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
目的 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31例在该院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骨折患儿,其中6例采用小切口复位固定治疗技术,25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2~8个月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长骨骨折均获得临床性愈合.结论 采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儿童长骨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其主要适用于4~14岁的儿童长骨骨折,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康复较快等特点.
作者:陈国平;江建中;谭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波照射治疗对以腋横纹为切口的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来院就诊的80例门诊腋臭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均行腋横纹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实验组术后3 d开始微波照射术区,每日两次,共3 d;对照组术后用常规的方法治疗.统计各组愈合时间及术口Ⅰ期愈合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愈合时间平均为7.1 d,切口Ⅰ期愈合率95.0%;对照组愈合时间平均为10.8 d,Ⅰ期愈合率7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波对腋横纹皮瓣法腋臭术后患者的术口进行创面照射,可促进腋部术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是腋臭患者术后有益的辅助手段.
作者:朱格非;麦慧;戴新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鼻中隔偏曲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生率为10%~81.2%[1,2],与外伤、先天发育异常、鼻部的许多疾病有关,如鼻息肉、鼻腔肿瘤等,鼻中隔矫正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提高手术者本身技能的同时,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是手术方式发展所关注的焦点.而硬件依赖性及对鼻中隔偏曲形成认识等,均对鼻中隔手术方式演变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就该手术方式发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韦岑;黄善坚;潘安妮;黄炳护;黄耀瑾;吴铖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F18-F20膀胱镜鞘加输尿管镜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经改良的F18-F20膀胱镜鞘置入输尿管镜,采用气压弹道(或钬激光)将结石击碎,直视下用取石钳通过改良的膀胱镜鞘取出较大的结石碎块,再采用Ellick冲洗器将碎石吸尽.结果 33例膀胱结石,直径0.8~2.5 cm,平均1.3枚.一次性碎石成功率100%,手术时间15~60 min,平均30 min.无尿道损伤,无膀胱出血、穿孔、破裂,术后无膀胱、尿道感染.结论 经改良膀胱镜鞘加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2.5 cm的膀胱结石具有微创、安全、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蔡晓东;周晓明;卢奕进;游志远;顾思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致伤原因、损伤特点和防治原则.方法 医源性皮肤损伤68例,其中浅Ⅱ度39例,深Ⅱ度17例,Ⅲ度12例;损伤的体表总面积0.2%~23%,平均(7±1.36)%,行非手术治疗42例,直接切痂缝合10例,削痂覆盖辐照猪皮4例,切(削)痂自体皮片移植9例,皮瓣移植3例.结果 68例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10~72 d,平均(17.46±2.23)d.结论 医源性皮肤损伤多系人为因素造成,可通过加强防范,降低发生率,对深度损伤尽可能早期手术修复,可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梁茶;彭云;庄君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门静脉的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则引起门脉系统压力增高.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主要是针对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的处理.治疗手段包括断流术和分流术两大类.蒋安等[1]的meta分析表明,断流术更适合我国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常见的断流方式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食管下端横断吻合、选择性断流等.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成熟和新器械的使用,以微创手术处理门静脉高压症成为可能.现将腹腔镜手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潘孟;蔡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技术是21世纪外科学的发展方向之一[1].该手术在外科学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展,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容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全麻多为腹腔镜手术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具有有效保持气道通畅、供氧充足、CO2排出完全、镇痛好、气腹满意的优点.因此,全麻腹腔镜术后患者复苏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开展全麻腹腔镜手术以来,收治外科、妇科人60例,术后均送ICU进行全面复苏监护,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7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28例,其中男409例,女319例,年龄小于39岁者397例,大于40岁者330例,2岁患儿1例.
作者:张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前,妇科手术90%以上都能在腹腔镜下完成[1],其特点是出血少、损伤小、愈合快、瘢痕不明显,切口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2].为此,手术室护士应全面掌握腹腔镜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及手术特点,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做好术后仪器设备保养及维修等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成功.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开展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42例,现将护理配合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俊;梁宁;马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铸型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MPCNL治疗67例肾铸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行一期穿刺取石,平均手术时间80 min,术中平均出血150 mL,一次性结石清石率86.6%(56/67).平均住院时间9 d.6例肾功能不全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血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后痊愈.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安全,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反复操作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银河;莫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腹腔镜手术中监测麻醉镇静深度的实用性.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气管内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BIS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记录术中两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麻醉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T2、T3时点MAP与T0相比P<0.05,BIS组麻醉用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而且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起到指导麻醉用药,有助于判断麻醉的深度,减少麻醉药用量,改善麻醉苏醒的质量.
