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坚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9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刷检、灌洗液检查及刷检+灌洗液的三种不同取材方法检出的抗酸菌阳性率.结果 刷检涂片、灌洗液涂片及刷检涂片+灌洗液涂片找出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6.10%(46/82)、64.63%(53/82)、76.25%(61/80),刷检加灌洗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刷检和灌洗液两种取材方法可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
作者:卢发勇;黄陆颖;刘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双眼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6例(52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实验组(MIOL组,13例26眼)双眼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对照组(IQ组,13例26眼)双眼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检测术前视力、术后3个月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佳矫正近视力、屈光状态,问卷调查术后视近时对眼镜的依赖程度及患者的主观视觉症状.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佳矫正近视力、整体满意度、眩光、夜间视物模糊及色觉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IOL组裸眼近视力,视近距时满意度和视近距时脱镜率,MIOL组优于IQ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相比,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AcrySof IQ ReSTOR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近距离工作脱镜率高.
作者:范梓晰;靳荷;谭少健;梁皓;黄宝宇;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肺周围型病变的177例住院患者,胸部CT检查均发现肺周围型病变,气管镜检查均大致正常.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采用组织细胞学方法检测,必要时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进一步完善诊断.结果 177例肺周围性肿块均穿刺成功,其中168例取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肺癌109例,肺结核21例,慢性炎症37例,韦格纳肉芽肿1例.气胸发生率为8.5%,咯血发生率为6.8%,经治疗后并发症好转,病情稳定.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安全可靠.
作者:韦莉;刘航;秦志强;李名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B型超声引导下应用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20例,其中肾鹿角形和多发结石50例,单发肾盂、肾盏结石38例,双肾结石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结果 120例患者中,118例取石成功,其中95例一期取石成功(包括双通道取石5例),23 例二期取石,2例因经皮肾穿失败改行开放手术取石.19例术后仍有残石,给予体外震波碎石或等待观察治疗,平均结石清除率82.5%(99/120).平均手术时间(90±20)min,平均住院时间(10±2)d,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4±1)d,双J管平均留置时间4周.8例术后1 周内出血较多,其中3例需要输血,5例出现尿外渗,7例术后出现高热(>39℃),无血气胸、腹腔脏器损伤、肾切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MPCNL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取尽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较好的微创方法.
作者:郭晓峰;段先忠;金美华;徐光云;马东升;李波;杨文周;盛洪周;温正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剪辑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视频,并与相应的解剖图谱制成PPT,将手术中需要关注的解剖结构通过箭头分别在手术图谱和相对应的手术视频标注出来,帮助初学者学习和掌握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作者:黄飞;蔡小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半截石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肾结石或(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半截石卧位(33例)和俯卧位(35例)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对2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工作通道数、Ⅰ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6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穿刺失败和中转开放手术者,无肠管损伤、气胸、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半截石卧位、俯卧位手术时间分别是(73.6±27.5)min及(98.5±3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出血量、工作通道、Ⅰ期结石清除率、术后肾造瘘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截石卧位施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高效、安全、体位舒适、灵活性强、省时等优点,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作者:容祖益;蓝志相;梁建波;韦金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后,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手术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激素替代治疗出现严重精神障碍、骨关节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的护理经验,为临床及家庭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统计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案例,总结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 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6例患者均完全康复.结论防止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
作者:蒙桂琴;蒙湛东;田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 18F-FDG PET/CT显像学特征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分型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别记录病灶的结构特征及葡萄糖代谢特征.结果 9例患者为EGB组,9例患者为LS组.EGB组患者化疗前的SUVmax值(7.4±0.5)明显高于LS组SUVmax(2.4±1.4).11例患者化疗前后均行PET/CT检查,化疗前SUVmax(4.5±2.7),化疗后SUVmax(1.4±1.1),两组比较(t=5.044,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疗后SUVmax明显下降,PET/CT全身显像对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分型及化疗疗效评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仲燕燕;秦朝军;黄盛才;颜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随访8~3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殷杰;刘俊;朱日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9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手术中是否使用垂体后叶素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凝血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水平的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术后行输卵管造影,实验组的通畅输卵管数量要多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过程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能够降低异位妊娠手术的出血量,减少手术所需时间.
作者:刘文利;伍月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法洛氏四联症合并体肺侧枝循环行Hybrid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6例法洛氏四联症合并体肺侧枝循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一例出现胸腔积液、灌注肺、低心排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Hybrid手术应用在法洛氏四联症合并体肺侧枝循环,在降低手术难度、简化外科手术操作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了护理质量,与常规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护理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整体上护理难度有所降低.
作者:李细森;莫丽勤;郑宝石;陈晓春;韦永金;宋楚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银汞合金、高强度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聚合体充填Ⅱ类洞的疗效,以寻求更能实现微创美容牙科治疗(MiCD)目标的牙科充填材料.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48例171颗患牙分成三组,Ⅰ组采用银汞合金充填,Ⅱ组采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Ⅲ组采用光固化聚合体充填,观察5年后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银汞合金组、高强度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和光固化聚合体组的五年成功率分别为71.43%(35/49)、82.98%(39/47)和94.64%(53/56),三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光固化聚合体充填后牙Ⅱ类洞可获得理想的预后,更符合现代齿科治疗MiCD理念的需求.
