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朱冬承;戈兵;杨英果;冯国新;董士奎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率明显上升,越来越多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终需要手术治疗.由于部分患者属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病人,而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风险较大,临床上一直是个难题.2001年12月至2009年10月,我们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TUPKRP)系统行前列腺切除620例,其中160例为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邓裕辉;刘永能;陈二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经腹腔镜与开腹行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对比.方法 分析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患者(>60岁)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30例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LC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O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C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疗效优于OC.
作者:雷练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36例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手术的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 36例病人接受了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停搏20例,心脏不停搏16例;其中二尖瓣置换21例,主动脉瓣置换10例,双瓣膜和三瓣膜置换5例.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4例,随访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再次换瓣手术应恰当掌握手术时机,可应用传统的心脏停搏法及不停搏法,手术疗效确切.
作者:吴熙明;冯旭;何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刀辅助开腹下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在我院住院并要求行保守性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电刀辅助开腹组(A)30例和腹腔镜组(B)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持续性异位妊娠率、输卵管再通率、输卵管瘘率、2年内再次异位妊娠率、2年内宫内孕率.结果 手术时间A组为(73.60±28.30)min、B组(71.30±27.60)min;术中出血量A组为(50.30±14.66)mL、B组为(25.40±13.22)mL;肛门排气时间A组为(32.60±7.66)min、B组为(20.30±5.33)min;术后镇痛率A组为66.67%(20/30)、B组为22.50%(9/40);术后发热率A组为23.33%(7/30)、B组为7.50%(3/40);持续性异位妊娠率A组为0%、B组为5.00%(2/40);输卵管再通率A组为93.33%(28/30)、B组为92.50%(37/40);均无输卵管瘘发生;2年内再次异位妊娠率A组为6.67%(2/30)、B组为17.50%(7/40);2年内宫内孕率A组为83.33%(25/30)、B组为77.50%(31/40).上述各指标中除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镇痛率电刀辅助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外,其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在电刀辅助开腹下与腹腔镜下同样有效安全,电刀辅助开腹下手术简单经济,适合无腹腔镜手术条件、经济困难的患者.
作者:陈桂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自2005年4月至2009年7月3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9例,萎缩性胆囊炎3例.结果 2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中转开腹,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胆道损伤或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丰富,有些相对的手术禁忌证已扩展为手术适应证,对难治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权斌;叶永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0例确诊为良性BPH患者,使用TUVP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RUV)、大尿流率(Qmax)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IPSS、QOL、RUV、Qmax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中与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TUVP 治疗BPH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天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操作技巧.方法 总结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采用气压弹道机碎石治疗的1 2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之临床资料.结果 1 181例碎石取石成功,总成功率为96.01%.3例并发输尿管穿孔,4例因结石合并严重的炎性息肉、术中出血致视野不清碎石困难改开放手术取石,12例因输尿管严重扭曲折叠进镜困难而放弃碎石,7例因输尿管开口偏向头侧不能入镜至输尿管腔内,3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上移至肾盂内行ESWL或PCNL治疗.结论 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佳术式,充分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病例,术中仔细操作、配合调节体位及灌洗液速度,控制肾盂内压,充分运用安全导丝、输尿管导管和套石篮等是提高输尿管镜腔内碎石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邓若平;陈林川;桂彬;罗飓元;秦钢;祝睿;王刚;王建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自Gagner[1]首先报道内镜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以来,随着腔镜技术和器械的发展,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其良好的美容效果而逐渐成为常见的手术方式.
作者:靳小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自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胃镜下碎石并联合药物治疗胃石症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7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38~60岁,平均53岁.发病前均有进食柿子或山楂史,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闷胀、恶心呕吐、烧心,8例有解黑便史,2例伴呕吐咖啡样物,病史3周至2个月.