作者:林环新;石鸿金;钟贤春;丘玉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吹张加注药治疗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对病程在3个月以上,并经过多种方法治疗无效的36例共54耳的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病人,行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结果 咽鼓管注药后显效18耳(33.33%),好转27耳(50.00%),无效9耳(16.67%),总有效率为83.33%;注药后一过性眩晕4例、失眠4例,常规处理后治愈.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吹张加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古道健;陈爽;梁冬泳;温守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喉癌是一种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1].气管切开是喉癌手术病人维持呼吸道通气的重要通道,做好病人术后人工气道管理是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也是提高手术病人成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对本科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32例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青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血管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电视监视下借助导引器械(针、导管、导丝)经血管途径递送特殊材料进入神经系统病变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技术分为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术、血管内动脉溶栓术、机械碎栓术、血管栓塞术、血管内药物灌注术等[1].脑血管介入穿刺术主要采用股动脉入路进行穿刺.随着介入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脑血管介入治疗以其安全、微创、效果好等优势被迅速推广应用,但其毕竟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术后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许金兰;李先锋;马红英;蒋利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医所说的血精症大多属于西医慢性精囊炎的范畴,目前的西医治疗有抗生素、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精囊冲洗术、输尿管镜下射精管口电切开术、直肠超声介入精囊穿刺术等,但均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药物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也不少.而合理地运用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血精症也能避免西医疗法的诸多不良反应,取得满意的疗效,符合微创医学的理念.本文就炎症性血精症的病症归属、病因病机、疗效判断标准以及治疗用药作一综述,以期加深对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血精症的认识.
作者:张迅;刘志飞;周艳丽;莫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计算机(CR)乳腺摄影的图像质量和对乳腺病灶的检测能力.方法 对在该院检查的在临床上诊断为疑似乳腺癌的30例患者同时进行常规乳腺摄影和CR乳腺摄影,对二者摄影图像质量与病灶检测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CR乳腺摄影的图像质量及对乳腺病灶的检测能力均优于常规乳腺摄影.结论 CR乳腺摄影因其具有大的曝光宽容度和后处理功能,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从而提高了诊断符合率.
作者:黄迪开;谭莉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多发病.据估计[1], 在所有人群中80%的人有过腰痛的经历,但仅15%的腰痛患者被作出明确的诊断.该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偶发、短时间的轻度腰痛和无明显的腰椎功能障碍到长期的反复发作的剧烈腰痛和严重的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亦极为棘手.本文主要就DLBP的微创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黄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左侧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的游离及周围淋巴结的清扫,然后改平卧位,腹腔镜下胃游离及淋巴结清扫,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结果 总手术时间270~400 min,平均338 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70 mL.共清扫淋巴结185枚,平均每例7.4枚;术后住院8~20 d,平均10.3 d.1例因奇静脉破裂中转开胸.术后并发症:1例因吻合口漏伴胸腔感染死亡,胃排空障碍 1例,乳糜胸1例,声音嘶哑2例.结论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作者:戴佳鸿;张源源;吕强声;程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是21世纪的医学,代表着医学发展的方向和未来[1].而作为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腔镜手术,自从1987年法国普通外科和妇产科开业医生Philip Mouret在腹腔镜下完成了首例胆囊手术[2]以来,其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开展.
作者:黄飞;蔡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复合小梁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青光眼的主流手术方式,是现代改良的标准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MMC)及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在降低眼压(IOP)的同时,显著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1],克服了传统小梁切除术的缺点,获得与黏小管切开术类似的术后效果[2].MMC抗增殖作用与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临床近20年证明,合理应用MMC是安全而有效的.然而,部分术后患者虽然已获得满意的眼压控制,而其视神经仍然出现持续性损害,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能够客观地记录视乳头形态学的变化,甄别病程进展变化,动态调整术眼靶眼压,为及早干预性治疗提供诊断依据.现就对青光眼术后患者利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eidelberg retinal tomograph,HRT)监测视盘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旭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