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年
脑血管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电视监视下借助导引器械(针、导管、导丝)经血管途径递送特殊材料进入神经系统病变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技术分为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术、血管内动脉溶栓术、机械碎栓术、血管栓塞术、血管内药物灌注术等[1].脑血管介入穿刺术主要采用股动脉入路进行穿刺.随着介入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脑血管介入治疗以其安全、微创、效果好等优势被迅速推广应用,但其毕竟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术后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许金兰;李先锋;马红英;蒋利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致伤原因、损伤特点和防治原则.方法 医源性皮肤损伤68例,其中浅Ⅱ度39例,深Ⅱ度17例,Ⅲ度12例;损伤的体表总面积0.2%~23%,平均(7±1.36)%,行非手术治疗42例,直接切痂缝合10例,削痂覆盖辐照猪皮4例,切(削)痂自体皮片移植9例,皮瓣移植3例.结果 68例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10~72 d,平均(17.46±2.23)d.结论 医源性皮肤损伤多系人为因素造成,可通过加强防范,降低发生率,对深度损伤尽可能早期手术修复,可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梁茶;彭云;庄君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计算机(CR)乳腺摄影的图像质量和对乳腺病灶的检测能力.方法 对在该院检查的在临床上诊断为疑似乳腺癌的30例患者同时进行常规乳腺摄影和CR乳腺摄影,对二者摄影图像质量与病灶检测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CR乳腺摄影的图像质量及对乳腺病灶的检测能力均优于常规乳腺摄影.结论 CR乳腺摄影因其具有大的曝光宽容度和后处理功能,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从而提高了诊断符合率.
作者:黄迪开;谭莉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波照射治疗对以腋横纹为切口的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来院就诊的80例门诊腋臭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均行腋横纹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实验组术后3 d开始微波照射术区,每日两次,共3 d;对照组术后用常规的方法治疗.统计各组愈合时间及术口Ⅰ期愈合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愈合时间平均为7.1 d,切口Ⅰ期愈合率95.0%;对照组愈合时间平均为10.8 d,Ⅰ期愈合率7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波对腋横纹皮瓣法腋臭术后患者的术口进行创面照射,可促进腋部术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是腋臭患者术后有益的辅助手段.
作者:朱格非;麦慧;戴新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特点及 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SIH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检查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特征性体位性头痛症状,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等,其中伴有颈项强直15例;17例均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均<60 mmH2O,其中6例脑脊液中红细胞数不同程度升高;头部CT平扫表现为脑组织肿胀,脑灰白质分界清,脑池及脑室变窄14例,其中6例CT增强,均见硬脑膜线样强化.合并硬膜下积液2例,硬膜下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未见明显改变3例.结论 体位性头痛是SIH的临床特征,CT扫描能发现SIH有特征性表现,为临床提供了明显的诊断依据.
作者:彭世辉;何积源;陈铭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力碎石钳联合电切术一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大力碎石钳联合电切术一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35例.结果 34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2±23)min,无结石残留.1例术中膀胱碎石后膀胱穿孔,结石顺利取出,一周后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随访6个月,并发尿道狭窄2例.结论 大力碎石加前列腺电切术钳一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效果满意,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作者:赵和庆;张成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是21世纪的医学,代表着医学发展的方向和未来[1].而作为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腔镜手术,自从1987年法国普通外科和妇产科开业医生Philip Mouret在腹腔镜下完成了首例胆囊手术[2]以来,其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开展.
作者:黄飞;蔡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自1990年Jacobs在美国成功完成第一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以来,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器械设备的更新和先行者的大力推广,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经成为腹腔镜消化外科中成熟的手术方式.目前开展的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类型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切除术和全结肠切除术等.然而腹腔镜下全结直肠切除术由于具有手术切除范围广泛、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等特点,目前开展的单位还不多.为此,本文结合我们这几年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本领域的新进展,就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手术中的相关原则和技术进行讨论.
