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中隔偏曲治疗术式研究进展

韦岑;黄善坚;潘安妮;黄炳护;黄耀瑾;吴铖林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成形术, 三线减张, 先天发育异常
摘要:鼻中隔偏曲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生率为10%~81.2%[1,2],与外伤、先天发育异常、鼻部的许多疾病有关,如鼻息肉、鼻腔肿瘤等,鼻中隔矫正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提高手术者本身技能的同时,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是手术方式发展所关注的焦点.而硬件依赖性及对鼻中隔偏曲形成认识等,均对鼻中隔手术方式演变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就该手术方式发展情况综述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观察

    前交叉韧带(ACL)对维持膝关节前后方向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是膝关节重要解剖结构之一.其损伤断裂后可导致膝关节不稳,继发关节软骨磨损,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需要积极手术重建以防止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病的发生.基于前交叉韧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重建其结构和恢复功能已是目前骨科临床治疗的热点问题.关节镜下ACL早期重建,已成为膝关节外科的常用治疗方法[1].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带袢微孔钢板-同种异体肌腱-可吸收挤压螺钉单束重建ACL 2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滕居赞;朱江龙;车宇;苏波;王大伟;梁瑞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

    成人先心病患者病程较长,病理情况严重,临床易继发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随着病情的延长,临床救治困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也升高[1],对手术精度、手术时间要求高,故成人先心病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十分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年收治的39例成人先心病患者,对其救治的手术护理配合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覃庆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45例临床分析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肺、胸膜及肺外疾病均可引起.虽然胸腔穿刺术是经典的治疗措施,但操作过程中存在工作量大、多次穿刺致胸腔感染、治疗费用较高、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等问题,亦存在抽液量受限制、易出现气胸等不良反应.我科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4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睿荣;魏亚芝;巨永利;巨芳萍;李媛;王周勋;王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50例(249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 治愈97例(64.7%),好转40例(26.7%),无效13例(8.7%).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安全高效,同期中鼻甲和鼻中隔偏曲的处理以及定期随访均能提高疗效.

    作者:赵建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门静脉的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则引起门脉系统压力增高.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主要是针对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的处理.治疗手段包括断流术和分流术两大类.蒋安等[1]的meta分析表明,断流术更适合我国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常见的断流方式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食管下端横断吻合、选择性断流等.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成熟和新器械的使用,以微创手术处理门静脉高压症成为可能.现将腹腔镜手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潘孟;蔡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人工流产镇痛方法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不同人工流产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自愿行人工流产病人538例分为五组,A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B组:单纯吸入笑气镇痛;C组: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镇痛;D组: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联合静脉注射地西泮镇痛;E组:静脉注射地西泮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镇痛,对比分析每组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与A组比较,其他四组镇痛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松弛效果比较,B、C、D、E四组满意率明显增高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以A组高,与C、D、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各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以E组少,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C组高,与其他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联合静脉注射地西泮是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罗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微创治疗(附47例报告)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动脉瘤破裂引起,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病因中约占85%[1].治疗上除了应尽早处理动脉瘤外,还需尽快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否则,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以及可能发生的脑积水将影响治疗的效果.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经头颅CT、全脑血管造影术证实的此类患者4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全麻腹腔镜术后患者复苏期的护理

    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技术是21世纪外科学的发展方向之一[1].该手术在外科学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展,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容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全麻多为腹腔镜手术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具有有效保持气道通畅、供氧充足、CO2排出完全、镇痛好、气腹满意的优点.因此,全麻腹腔镜术后患者复苏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开展全麻腹腔镜手术以来,收治外科、妇科人60例,术后均送ICU进行全面复苏监护,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频电波刀联合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治疗重度宫颈糜烂108例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联合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该院门诊术前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病理均诊断为良性病变的重度宫颈糜烂的108例患者进行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术后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照比较,治疗组采用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喷洒宫颈局部,对照未用药物促进愈合,观察术后阴道流血及宫颈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阴道出流时间为(12.28±2.31)d,对照组为(17.24±3.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愈51例,对照组为42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电波刀联合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治疗重度宫颈糜烂能减少阴道出血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廖丽敏;刘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5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小切口径路,借助悬吊建腔,在5 mm腹腔镜和超声刀辅助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结果 56例手术均获成功,全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颈部切口仅为2.0 cm左右,随访6~20个月,均对瘢痕效果满意.结论 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方法,既达到微创的目的,又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永传;邱建;谷振光;滕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针缝合器在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急诊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胫腓骨骨折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3.7%.由于胫腓骨周围软组织较少,血运不佳,早期由于各种原因容易致骨筋膜内压力增高,使组织的循环灌注不良,易致肌肉和神经急性严重缺血,在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手术中更容易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本组在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手术中使用无针缝合器,达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宇;尹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CT扫描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附17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特点及 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SIH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检查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特征性体位性头痛症状,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等,其中伴有颈项强直15例;17例均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均<60 mmH2O,其中6例脑脊液中红细胞数不同程度升高;头部CT平扫表现为脑组织肿胀,脑灰白质分界清,脑池及脑室变窄14例,其中6例CT增强,均见硬脑膜线样强化.合并硬膜下积液2例,硬膜下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未见明显改变3例.结论 体位性头痛是SIH的临床特征,CT扫描能发现SIH有特征性表现,为临床提供了明显的诊断依据.