作者:李丽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胃癌内镜漏诊原因进行临床调查,为胃癌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通过对胃癌内镜漏诊患者的筛查及复诊,运用分类归纳的方法对漏诊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胃癌内镜漏诊主要包括观察不充分导致没看见病灶;因为病灶小而无法辨认;内镜下看见病灶了,却误判了病灶的性质;胃黏膜舒展不全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结论 规范胃镜检查过程、提高内镜操作人员的水平、注重随访复查、引进新兴检查技术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临床工作中造成的胃癌漏检.
作者:黄欣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固定术,术后进行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术后3 d体格检查,予腰椎JOA评分,术后2周拆线,出院前再次进行腰椎JOA评分.结果 5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疗效,出院后均获3~24个月随访,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优良率达到91.4%.结论 对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反复,症状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凯龙;温晓阳;刘杨;廖世文;严宜琦;刘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消融术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测量术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肌瘤体积方面,治疗后,壁间肌瘤有效率为91.42%(32/35),浆膜下肌瘤有效率为93.33%(14/15),黏膜下肌瘤和宫颈肌瘤有效率均为100%(10/10和8/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评估方面,随访3个月时有效率为88.24%(60/68),随访6个月时有效率为98.53%(67/6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5%(5/68),均经对症治疗痊愈.结论 超声介入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右胸侧切口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适应范围及相对传统正中开胸手术的优势.方法 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所实施的微创右胸侧切口手术共32例.32例患者均采用右胸侧切口,长约8~12 cm,经第3或4肋间进胸,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1例.结果 32例患者全部经右胸侧切口顺利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全部康复出院,无1例出现术后残余漏.结论 微创右胸侧切口适用于诊断明确的先天性心脏病,相对传统正中开胸手术,其手术切口隐蔽且较小,不破坏胸骨连续性,出血量减少,术后疼痛减轻、康复快.
作者:黎伟;曾超;罗程;冯旭;雷宾峰;郑宝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侧半月板和膝外下动脉解剖关系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78例膝关节患者行MRI检查,且以MRI冠状面的腘肌腱层为起始点,向前测量5~7个层面,检测膝外下动脉到外侧半月板的水平和垂直距离,与尸体标本解剖学比较,总结MRI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经MRI检测,膝外下动脉的走行较为固定,且与膝关节尸体标本检测大体一致;腘肌腱层,97.4%(76/78)的膝外下动脉开始紧贴外侧半月板,位于其下方或下缘,平均距离1.5 mm(0~5 mm);伴随层面向前,膝外下动脉也紧贴半月板体部沿后下方向前上方走行;在半月板前体位置处,88.5%(69/78)的膝外下动脉位于外侧半月板中部及以上;在半月板前角和脂肪垫位置,100.0%(78/78)的膝外下动脉位于外侧半月板上方,平均距离8.5 mm(1~15 mm);在外侧半月板体部,膝外下动脉距外侧半月板的平均水平距离是0.7 mm(0~3 mm).结论 膝外下动脉距外侧半月板体部距离很近,关节镜手术时应高度重视,切勿损伤该动脉,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少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大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腹腔镜大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F组(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组),每组20例,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PCIA配方:KF组为氟比洛芬酯6 mg/kg加芬太尼10 μg/kg,F组为芬太尼15 μg/kg,均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20 mL.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在术后1 h、4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VAS)评分、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舒适度评分(BCS评分)、PCI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以及各时点的生命征、血氧饱和度,并测定术前(T0)、术后48 h(T48)肝肾功能.结果 两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生命征、血氧饱和度、肝肾功能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BCS评分于各时点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在F组于12 h后、KF组于4 h后开始显著降低(P<0.05);KF组在术后4 h以后的BCS评分、VAS评分优于F组,两组在术后各时点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F组按压次数少于F组.F组有2例患者于术后4 h需要补救措施来缓解疼痛,而KF组无需补救措施者.KF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少于F组.结论氟比洛芬酯6 mg/kg复合芬太尼10 μg/kg用于腹腔镜大手术后静脉镇痛,比单独用芬太尼15 μg/kg的效果更确切,舒适度更高、不良反应更少,是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作者:蒋小青;冯梅;王婵;路双福;蒋宗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型猪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的效果.方法 选择24头广西巴马香猪,随机分为A组(静脉复合腹腔注射组)(n=12)与B组(静吸复合麻醉组)(n=12),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死亡率.结果 A组优9例、良3例、差0例、麻醉死亡0例,死亡率为0;B组优8例、良2例、差0例、麻醉死亡2例,死亡率为16.7%.两组组间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2,P=0.515),死亡率B组高于A组.结论 在一些短小的小型猪外科手术中,静脉复合腹腔注射可使麻醉过程更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银世杰;李永录;蔡元春;武伟;黄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n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IPPO治疗组(观察组)和普通切开复位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4个月时观察组 Rasmussen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联合MIPPO能减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创面,具有微创治疗的优点,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患者骨折的愈合,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詹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