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远庄;贾秋红
目的 探讨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改良间断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二尖瓣瓣膜疾病患者中,23例采用传统间断缝合法,39例采用改良间断缝合法,比较两种手术方法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 两组在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间断缝合法不增加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操作简单,下瓣容易,在临床中可考虑使用.
作者:冯旭;郑宝石;谢晓勇;何巍;吴熙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微创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应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0%(3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轻肺部感染1例,无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3例消化道出血,其中2例患者死于脑疝,1例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微创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但相对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宗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初期表现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肺组织因炎症破坏导致其弹性回缩力减低和肺过度膨胀,晚期发展为肺实质不可逆性损坏.
作者:胡榜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方法 对应用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500例(524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侧476例,双侧24例.结果 单通道碎石467例,双通道碎石33例,手术平均时间为46 min;14例术后行辅助ESWL,结石清除率为97.2%(486/500);术后平均住院7 d;术后发热33例,经积极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术中、术后无大出血、严重感染、引流系统损伤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2周拔除肾盂造瘘管,3~5周后拔除双J管;381例平均随访8个月,无肾功能受损、肾结构异常、结石残留、复发现象.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梁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外伤性硬膜外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hydroma,TSH)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并发症,为损伤后脑脊液流入并积聚于硬脑膜下腔而引起,积液的吸收和脑组织的复位是硬膜下积液转归的关键[1],目前临床治疗仍较为棘手.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硬膜外积液患者55例,现就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重桥;陆伟水;余松祚;谭适;陆弘盈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病,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1],严重感染累及输卵管和卵巢时可引起输卵管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TOA)或盆腔脓肿(pelvic abscess).当盆腔炎发展到包裹性积脓需要外科手术治疗[2].
作者:王兴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介入性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39 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置管,采用表阿霉素(EADM)、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顺铂(CDDP)行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间隔40~50 d再次治疗,2次治疗后评价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39例患者显效8例(20.5%),有效14例(35.9%),稳定15例(38.5%),进展2例(5.1%),总有效率为56.4%.AFP下降>50%者16例,其中11例恢复正常.结论 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永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CVC)是静脉输液的前沿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两种静脉导管均存在有导管移位,局部炎症、导管堵塞等情况,直接影响导管的正常使用,甚至引起计划外拔管的发生.
作者:肖琼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家系成员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方法 对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的鼻咽癌先证者及其血缘父母进行调查和填写调查表,并采集外周静脉血8 mL,其中抗凝血5 mL分离、冻存,3 mL非抗凝血进行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对照组采用广西境内高发区自然人群.结果 共收集鼻咽癌核心家系254例,建立家系成员资料数据库,并分析家系成员VCA-IgA抗体检测结果,其中先证者父母EB-VCA-Ig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建立规范的鼻咽癌核心家系数据库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来研究鼻咽癌的病因打下基础.
作者:刘海洲;崔英;岳惠芬;梁新强;吴冬梅;陈丽霞;朱文良;聂龙;宛月;丰大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痤疮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采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对照组62例口服克林霉素胶囊、螺内脂和维生素B6治疗.两组均经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75.8%,总有效率达98.5%,其中25~35岁组痊愈为100.0%;而对照组痊愈率30.6%,总有效率为59.7%.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痤疮是疗效显著的方法.
作者:梁修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6例2001年1月至2010年7月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31例(86.1%)患者在移植后出现感染.移植早期感染种类以细菌为主,其中革兰氏阴性菌71.4%,阳性菌23.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占54.1%,其次是口腔黏膜、胃肠道、皮肤等,未发现感染病灶者3例.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者感染的发生率与未合并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的发生率非常高,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真菌感染等是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云涛;石琳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使用超声共检查孕妇158 649人,检出胎儿水肿畸形者54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孕妇年龄18~42岁,孕9~40周,有26例孕妇合并贫血(其中8例为地中海贫血),既往有地贫生产史及唐氏儿生产史各1例,其中双胎14例,死胎 29例,羊水过多15例,羊水过少43例,宫内感染4例.