    作者:彭世辉;何积源;陈铭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创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症脑室出血采用微创铸型侧与非铸型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194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非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A组)、非铸型侧脑室穿刺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B组)、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C组),观察三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微创穿刺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铸型侧对比非铸型脑室穿刺,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缩短(P<0.05),亦明显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残率.结论 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铸型侧脑室穿刺疗效比非铸型侧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廷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去整合素kistrin对晶状体摘除术后兔晶状体上皮细胞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去整合素kistrin对晶状体摘除术后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4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眼行透明晶状体摘除术(ECLE),术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囊袋内注入0.2 mL浓度为80 ng/mL的kistrin,对照组注入等量林格液,随机取10只左眼为空白组.分别于术后14 d(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及3个月(实验组C组、对照组D组)取后囊膜,以肺癌组织为阳性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兔后囊膜组织及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空白组后囊膜MMP-2无蛋白表达,A、B、C、D组均有蛋白表达.B组MMP-2的相对灰度值为0.769±0.011,A组为0.378±0.019 ;D组为1.015±0.020,C组为0.361±0.013,低于D组(P=0.000);D组相对灰度值较B组升高(P=0.000);A组、C组相对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结论 整合素kistrin可能在晶状体摘除术后MMP-2的表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可能与Ⅳ型胶原的分泌减少密切相关.

    作者:马婧;谭少健;梁皓;何剑锋;李霞;黄敏丽;陈金卯;陈迎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护理体会

    目前,妇科手术90%以上都能在腹腔镜下完成[1],其特点是出血少、损伤小、愈合快、瘢痕不明显,切口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2].为此,手术室护士应全面掌握腹腔镜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及手术特点,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做好术后仪器设备保养及维修等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成功.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开展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42例,现将护理配合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俊;梁宁;马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初学者如何缩短学习曲线

    微创医学是21世纪的医学,代表着医学发展的方向和未来[1].而作为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腔镜手术,自从1987年法国普通外科和妇产科开业医生Philip Mouret在腹腔镜下完成了首例胆囊手术[2]以来,其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开展.

    作者:黄飞;蔡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全结直肠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及评价

    自1990年Jacobs在美国成功完成第一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以来,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器械设备的更新和先行者的大力推广,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经成为腹腔镜消化外科中成熟的手术方式.目前开展的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类型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切除术和全结肠切除术等.然而腹腔镜下全结直肠切除术由于具有手术切除范围广泛、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等特点,目前开展的单位还不多.为此,本文结合我们这几年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本领域的新进展,就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手术中的相关原则和技术进行讨论.

    作者:应敏刚;杨春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地佐辛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反应的影响

    目的 对比观察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拔管期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D1、D2和SF三组,手术结束前15 min,D1组和D2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和0.15 mg/kg,SF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在围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拔管后疼痛、躁动评分、需要再次镇痛的例数、不良反应和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 三组患者在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烦躁评分、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D1组相比,SF组患者拔管后SpO2明显降低(P<0.05),三组拔管后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佐辛抑制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呼吸抑制及过度镇静的风险小.

    作者:卢丽雅;岑燕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及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和比较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及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5%鱼肝油酸钠者27例,使用聚桂醇者51例.结果 5%鱼肝油酸钠组有效16例,显效8例,总有效24例,占88.9%,术后不良反应20例,发生率为74.1%;聚桂醇组有效21例,显效26例,总有效47例,占92.2%.术后不良反应26例,发生率为51.0%.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聚桂醇和5%鱼肝油酸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相当,但聚桂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唐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大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其中肝脏的转移是大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大肠癌肝转移的机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表明,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近年来,关于肿瘤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已经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大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