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珍
目的 对比不同人工流产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自愿行人工流产病人538例分为五组,A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B组:单纯吸入笑气镇痛;C组: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镇痛;D组: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联合静脉注射地西泮镇痛;E组:静脉注射地西泮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镇痛,对比分析每组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与A组比较,其他四组镇痛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松弛效果比较,B、C、D、E四组满意率明显增高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以A组高,与C、D、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各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以E组少,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C组高,与其他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联合静脉注射地西泮是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罗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是21世纪的医学,代表着医学发展的方向和未来[1].而作为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腔镜手术,自从1987年法国普通外科和妇产科开业医生Philip Mouret在腹腔镜下完成了首例胆囊手术[2]以来,其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开展.
作者:黄飞;蔡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血管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电视监视下借助导引器械(针、导管、导丝)经血管途径递送特殊材料进入神经系统病变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技术分为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术、血管内动脉溶栓术、机械碎栓术、血管栓塞术、血管内药物灌注术等[1].脑血管介入穿刺术主要采用股动脉入路进行穿刺.随着介入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脑血管介入治疗以其安全、微创、效果好等优势被迅速推广应用,但其毕竟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术后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许金兰;李先锋;马红英;蒋利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新型泡沫硬化疗法对静脉曲张术后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新型泡沫硬化剂聚桂醇对20例(25条肢体)静脉曲张术后残留曲张静脉病人进行注射硬化治疗.结果 25条肢体均成功注射,平均每条肢体应用4~6 mL泡沫硬化剂.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个月,全部病人术后残留的畸形静脉消失,且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注射新型泡沫硬化剂是一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残留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病人痛苦小,治疗周期短,可重复应用,应作为静脉曲张术后残留病人的首选办法.
作者:张云峰;管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输尿管狭窄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开放手术处理.相对而言,开放手术创伤大、康复慢且并发症多[1].同时,仍可能出现较高比例的再次狭窄,给再次手术处理带来更高的难度[2].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我院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19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默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喉癌是一种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1].气管切开是喉癌手术病人维持呼吸道通气的重要通道,做好病人术后人工气道管理是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也是提高手术病人成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对本科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32例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青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腹腔镜手术中监测麻醉镇静深度的实用性.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气管内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BIS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记录术中两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麻醉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T2、T3时点MAP与T0相比P<0.05,BIS组麻醉用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而且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起到指导麻醉用药,有助于判断麻醉的深度,减少麻醉药用量,改善麻醉苏醒的质量.
作者:林环新;石鸿金;钟贤春;丘玉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将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1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干预组68例,分别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行动静脉内瘘术的病人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缩短内瘘的成熟时间,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龚秋萍;张燕燕;李新萍;周萍;周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比较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及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5%鱼肝油酸钠者27例,使用聚桂醇者51例.结果 5%鱼肝油酸钠组有效16例,显效8例,总有效24例,占88.9%,术后不良反应20例,发生率为74.1%;聚桂醇组有效21例,显效26例,总有效47例,占92.2%.术后不良反应26例,发生率为51.0%.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聚桂醇和5%鱼肝油酸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相当,但聚桂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唐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多发病.据估计[1], 在所有人群中80%的人有过腰痛的经历,但仅15%的腰痛患者被作出明确的诊断.该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偶发、短时间的轻度腰痛和无明显的腰椎功能障碍到长期的反复发作的剧烈腰痛和严重的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亦极为棘手.本文主要就DLBP的微创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黄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胫腓骨骨折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3.7%.由于胫腓骨周围软组织较少,血运不佳,早期由于各种原因容易致骨筋膜内压力增高,使组织的循环灌注不良,易致肌肉和神经急性严重缺血,在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手术中更容易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本组在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手术中使用无针缝合器,达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宇;尹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其中肝脏的转移是大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大肠癌肝转移的机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表明,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近年来,关于肿瘤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已经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大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结果 289例患者均能成功穿刺建立通道.283例行一期碎石术,6例因建立通道时出血,影响肾镜视野而改行二期碎石术.全组结石清除率85.5%(247/289),无胸膜损伤、腹腔脏器损伤、肾盂撕裂、肾脏穿通伤等并发症.结论 利用超声引导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具有简单、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芬莲;覃斌;陶宗欣;陆常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效果.方法 对25例腹股沟嵌顿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腹股沟区斜切口,探查腹腔,2例行坏死大网膜切除,15例肠管绞窄经松解后血运恢复;处理疝囊后行无张力疝修补.结果 本组25例全部治愈,无术后感染发生,7例伤口疼痛需予止痛药处理,阴囊肿胀3例,经局部处理后均治愈,随访4~29 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安全、效果好.
作者:桂小龙;陆云飞;张海添;覃新干;黄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重症脑室出血采用微创铸型侧与非铸型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194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非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A组)、非铸型侧脑室穿刺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B组)、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C组),观察三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微创穿刺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铸型侧对比非铸型脑室穿刺,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缩短(P<0.05),亦明显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残率.结论 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铸型侧脑室穿刺疗效比非铸型侧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廷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前,妇科手术90%以上都能在腹腔镜下完成[1],其特点是出血少、损伤小、愈合快、瘢痕不明显,切口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2].为此,手术室护士应全面掌握腹腔镜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及手术特点,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做好术后仪器设备保养及维修等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成功.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开展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42例,现将护理配合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俊;梁宁;马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腹腔镜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手术室的护理措施也相应地随之扩展.本文就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蓝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联合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该院门诊术前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病理均诊断为良性病变的重度宫颈糜烂的108例患者进行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术后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照比较,治疗组采用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喷洒宫颈局部,对照未用药物促进愈合,观察术后阴道流血及宫颈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阴道出流时间为(12.28±2.31)d,对照组为(17.24±3.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愈51例,对照组为42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电波刀联合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治疗重度宫颈糜烂能减少阴道出血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廖丽敏;刘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微波消融治疗术(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MCT)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中,78例采用MCT联合TACE治疗为观察组,其中的42例TACE术后1周联合MCT治疗为观察A组,36例术后2周联合MCT治疗为B组;28例单纯采用TACE治疗为对照组.用SPSS13.0软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A组和B组间术后1个月肝癌病灶碘油沉积率和AFP下降率,以及一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①术后1个月AFP降幅良好率观察组为71.8%,对照组为42.9%;碘油沉积良好率观察组为75.6%,对照组为46.4%;1年生存率观察组为52.6%,对照组为25.9%,两组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中术后1个月观察:AFP降幅良好率A组为83.3%,B组为58.3%;碘油沉积良好率A组为85.7%,B组为63.9%;1年生存率A组为64.3%,B组为38.9%,A组优于B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T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优于单独TACE治疗;TACE术后1周内行MCT治疗,能更有效地形成碘油沉积和降低AFP、提高生存率.TACE术后尽早联合MCT对控制肿瘤、提高生存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程昌盛;汤伟光;王春清;钟卓桦;吴玉凤;黄献球;吴燕;覃祖云;韦建良;牛广林;李绍东;李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小切口径路,借助悬吊建腔,在5 mm腹腔镜和超声刀辅助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结果 56例手术均获成功,全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颈部切口仅为2.0 cm左右,随访6~20个月,均对瘢痕效果满意.结论 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方法,既达到微创的目的,又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永传;邱建;谷振光;滕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