作者:应敏刚;杨春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小切口径路,借助悬吊建腔,在5 mm腹腔镜和超声刀辅助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结果 56例手术均获成功,全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颈部切口仅为2.0 cm左右,随访6~20个月,均对瘢痕效果满意.结论 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方法,既达到微创的目的,又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永传;邱建;谷振光;滕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2008年至2011年该院施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静止型嗜铬细胞瘤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54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100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1~2 d恢复饮食,并可下地活动;术后1~4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9 d).病理检查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随访3月~3年,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 在手术操作熟练、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后腹腔镜手术切除静止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陆浩源;白先忠;蒙清贵;唐勇;程继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7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28例,其中男409例,女319例,年龄小于39岁者397例,大于40岁者330例,2岁患儿1例.
作者:张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50例(249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 治愈97例(64.7%),好转40例(26.7%),无效13例(8.7%).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安全高效,同期中鼻甲和鼻中隔偏曲的处理以及定期随访均能提高疗效.
作者:赵建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腹腔镜手术器械比普通手术器械构造复杂、精细,有细小的管腔,极易残留污物与细菌,既影响化学消毒剂的灭菌效果,又影响器械的使用寿命,间接给手术带来后患.因此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工作对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医疗安全至关重要[1].另外,腹腔镜设备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如何更好地使用、维护和管理好腹腔镜手术器械和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对手术室护士来说是一项新的课题.
作者:陈健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身心性疾病,心脏介入手术是治疗各种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手段[1],它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射频消融术、起搏器安置术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而心脏介入治疗的复杂性及危险性,增加了各环节的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3].因此在术后患者院内转运途中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保证患者安全转运是提高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终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邓锐颖;潘宁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喉癌是一种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1].气管切开是喉癌手术病人维持呼吸道通气的重要通道,做好病人术后人工气道管理是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也是提高手术病人成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对本科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32例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青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前交叉韧带(ACL)对维持膝关节前后方向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是膝关节重要解剖结构之一.其损伤断裂后可导致膝关节不稳,继发关节软骨磨损,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需要积极手术重建以防止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病的发生.基于前交叉韧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重建其结构和恢复功能已是目前骨科临床治疗的热点问题.关节镜下ACL早期重建,已成为膝关节外科的常用治疗方法[1].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带袢微孔钢板-同种异体肌腱-可吸收挤压螺钉单束重建ACL 2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滕居赞;朱江龙;车宇;苏波;王大伟;梁瑞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比较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及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5%鱼肝油酸钠者27例,使用聚桂醇者51例.结果 5%鱼肝油酸钠组有效16例,显效8例,总有效24例,占88.9%,术后不良反应20例,发生率为74.1%;聚桂醇组有效21例,显效26例,总有效47例,占92.2%.术后不良反应26例,发生率为51.0%.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聚桂醇和5%鱼肝油酸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相当,但聚桂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唐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其中肝脏的转移是大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大肠癌肝转移的机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表明,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近年来,关于肿瘤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已经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大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原发性周围型肺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比较4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VAMT组)和60例标准剖胸切口肺叶切除术(SPT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拔胸管时间、术后杜冷丁使用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间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拔胸管时间、术后使用杜冷丁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能满足肺叶、全肺切除手术的需要,安全有效,可作为周围型肺癌手术的常规切口,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兰碧洋;罗强;张晓安;黄绍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左侧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的游离及周围淋巴结的清扫,然后改平卧位,腹腔镜下胃游离及淋巴结清扫,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结果 总手术时间270~400 min,平均338 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70 mL.共清扫淋巴结185枚,平均每例7.4枚;术后住院8~20 d,平均10.3 d.1例因奇静脉破裂中转开胸.术后并发症:1例因吻合口漏伴胸腔感染死亡,胃排空障碍 1例,乳糜胸1例,声音嘶哑2例.结论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作者:戴佳鸿;张源源;吕强声;程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