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研究

施能槐;朱展标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小切口
摘要:目的 比较小切口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行单侧全髋置换术治疗患者49例,其中25例患者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24例患者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髋关节Harris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止痛药用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等.结果 小切口组切口长度为(10.49±1.36)cm,常规组为(17.27±1.46)cm;手术时间小切口组为(117.80±15.89)min,常规组为(94.79±13.79)min;术后曲马多用量小切口组为(0.78±0.42)g,常规组为(1.14±0.39)g;小切口组术后24 h引流量为(265.84±67.34)mL,常规组为(311.50±86.38)mL;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小切口组为(89.44±5.75)分,常规组为(85.67±6.29)分,以上各指标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术中失血量为(193.24±60.1)mL,常规组为(215.21±52.32)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的手术入路,但是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并且对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胃镜下摘除上消化道息肉64例体会

    消化道息肉是癌前期状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是关键.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对大部分上消化道息肉都可采用内镜下治疗,而在无痛胃镜下进行治疗,更加容易操作.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开展无痛苦胃镜下成功治疗上消化道息肉6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兆炯;刘福建;杨军雄;关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成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79例报告

    腹股沟斜疝是多见的腹外疝,占腹股沟疝的85%~95%,为外科常见病[1].手术治疗是成人斜疝唯一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张力修补,因其扰乱了腹壁局部原有的生理解剖结构,使患者易出现术后伤口疼痛、有牵扯感,恢复慢,且复发率高.如何克服传统疝修补方法存在的这些不足,成为了外科医学界亟须攻克的问题.1989年美国外科医生Lichtenstein提出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11年8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79例,报告如下.

    作者:韦常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应用

    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是四肢创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小腿为常见[1],前臂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排在第二位,但其他部位及医源性 OCS也不少见[2].在对其治疗过程中一旦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必须即刻行筋膜切开术,这样有助于保全患肢及加速患肢功能恢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应用是近些年来筋膜切开术后伤口处理的方法之一,它在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降低感染率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作者:黄铭图;王鹏云;黄永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技术现状与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动脉瘤破裂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极高.颅内宽颈动脉瘤是指动脉瘤颈宽≥4 mm 或颈体比大于1 ∶2的动脉瘤,是目前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的共同难点,尤其曾被认为是介入治疗的弱项,存在栓塞物移位、瘤颈残留和栓塞术后易复发等问题.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日趋成熟和介入材料的不断改进 ,采用介入技术治疗已成为颅内宽颈动脉瘤常规的治疗方法.现就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志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 探讨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管理方法及特点.方法 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4例,采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股静脉-股动脉转流的CPB方法,CPB期间严密观察监测泵压和中心静脉压,加强各项监护,积极配合术者处理并发症.结果 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尚满意.3例CPB过程满意,1例在CPB期间出现静脉引流欠佳和低血压,经调整股静脉导管有所好转.结论 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可采用股静脉-股动脉转流的CPB方法,CPB期间需加强监护及防治各种并发症.

    作者:黄国勇;黄爱兰;张学刚;梁宁;李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内镜在结直肠良性占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结直肠良性占位病变74例,采用传统开腹方法治疗53例,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21例,现将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如下.

    作者:邓修民;邓春燕;孙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泪囊炎是因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道排泄功能障碍,泪液长期积滞于泪囊内刺激泪囊黏膜,使之发炎肥厚,产生黏性分泌物,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溢泪和溢脓的眼病,药物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多数患者术前常经多次泪道冲洗、探通以及插管,结果使部分患者的泪管狭窄或阻塞.行传统的单纯泪囊鼻腔吻合术常不能解决这类患者的症状.我院从2003年采用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祥勇;唐勇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肾血管性高血压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报告

    肾动脉狭窄患病率约占高血压的1%~3%[1],主要临床表现是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主要病因有纤维肌营养不良、大动脉炎、肾动脉粥样硬化,其中肾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病因,多见于老年人,而大动脉炎及纤维肌营养不良则多见于育龄妇女.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一名青年男性患者,较为罕见,报告如下.

    作者:卢拥华;秦辉;冯小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根据临床和护理知识,预判患者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预见性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使治疗过程中的风险有效降低[1].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对6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期间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直视下输尿管镜扩张术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男性尿道狭窄

    目的 探讨直视下输尿管镜扩张术联合筋膜扩张器在成年男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采用直视下输尿管镜扩张术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术后口服抗生素,留置尿管2~4周后拔除,定期尿道扩张.结果 36例患者有33例扩张成功(91.7%),术后随访0.5~2年,33例患者均排尿通畅,大尿流率15.8~26.5 mL/s.结论 直视下输尿管镜扩张术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成年男性尿道狭窄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且对医疗设备要求不高,值得推广.