作者:彭于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应用脑室外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ADL 1~3级33例(52.4%),ADL 4级16例(25.4%),ADL 5级6例(9.5%),死亡8例(12.7%),其中随访期内死亡2例.结论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是一种损伤小、操作简单、有效的微侵袭治疗方法.
作者:王凡;刘少波;谢志敏;谷万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已广泛开展的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技术、新方法[1,2],美国已将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作为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此后国内外学者广泛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不断扩大其治疗范围.我院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开展经皮穿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22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标;黄天衡;鲍忠平;黄民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胚胎实验室采取改善的ICSI操作技巧后,ICSI临床结局的改善状况.方法 比较采取改善的操作技巧前后ICSI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采取改善的ICSI操作技术后受精率(77.50% vs 86.37%)、卵裂率(95.13% vs 98.00%)、优质胚胎率(55.90% vs 43.69%)变化不明显(P>0.05),但种植率(19.38% vs 30.41%)和临床妊娠率(33.77% vs 44.83%)明显提高,流产率明显下降(26.92% vs 10.64%).结论 改善ICSI操作技巧后,临床结局得到明显改善,即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提高,流产率明显降低.
作者:方伟芬;冯贵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量泵持续血栓内给药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们收治的92例深静脉血栓的病人分为A、B两组,对A组病人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尿激酶,对B组病人应用静脉输液法给尿激酶.均从血栓的近端开始溶栓,根据溶栓效果不断插入导管,直至把血栓全部溶解为止.其中6例病人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然后开始溶栓,其余86例直接溶栓.结果 A组46例病人,血栓全部溶解,溶栓时间长24 h,短8 h;少用尿激酶总量80万U,多用尿激酶总量240万U;发生大面积皮下血肿1例;没有严重消化道出血或大块肺栓塞发生.B组46例病人,血栓全部溶解;溶栓时间长72 h,短8 h;少用尿激酶总量80万U,多用尿激酶总量800万U,发生大面积皮下血肿8例,有3例发生严重消化道出血,没有大块肺栓塞病例发生.结论 正确合理地应用微量泵控制尿激酶的速度治疗深静脉血栓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贾一平;刘诗义;茅爱武;张旭升;王先桃;范红;赵淑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腹股沟疝是腹外疝中常见的一型,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治愈,以往都是采用传统的经腹股沟切口的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但存在损伤大、术后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等缺点[1].我院于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采用聚丙烯平片在局麻下完成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4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道荣;李德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现代概念是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平面或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出现的临床症状,一般多发生在50~70岁之间的老年人,发病率为1.7%~10.0%[1].目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主要是非手术治疗无效而症状加重的患者[2].
作者:黎庆初;刘雄文;胡辉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结合正颌、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效果.方法 对25例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患者,采用上颌前部根尖下骨皮质切开术加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拔除及颊侧骨皮质切除术并术前、术后结合微型种植支抗的正畸方法联合治疗.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矫正后患者蝶鞍点-鼻根点-上牙槽点角(SNA)平均减少3.1°,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槽座点角(ANB)角平均减少3.45°,上前牙唇倾度平均减少2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型种植支抗结合牙外科正颌技术及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定梅;周伏保;陈海;王诚;雷劲;董敏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我科从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小骨窗开颅清除颅内血肿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 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进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便、快捷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2年4月至2009年10月应用该项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76例,死亡64例,现将其死因分析如下.
作者:姚志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价值已毋庸置疑,但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还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1].2002年11月至2009年7月我院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287例次,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丁国强;张瑛;白舒;刘鸿运;张大勇;于四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简易立体定向建立软通道技术在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0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手术组78例,保守治疗组72例;手术组采用简易立体定向建立软通道技术行颅内血肿清除术,保守组予吸氧、脱水、控制血压、止血等治疗.结果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 在患者治疗后30 d后进行疗效评定.手术组有效率为93.59%;保守组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简易立体定向技术建立软通道手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先良;姜洪;邓忠勇;梁斗;黄赛;林胤言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