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去整合素kistrin对晶状体摘除术后兔晶状体上皮细胞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

马婧;谭少健;梁皓;何剑锋;李霞;黄敏丽;陈金卯;陈迎迎

关键词:去整合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晶状体上皮细胞, Ⅳ型胶原, 晶状体摘除术, 免疫印迹法
摘要:目的 研究去整合素kistrin对晶状体摘除术后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4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眼行透明晶状体摘除术(ECLE),术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囊袋内注入0.2 mL浓度为80 ng/mL的kistrin,对照组注入等量林格液,随机取10只左眼为空白组.分别于术后14 d(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及3个月(实验组C组、对照组D组)取后囊膜,以肺癌组织为阳性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兔后囊膜组织及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空白组后囊膜MMP-2无蛋白表达,A、B、C、D组均有蛋白表达.B组MMP-2的相对灰度值为0.769±0.011,A组为0.378±0.019 ;D组为1.015±0.020,C组为0.361±0.013,低于D组(P=0.000);D组相对灰度值较B组升高(P=0.000);A组、C组相对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结论 整合素kistrin可能在晶状体摘除术后MMP-2的表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可能与Ⅳ型胶原的分泌减少密切相关.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彩超监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应用价值

    我院从2009 年12月至2011年10月对67例血透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现总结分析其声像图及彩色血流频谱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冰;陈巧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进展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多发病.据估计[1], 在所有人群中80%的人有过腰痛的经历,但仅15%的腰痛患者被作出明确的诊断.该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偶发、短时间的轻度腰痛和无明显的腰椎功能障碍到长期的反复发作的剧烈腰痛和严重的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亦极为棘手.本文主要就DLBP的微创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黄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微创治疗(附47例报告)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动脉瘤破裂引起,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病因中约占85%[1].治疗上除了应尽早处理动脉瘤外,还需尽快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否则,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以及可能发生的脑积水将影响治疗的效果.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经头颅CT、全脑血管造影术证实的此类患者4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腋横纹切口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后微波照射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微波照射治疗对以腋横纹为切口的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来院就诊的80例门诊腋臭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均行腋横纹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实验组术后3 d开始微波照射术区,每日两次,共3 d;对照组术后用常规的方法治疗.统计各组愈合时间及术口Ⅰ期愈合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愈合时间平均为7.1 d,切口Ⅰ期愈合率95.0%;对照组愈合时间平均为10.8 d,Ⅰ期愈合率7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波对腋横纹皮瓣法腋臭术后患者的术口进行创面照射,可促进腋部术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是腋臭患者术后有益的辅助手段.

    作者:朱格非;麦慧;戴新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皮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介入治疗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脑血管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电视监视下借助导引器械(针、导管、导丝)经血管途径递送特殊材料进入神经系统病变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技术分为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术、血管内动脉溶栓术、机械碎栓术、血管栓塞术、血管内药物灌注术等[1].脑血管介入穿刺术主要采用股动脉入路进行穿刺.随着介入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脑血管介入治疗以其安全、微创、效果好等优势被迅速推广应用,但其毕竟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术后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许金兰;李先锋;马红英;蒋利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研究进展

    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腹腔镜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手术室的护理措施也相应地随之扩展.本文就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蓝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创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症脑室出血采用微创铸型侧与非铸型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194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非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A组)、非铸型侧脑室穿刺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B组)、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C组),观察三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微创穿刺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铸型侧对比非铸型脑室穿刺,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缩短(P<0.05),亦明显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残率.结论 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铸型侧脑室穿刺疗效比非铸型侧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廷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门静脉的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则引起门脉系统压力增高.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主要是针对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的处理.治疗手段包括断流术和分流术两大类.蒋安等[1]的meta分析表明,断流术更适合我国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常见的断流方式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食管下端横断吻合、选择性断流等.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成熟和新器械的使用,以微创手术处理门静脉高压症成为可能.现将腹腔镜手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潘孟;蔡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中隔偏曲治疗术式研究进展

    鼻中隔偏曲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生率为10%~81.2%[1,2],与外伤、先天发育异常、鼻部的许多疾病有关,如鼻息肉、鼻腔肿瘤等,鼻中隔矫正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提高手术者本身技能的同时,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是手术方式发展所关注的焦点.而硬件依赖性及对鼻中隔偏曲形成认识等,均对鼻中隔手术方式演变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就该手术方式发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韦岑;黄善坚;潘安妮;黄炳护;黄耀瑾;吴铖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左侧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的游离及周围淋巴结的清扫,然后改平卧位,腹腔镜下胃游离及淋巴结清扫,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结果 总手术时间270~400 min,平均338 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70 mL.共清扫淋巴结185枚,平均每例7.4枚;术后住院8~20 d,平均10.3 d.1例因奇静脉破裂中转开胸.术后并发症:1例因吻合口漏伴胸腔感染死亡,胃排空障碍 1例,乳糜胸1例,声音嘶哑2例.结论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作者:戴佳鸿;张源源;吕强声;程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骨折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31例在该院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骨折患儿,其中6例采用小切口复位固定治疗技术,25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2~8个月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长骨骨折均获得临床性愈合.结论 采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儿童长骨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其主要适用于4~14岁的儿童长骨骨折,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康复较快等特点.