作者:林莲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膝关节内游离体是由于各种病变原因出现在关节腔内的游离物体,是造成膝关节功能紊乱的常见原因之一.一般首选通过膝关节镜取出游离体,但对某些大的游离体(直径>1.5 cm),镜下直接取出有一定难度.我院1998年 1月至2010年7月在关节镜辅助下,对25例膝关节内的大游离体病例,通过游离体体表定位直接切开取出,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峰;张中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52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26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传统组进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对两组临床疗效、术后以日常生活能力(ADL)标准判定预后比较.结果 微创组恢复率(68.46%)优于传统组(4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差别不大(P>0.05),但微创组的病人偏瘫恢复较早、较快,且恢复程度、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韦祖斌;陆田;梁喜安;梁意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常应用于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以及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输液、测量中心静脉压的病人,还应用于需长期输液和肿瘤化疗的病人治疗等.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8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美香;李春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 2006年 3月至2010年12月该院179 例于电视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存在痛经以及下腹部疼痛症状的132例患者当中,手术之后症状明显消失者有91例,临床显效率约为68.94%;有效者为16例,有效率约为12.12%;症状无明显改善者为25例,无效率约为18.94%;总有效患者为107例,临床总有效率约为81.06%.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的平均出血量为75 mL.在手术结束之后为期一年左右的随访观察,59例伴有不孕症患者当中,有37例成功妊娠,妊娠成功率约为62.71%;17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临床复发率约为2.79%.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造成的创伤相对比较小,术中出血量也相对比较少,术后患者康复较快,愈后情况良好,腹腔镜手术对于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有着较大的临床诊治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欧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小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小乳腺癌(直径≤2 cm)的高频二维声像图及彩超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小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大多属于不典型,少数表现为典型恶性特征;能量多普勒显示以Ⅱ~Ⅲ级血流为主,血流形态包括穿入性血流、分叉血流与束状血流等;脉冲多普勒频谱阻力指数>0.7,也具有很好的阳性预告意义.结论 使用高频二维超声结合能量多普勒血流特点及频谱多普勒可以提高小乳腺癌的定性诊断.
作者:梁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交通道路、房产开发、开采业的快速发展及大量重量级机械工具的投用,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塌方及重量级机械工具事故等高强度创伤引发的髋臼骨折发生率日益增高.但在髋臼骨折中,前柱骨折比较少见,发生率为4%~5%,致使临床上许多医生对该类骨折的诊断概念和治疗手段模糊,效果不佳.以下浅谈髋臼前柱的解剖、诊断及治疗策略.
作者:张聪林;屈小鹏;刘志斌;叶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半导体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7年4月至2010年11月确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50例 5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观察眼压变化、房角开放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及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结果 眼压:两组眼压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房角开放情况:两组功能关闭的房角均有不同程度重新开放,治疗后24 h前房角开放范围>1/2周者,对照组9眼(32.14%),治疗组26眼(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视力改善情况:治疗后24 h对照组视力变化不明显,治疗组视力0.08~0.4,较术前眼前手动-0.2明显提高.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半导体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可使功能关闭的房角迅速开放,眼压下降,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珊;赖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61例上消化疾病患者,其中胃食管息肉26例,疣状胃炎13例,Barrett′s食管8例,上消化道出血42例.结果 26例胃食管息肉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均无残存病变,黏膜修复好;13例疣状胃炎患者治疗后1个月复查胃镜,内镜表现完全恢复正常;8例Barrett′s 食管患者采用APC联合药物治疗,1年后复查有2例复发;14例上消化道出血经APC治疗后均未再出血.结论 内镜下APC治疗胃食管息肉、疣状胃炎、Barrett′s食管、上消化道出血等上消化道疾病,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
作者:潘志刚;苏东星;肖晨;陆才金;陈庆州;林敬楠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