部经右胸侧切口顺利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全部康复出院,无1例出现术后残余漏.结论 微创右胸侧切口适用于诊断明确的先天性心脏病,相对传统正中开胸手术,其手术切口隐蔽且较小,不破坏胸骨连续性,出血量减少,术后疼痛减轻、康复快.
作者:黎伟;曾超;罗程;冯旭;雷宾峰;郑宝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单孔腹腔镜技术是在传统多孔腹腔镜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单孔腹腔镜技术已在普通外科各领域大量应用,以其更小的创伤、卓越的美容效果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国内外均有大量的报道.现就国内外单孔腔镜普通外科手术开展现状、发展过程、手术难点、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作者:姚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B型超声引导下应用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20例,其中肾鹿角形和多发结石50例,单发肾盂、肾盏结石38例,双肾结石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结果 120例患者中,118例取石成功,其中95例一期取石成功(包括双通道取石5例),23 例二期取石,2例因经皮肾穿失败改行开放手术取石.19例术后仍有残石,给予体外震波碎石或等待观察治疗,平均结石清除率82.5%(99/120).平均手术时间(90±20)min,平均住院时间(10±2)d,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4±1)d,双J管平均留置时间4周.8例术后1 周内出血较多,其中3例需要输血,5例出现尿外渗,7例术后出现高热(>39℃),无血气胸、腹腔脏器损伤、肾切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MPCNL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取尽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较好的微创方法.
作者:郭晓峰;段先忠;金美华;徐光云;马东升;李波;杨文周;盛洪周;温正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后腹股沟穿刺伤口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3年5月12例行腹腔镜小儿疝手术后发生腹股沟穿刺伤口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出现腹股沟伤口线结异物瘘,需拆线处理;4例伤口异物感;3例为线结处皮下小脓肿,均予拆线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12例中有8例发生复发性斜疝或者精索睾丸鞘膜积液.结论 腹腔镜小儿疝手术后腹股沟穿刺伤口并发症的发生与患儿体型消瘦、皮下脂肪层薄、结线埋得过于表浅、同时结扎过多腹壁组织等因素有关,容易引起术后复发.
作者:刘杨桦;冯泽荣;黄红艺;邓洪强;吴东波;王文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不同节段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和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差异.方法 对56例手汗症患者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前随机决定左右两侧交感神经不同切断节段的位置(T3或T4),术后评定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两组均获成功,术后手掌多汗症状全部消失,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轻-中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分别为39.3%(T3)和19.6%(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无重度代偿性多汗.结论 降低胸交感神经链切断位置(T4)有利于降低代偿性多汗的发生率.
作者:伊严;杨家恒;崔经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侧半月板和膝外下动脉解剖关系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78例膝关节患者行MRI检查,且以MRI冠状面的腘肌腱层为起始点,向前测量5~7个层面,检测膝外下动脉到外侧半月板的水平和垂直距离,与尸体标本解剖学比较,总结MRI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经MRI检测,膝外下动脉的走行较为固定,且与膝关节尸体标本检测大体一致;腘肌腱层,97.4%(76/78)的膝外下动脉开始紧贴外侧半月板,位于其下方或下缘,平均距离1.5 mm(0~5 mm);伴随层面向前,膝外下动脉也紧贴半月板体部沿后下方向前上方走行;在半月板前体位置处,88.5%(69/78)的膝外下动脉位于外侧半月板中部及以上;在半月板前角和脂肪垫位置,100.0%(78/78)的膝外下动脉位于外侧半月板上方,平均距离8.5 mm(1~15 mm);在外侧半月板体部,膝外下动脉距外侧半月板的平均水平距离是0.7 mm(0~3 mm).结论 膝外下动脉距外侧半月板体部距离很近,关节镜手术时应高度重视,切勿损伤该动脉,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少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双眼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6例(52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实验组(MIOL组,13例26眼)双眼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对照组(IQ组,13例26眼)双眼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检测术前视力、术后3个月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佳矫正近视力、屈光状态,问卷调查术后视近时对眼镜的依赖程度及患者的主观视觉症状.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佳矫正近视力、整体满意度、眩光、夜间视物模糊及色觉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IOL组裸眼近视力,视近距时满意度和视近距时脱镜率,MIOL组优于IQ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相比,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AcrySof IQ ReSTOR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近距离工作脱镜率高.