    作者:陈国平;江建中;谭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全结直肠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及评价

    自1990年Jacobs在美国成功完成第一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以来,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器械设备的更新和先行者的大力推广,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经成为腹腔镜消化外科中成熟的手术方式.目前开展的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类型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切除术和全结肠切除术等.然而腹腔镜下全结直肠切除术由于具有手术切除范围广泛、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等特点,目前开展的单位还不多.为此,本文结合我们这几年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本领域的新进展,就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手术中的相关原则和技术进行讨论.

    作者:应敏刚;杨春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防治(附68例报告)

    目的 分析探讨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致伤原因、损伤特点和防治原则.方法 医源性皮肤损伤68例,其中浅Ⅱ度39例,深Ⅱ度17例,Ⅲ度12例;损伤的体表总面积0.2%~23%,平均(7±1.36)%,行非手术治疗42例,直接切痂缝合10例,削痂覆盖辐照猪皮4例,切(削)痂自体皮片移植9例,皮瓣移植3例.结果 68例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10~72 d,平均(17.46±2.23)d.结论 医源性皮肤损伤多系人为因素造成,可通过加强防范,降低发生率,对深度损伤尽可能早期手术修复,可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梁茶;彭云;庄君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在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监测中的应用

    复合小梁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青光眼的主流手术方式,是现代改良的标准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MMC)及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在降低眼压(IOP)的同时,显著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1],克服了传统小梁切除术的缺点,获得与黏小管切开术类似的术后效果[2].MMC抗增殖作用与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临床近20年证明,合理应用MMC是安全而有效的.然而,部分术后患者虽然已获得满意的眼压控制,而其视神经仍然出现持续性损害,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能够客观地记录视乳头形态学的变化,甄别病程进展变化,动态调整术眼靶眼压,为及早干预性治疗提供诊断依据.现就对青光眼术后患者利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eidelberg retinal tomograph,HRT)监测视盘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7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28例,其中男409例,女319例,年龄小于39岁者397例,大于40岁者330例,2岁患儿1例.

    作者:张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的麻醉体会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是在X光或B超引导定位下将肾镜经背部皮肤穿入肾盂肾盏内进行体内碎石和取石的一种现代外科技术,由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取石速度快、结石取净率高、手术时间短、步骤简化、适应范围广等优点,现已在国内普遍开展[1,2].我院自2006年2月开展经皮肾镜碎石术,相对于传统肾切开取石术(PCNL)具有创伤少、出院快等优点,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PCNL主要用于体积较大、形态复杂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有困难的结石,或身体无法耐受传统肾切开取石术的患者.如何选择一种安全、经济、合适PCNL的麻醉方式对其发展尤其重要.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实施PCNL 72例,现就其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瑞奇;蔡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地佐辛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反应的影响

    目的 对比观察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拔管期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D1、D2和SF三组,手术结束前15 min,D1组和D2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和0.15 mg/kg,SF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在围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拔管后疼痛、躁动评分、需要再次镇痛的例数、不良反应和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 三组患者在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烦躁评分、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D1组相比,SF组患者拔管后SpO2明显降低(P<0.05),三组拔管后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佐辛抑制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呼吸抑制及过度镇静的风险小.

    作者:卢丽雅;岑燕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及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和比较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及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5%鱼肝油酸钠者27例,使用聚桂醇者51例.结果 5%鱼肝油酸钠组有效16例,显效8例,总有效24例,占88.9%,术后不良反应20例,发生率为74.1%;聚桂醇组有效21例,显效26例,总有效47例,占92.2%.术后不良反应26例,发生率为51.0%.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聚桂醇和5%鱼肝油酸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相当,但聚桂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唐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频电波刀联合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治疗重度宫颈糜烂108例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联合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该院门诊术前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病理均诊断为良性病变的重度宫颈糜烂的108例患者进行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术后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照比较,治疗组采用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喷洒宫颈局部,对照未用药物促进愈合,观察术后阴道流血及宫颈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阴道出流时间为(12.28±2.31)d,对照组为(17.24±3.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愈51例,对照组为42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电波刀联合云南白药、西瓜霜喷剂治疗重度宫颈糜烂能减少阴道出血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廖丽敏;刘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周围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原发性周围型肺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比较4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VAMT组)和60例标准剖胸切口肺叶切除术(SPT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拔胸管时间、术后杜冷丁使用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间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拔胸管时间、术后使用杜冷丁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能满足肺叶、全肺切除手术的需要,安全有效,可作为周围型肺癌手术的常规切口,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兰碧洋;罗强;张晓安;黄绍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