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下骨-髌腱-骨移植重建膝后交叉韧带的康复护理

蒙壮丽

关键词:关节镜, 骨-髌腱-骨移植, 重建, 膝后交叉韧带, 康复护理
摘要:膝关节的稳定有赖于关节周围骨、关节囊、半月板、韧带和肌肉的完整性,而关节韧带对膝关节的运动起着导向和限制作用,一旦损伤往往会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注射法建立大鼠星状神经节阻滞模型的探讨

    目的 建立经皮注射星状神经节阻滞动物模型,初步观察两侧分别阻滞时对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8只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后入路阻滞和侧入路阻滞组,麻醉后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眼睑下垂为阻滞成功.结果 后入路组有九只出现单侧眼睑下垂,侧入路组有七只出现单侧眼睑下垂.结论 后入路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建立星状神经节阻滞动物模型的方法,单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血压和心率没有影响.

    作者:龚兴瑞;张炳东;陈燕桦;梁东科;梁蓓薇;何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阴道与开腹子宫切除术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阴式组)的30例患者,同时回顾性分析同期行开腹子宫切除术(腹式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止痛例数、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止痛例数、术后排气时间明均显少于腹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具有对病人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VAMT)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全身炎症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1],已成为胸外科领域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肺部良性病变、高龄心肺功能不良需肺叶切除的患者,VAMT更有其独特的优势.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应用VAMT完成肺叶切除术48例,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周爱玉;马凤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骨-髌腱-骨移植重建膝后交叉韧带的康复护理

    膝关节的稳定有赖于关节周围骨、关节囊、半月板、韧带和肌肉的完整性,而关节韧带对膝关节的运动起着导向和限制作用,一旦损伤往往会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

    作者:蒙壮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无痛性胃镜检查316例临床分析

    本院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共开展无痛性胃镜检查316例次,均获得成功,病人在无痛苦情况下顺利完成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海英;农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附38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8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作腹腔镜下修补术,对术中、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55 min,术后5~7 d出院,均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应用腹腔镜,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习忠;邓宏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围术期口服药物治疗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手术后疼痛不仅对机体的多器官、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严重影响手术后的恢复[1].术后镇痛向来是临床医师研究的焦点和难点.口服药物用于术后镇痛一直是门诊小手术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研发,多模式术后镇痛理念的广泛认同和深入,以及手术方式日趋微创化,口服药物渐渐在常规手术术后镇痛中得以应用.本文就口服药物用于术后镇痛的一些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宇;蒋宗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21世纪的无创医疗技术

    医学治疗的对象是病人,是一个完整的机体,而不单单是某个器官、某个组织.然而,现代医学的分科愈来愈细,很多专科都不断分出,似乎都在效法眼科,以某一器官作为诊治和钻研对象.目前的普外科已名存实亡,被分成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肛肠、胃肠、胰腺、脾脏、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等等.

    作者:王智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尿道电汽化术联合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30例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汽化术(TUVP)联合经尿道电切术(TUR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 联合应用TUVP和TUR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30例,对比术前、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量和剩余尿量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到1年,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满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和剩余尿量等方面有显著改善(P<0.05),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TUVP和TURP治疗高危BP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635例

    目的 探讨经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635例经结肠镜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患者,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术后息肉回收做病理分析.结果 635例大肠息肉均一次成功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5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均止血.结论 经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创伤小、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毅东;汤毅;李小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肝脓肿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21例

    细菌性肝脓肿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起病急、病情重的化脓性疾病,是外科常见的严重疾病.以往该病病死率较高,未经治疗的肝脓肿有95%~100%的死亡率[1].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死率显著下降.我院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行经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21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进展

    目前,大多数妇科良性肿瘤可在腹腔镜下进行.随着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的提高,手术者经验的积累和器械的不断改良,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得以扩大,禁忌证逐渐缩小.目前,腹腔镜对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正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现将国内外腹腔镜下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英惠;蒋桂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护理

    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对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52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凤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219例分析

    我院自1996年9月至2009年6月采用电视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行多种胸部疾病治疗2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民;宋剑非;李安桂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和单纯丙泊酚或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先心病患儿封堵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先心病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PK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P组:丙泊酚静脉麻醉;K组: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记录手术期间三组患儿术前、股动静脉穿刺时、放置封堵器时的MAP、HR、SpO2、RR、苏醒时间、不良反应、麻醉药用量.结果 PK组手术期间MAP、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组手术期间MAP、HR明显下降;K组手术期间MAP、HR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术中SpO2>93%,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PK组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K组明显长于PK组和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大于PK组,K组氯胺酮用量也明显大于P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中应用麻醉效果好,可控性强,不良反应少,麻醉过程更趋平稳,明显优于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或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

    作者:杨云丽;李棋;董发团;于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衰竭34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在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直视下酌情取石、气压弹道碎石或将结石推回肾盂并留置双J管内引流等方法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衰竭34例.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尿量有不同程度恢复,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 输尿管镜诊治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衰竭,具有安全可靠、疗效好、损伤小的优点,同时能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卢尚光;高宏君;梁泰生;梁宵;罗向东;周杰彬;谭臻;农谦;吴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的护理

    半月板嵌于胫骨髁与股骨内外髁之间,其功能是防止摩擦、减少震荡、散布滑液、润泽关节和吸收热量[1].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病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开膝关节腔进行半月板的修复或切除,有切口大、创伤大、恢复慢的缺点.近年来,关节镜技术逐渐应用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具有直观、精确、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深受患者欢迎.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8年9月行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病人39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芳贤;唐继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AP)是一组新的细胞内蛋白,它能够通过各种刺激的诱导而抑制细胞凋亡[1].Surviv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属于IAP家族的一种凋亡抑制基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大量的细胞实验中证实,Survivin 在影响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两个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作为一个潜在的分子靶,Survivin在肿瘤的基因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作者:马广耀;陈铭伍;冯旭;冼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 探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28例,骨折按AO/ASIF分型:C1型11例,C2型9例,C3型8例.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6~37(18.9±3.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4.2±1.1)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疗效,优1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 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避免了关节周围组织的过多损伤,保全了伸肘装置且固定牢靠.此外,术后可早期行动,能锻炼,大程度地恢复肘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作者:唐列云;何爱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选择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选择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28例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样变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例;27例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腹,术后胆漏1例,无胃肠道损伤、膈下、肝下间隙脓肿、无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切口感染.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佳手术时机,规范的镜下操作,LC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诸多优点.

    作者:黄永发;黄家枞;唐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