作者:范梓晰;靳荷;谭少健;梁皓;黄宝宇;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osis cyst,OEC)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O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的发热率、止痛泵的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和术后住院总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出血量、止痛泵的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热时间及术后住院总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OEC的临床疗效可与开腹手术相媲美,但是腹腔镜手术具有开腹手术所不具备的微创优势,可作为诊治OEC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培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肺周围型病变的177例住院患者,胸部CT检查均发现肺周围型病变,气管镜检查均大致正常.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采用组织细胞学方法检测,必要时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进一步完善诊断.结果 177例肺周围性肿块均穿刺成功,其中168例取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肺癌109例,肺结核21例,慢性炎症37例,韦格纳肉芽肿1例.气胸发生率为8.5%,咯血发生率为6.8%,经治疗后并发症好转,病情稳定.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安全可靠.
作者:韦莉;刘航;秦志强;李名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Nesbit法联合前列腺尖部剜除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安全性、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Nesbit法联合前列腺尖部剜除治疗40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40例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60~80 min,平均手术时间(71.0±3.5)min.术后随访6个月,2例失访,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4.6±4.3)分降至术后(7.6±1.3)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4.9±1.2)分降至术后(2.1±0.6)分,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5.6±1.8)ml/s升至术后(21.6±2.2)ml/s,剩余残余尿(RUV)由术前(182±18.5)mL 降至术后(18.3±3.1)mL,4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esbit法联合前列腺尖部剜除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且相对简单易学,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峰;刘正;赵军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作为治疗方面重要的一环,外科治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明显进步,从经典COX迷宫手术,向适应证更广、创伤更少、操作相对简单的能量消融和微创胸腔镜手术方向发展.本文就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外科及微创治疗的现状和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陈伟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改进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操作方法,探讨PVP治疗伴椎体内裂隙征(intravertebral cleft,IVC)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边靶点穿刺及分次分期灌注骨水泥的PVP技术治疗伴IVC征的胸腰椎骨折26例,测量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及后凸角(Cobb角)的变化,并进行比较,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26例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本组手术时间30~45 min,骨水泥注射量3~7 mL,平均4.5 mL.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以及Cobb角术前与术后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术后2 d及末次随访以上四项指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23.1%),其中椎间盘渗漏2例,椎体前缘渗漏2例,侧方渗漏1例,椎管内渗漏1例,未出现神经损伤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通过单边靶点精确穿刺及分次分期灌注骨水泥的PVP技术可明显减轻伴IVC征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胸腰背痛,并能部分复位,改善后凸畸形,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并可有效减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作者:刘加元;李业成;刘守正;张成亮;吴新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后,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手术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激素替代治疗出现严重精神障碍、骨关节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的护理经验,为临床及家庭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统计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案例,总结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 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6例患者均完全康复.结论防止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
作者:蒙桂琴;蒙湛东;田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消融术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测量术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肌瘤体积方面,治疗后,壁间肌瘤有效率为91.42%(32/35),浆膜下肌瘤有效率为93.33%(14/15),黏膜下肌瘤和宫颈肌瘤有效率均为100%(10/10和8/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评估方面,随访3个月时有效率为88.24%(60/68),随访6个月时有效率为98.53%(67/6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5%(5/68),均经对症治疗痊愈.结论 超声介入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鼻囊肿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囊肿引流术,术后随访2个月,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及胰腺病灶缩小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1周囊肿明显缩小,3周后出现迟发型囊腔感染,经过静脉抗生素联合灭滴灵对囊腔多次冲洗后感染控制,随访2个月,囊肿消失,无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鼻囊肿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创伤小,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谢明智;覃山羽;姜海行;陶霖;苏思彪;陆秀萍;雷荣娥;杨显文;李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型猪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的效果.方法 选择24头广西巴马香猪,随机分为A组(静脉复合腹腔注射组)(n=12)与B组(静吸复合麻醉组)(n=12),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死亡率.结果 A组优9例、良3例、差0例、麻醉死亡0例,死亡率为0;B组优8例、良2例、差0例、麻醉死亡2例,死亡率为16.7%.两组组间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2,P=0.515),死亡率B组高于A组.结论 在一些短小的小型猪外科手术中,静脉复合腹腔注射可使麻醉过程更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银世杰;李永录;蔡元春;武伟;黄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 03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5 987例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15~120 min,平均42 min.中转开腹49例,胆管损伤6例,腹腔出血3例,胆漏5例,脐疝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6例.结论 合理选择适应证、熟悉常见的解剖及变异、安全有效的解剖方法及技巧是成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有效保障,及时、正确的处理并发症能大限度降低其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作者:刘晓辉;张正雄;周成杰;彭绍聪;杨志;李春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