    作者:覃庆平;王伟;杨剑文;姚远;陈悦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钉、AO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和比较胫骨骨折患者分别使用带锁髓内钉、AO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1位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带锁髓内钉治疗组(Ⅰ组)41例,AO钢板治疗组(Ⅱ组)40例,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骨痂形成时间、下肢承重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感染率等.结果 Ⅰ组和Ⅱ组的骨痂形成时间分别为(3.07±0.64)月、(3.19±0.67)月,下肢承重时间分别为(2.35±0.69)月、(3.89±0.71)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7.58±3.18)月、(10.85±3.24)月,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44%、25%,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分别为0.00%、15.00%,骨不连接发生率分别为0.00%、2.50%,两组间比较其中骨痂形成时间、骨不连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效果、下肢承重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术后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其内固定牢固,防旋性能较好;与AO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单,对胫骨骨折血供局部破坏小,更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临床治疗效果较AO钢板好.

    作者:农家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电子鼻咽喉镜下逆行经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经电子鼻咽喉镜下逆行经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用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并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心理干预后实验组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下逆行经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显著,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爱金;陈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电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心电图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临床技能,是极其重要的基本课程、桥梁课程.由于心电生理知识的理论性过强,并且非常抽象,以及要求形象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太强,以致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望而生畏.在诊断学教学中,心电诊断的讲授向来都是一个难点问题.现根据近年来心电图的带教体会,对其临床教学进行分析,以改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芳;何涛;罗园柳;阮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前踝撞击综合征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配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前踝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及关闭术口后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前踝撞击综合征27例,硬膜外麻醉后在气囊止血带下行关节镜下骨赘磨削,滑膜切除,踝关节清理术,软骨面损伤者行微骨折术,关闭术口后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结果 按照Ogilvie Harris踝关节评分系统对术前、术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前均为差,术后优13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92.59%.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前踝撞击综合征,手术方法简便,术后功能恢复快,效果满意.

    作者:俸志斌;韦仁智;汪根和;张世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前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拟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患者,术前全部采用螺旋CT进行评估.结果 65例患者中在术前的螺旋CT评估和手术所见裂口位置相符合60例,相符率92.31%;裂口数量相符合的62例,相符率95.38%;真假腔判断相符合的65例,相符率100%;夹层范围的判断相符合的65例,相符率100%,术前螺旋CT评估降主动脉直径大小为(28.7±6.8)mm,手术所见降主动脉直径大小为(29.8±6.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使用螺旋CT可以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志坚;罗灿华;谭羽灿;徐国建;朱峥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持续冲洗加VSD负压吸引治疗截瘫患者臀部压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常见于截瘫患者及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合并感染,可出现败血症而危及生命.传统的治疗如换药、植皮等方法,对发生在截瘫患者的大压疮治疗效果差,而且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我科于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持续冲洗加VSD负压吸引对17例大压疮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76例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

    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安全、便捷的消化道影像无线检查诊断系统,可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克服了传统内窥镜体积大、检测过程痛苦等缺陷[1].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做好受检者的肠道准备是获得清晰图像、保证有效检查结果的关键[2].我科自2011年6月至12月采用OMOM胶囊内镜系统对76例病人进行检查,现将其临床应用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罗江琳;陈卓琳;牛桂军;张治红;周勇艳;刘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下肢静脉曲张的泡沫硬化治疗及若干问题的探讨

    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 of lower limb)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多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或区域静脉扩张引起.临床表现常见有小腿酸胀、疼痛、水肿、沉重、乏力,继而曲张静脉扩张,扭曲成团,产生血栓性静脉炎或形成静脉石,足靴区形成湿疹、瘙痒、色素沉着、红肿、淋巴管炎、溃烂,严重者静脉破裂致失血性休克,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术、透镜下曲张静脉旋切术、静脉内射频治疗术、静脉内激光治疗术、腔镜下交通支结扎术、曲张静脉点状剥脱术、泡沫硬化剂治疗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病人和医生都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要求越来越高,治疗理念趋向于微创、美观,技术方法方便、快捷、价廉.单纯泡沫硬化疗法或手术联合泡沫硬化疗法符合目前的治疗理念,实际临床治疗中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用不同的泡沫硬化治疗方法.

    作者:谭最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顽固性肾绞痛的治疗体会

    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7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的患者进行了腔内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7例,均为呈持续性或反复间断发作,经解痉及镇痛药物等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结石引起肾绞痛患者.年龄19~35岁;孕6~28周,平均21周;结石直径4~15 mm;左侧6例,右侧1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中段4例,下段5例;3例合并肾结石.

    作者:卢国平;廖科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改良拔尿管法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应用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BPH的金标准[1],但术后患者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尿管,在拔尿管时患者疼痛明显及拔管后患者排尿困难时有发生,甚至需重新留置尿管,这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还可增加大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减轻拔尿管时的患者疼痛及因拔管后引起排尿困难的发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科对行TURP术患者术后采取改良拔尿管法,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华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