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胎儿水肿的临床价值(附545例分析)

林莲恩

关键词:超声检查, 产前, 水肿, 围产
摘要: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使用超声共检查孕妇158 649人,检出胎儿水肿畸形者54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孕妇年龄18~42岁,孕9~40周,有26例孕妇合并贫血(其中8例为地中海贫血),既往有地贫生产史及唐氏儿生产史各1例,其中双胎14例,死胎 29例,羊水过多15例,羊水过少43例,宫内感染4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及手术器械的不断创新,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也得到创新发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优点[1].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实施阴式全子宫切除术80例,与同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10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远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CT导向下颅内血肿微创介入术的临床应用

    颅内血肿的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术切开引流或临床保守治疗[1].自CT机问世以来,由于CT能清楚显示脑内结构和病灶的位置,从而改变传统定位中靶点不可见的问题.传统立向定位技术虽然较普通X线定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操作复杂.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穿刺成功率高、使用于有CT机的基层医院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膝关节镜下清理术的手术配合

    膝关节镜手术是治疗膝关节病变较好的手段[1].我科从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共为1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镜下病变清理术,手术过程顺利,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卢玲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52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26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传统组进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对两组临床疗效、术后以日常生活能力(ADL)标准判定预后比较.结果 微创组恢复率(68.46%)优于传统组(4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差别不大(P>0.05),但微创组的病人偏瘫恢复较早、较快,且恢复程度、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韦祖斌;陆田;梁喜安;梁意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的CDU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CDU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符合率93.1%,定性诊断符合率89.6%;二维超声可分为均质型与混合型.结论 CDU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有重要的定位诊断价值,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能有较高的定性诊断率,有利于临床决策.

    作者:蓝春勇;王小燕;凌冰;农美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内大游离体取出术25例临床分析

    膝关节内游离体是由于各种病变原因出现在关节腔内的游离物体,是造成膝关节功能紊乱的常见原因之一.一般首选通过膝关节镜取出游离体,但对某些大的游离体(直径>1.5 cm),镜下直接取出有一定难度.我院1998年 1月至2010年7月在关节镜辅助下,对25例膝关节内的大游离体病例,通过游离体体表定位直接切开取出,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峰;张中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急腹症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诊治61例急腹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急腹症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后均明确诊断,6例行中转开腹术,其余均成功行腹腔镜术,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75 min,术中出血10~18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 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应用安全有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使病人及时地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勇;郭朝普;贺文全;武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内镜下负压套扎治疗内痔23例报告

    痔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我院2004年6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23例内痔患者,采用大肠镜下套扎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远庄;贾秋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锁骨下入路中心静脉置管术721例分析

    中心静脉置管广泛应用于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化疗、静脉营养和抢救危重患者,它能长时间保留置管,方便临床工作,减轻患者痛苦.但中心静脉置管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大部分医院由麻醉师或经过培训的医师进行这项操作[1].而在我们基层医院,麻醉师少,工作多,紧急时无法请到麻醉师,影响危重病人抢救.

    作者:陈永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8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适应证、手术操作技巧、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该院外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1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均获治愈.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效果良好,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毛国昌;蔺觅;全俊杰;杨奕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静脉导管常见不良情况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CVC)是静脉输液的前沿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两种静脉导管均存在有导管移位,局部炎症、导管堵塞等情况,直接影响导管的正常使用,甚至引起计划外拔管的发生.

    作者:肖琼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5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硬膜外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hydroma,TSH)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并发症,为损伤后脑脊液流入并积聚于硬脑膜下腔而引起,积液的吸收和脑组织的复位是硬膜下积液转归的关键[1],目前临床治疗仍较为棘手.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硬膜外积液患者55例,现就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重桥;陆伟水;余松祚;谭适;陆弘盈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体会(附50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方法 对应用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500例(524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侧476例,双侧24例.结果 单通道碎石467例,双通道碎石33例,手术平均时间为46 min;14例术后行辅助ESWL,结石清除率为97.2%(486/500);术后平均住院7 d;术后发热33例,经积极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术中、术后无大出血、严重感染、引流系统损伤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2周拔除肾盂造瘘管,3~5周后拔除双J管;381例平均随访8个月,无肾功能受损、肾结构异常、结石残留、复发现象.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梁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半导体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中的早期应用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半导体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7年4月至2010年11月确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50例 5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观察眼压变化、房角开放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及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结果 眼压:两组眼压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房角开放情况:两组功能关闭的房角均有不同程度重新开放,治疗后24 h前房角开放范围>1/2周者,对照组9眼(32.14%),治疗组26眼(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视力改善情况:治疗后24 h对照组视力变化不明显,治疗组视力0.08~0.4,较术前眼前手动-0.2明显提高.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半导体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可使功能关闭的房角迅速开放,眼压下降,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珊;赖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钛夹脱落致消化道出血2例报告

    经内镜应用金属钛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钛夹闭合产生的机械力将出血血管或裸露血管夹闭,达到阻断血流的目的.有报道称该方法的止血成功率达100%,且无再出血和并发症.我院内镜室发现两例钛夹脱落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沱;吴以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阿是穴齐刺法温针灸配合火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9例临床分析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及其周围韧带、滑膜、肌腱及关节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数患者慢性发病,隐匿进行,病程长,亦有疼痛较重者.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5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正畸治疗中防釉质脱矿黏接技术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随着各种固定矫治器以及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托槽直接黏接技术因其便利性和高效率而被广泛而迅速地应用于正畸固定矫治,并成为正畸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口腔正畸治疗技术进步的明显标志.

    作者:廖烈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ASA Ⅰ级或Ⅱ级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和停药后10 min的DBP、SBP、HR、SpO2,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在麻醉后5 min、10 min的SBP和DBP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R组患者苏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较F组短(P<0.01).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应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苏醒迅速,安全有效.

    作者:解翔彬;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肝动脉介入性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肝动脉介入性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39 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置管,采用表阿霉素(EADM)、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顺铂(CDDP)行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间隔40~50 d再次治疗,2次治疗后评价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39例患者显效8例(20.5%),有效14例(35.9%),稳定15例(38.5%),进展2例(5.1%),总有效率为56.4%.AFP下降>50%者16例,其中11例恢复正常.结论 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永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体位的选择和摆置对手术的影响

    自从1926年Fernstrom等首先应用经皮肾镜术治疗结石以来[1],经皮肾镜(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治疗复杂肾结石已经被学者广泛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目前国内治疗肾结石的金标准[2],已逐渐取代开放性手术而成为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

    作者:李英;江广学;李建梅;雷琳;陈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