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型种植支抗结合正颌、正畸技术矫正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临床研究

李定梅;周伏保;陈海;王诚;雷劲;董敏杰

关键词:微型种植支抗, 上前牙区骨性前突, 骨皮质切除, 正畸, 稳定性
摘要: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结合正颌、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效果.方法 对25例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患者,采用上颌前部根尖下骨皮质切开术加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拔除及颊侧骨皮质切除术并术前、术后结合微型种植支抗的正畸方法联合治疗.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矫正后患者蝶鞍点-鼻根点-上牙槽点角(SNA)平均减少3.1°,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槽座点角(ANB)角平均减少3.45°,上前牙唇倾度平均减少2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型种植支抗结合牙外科正颌技术及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满意.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8例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是腹外疝中常见的一型,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治愈,以往都是采用传统的经腹股沟切口的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但存在损伤大、术后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等缺点[1].我院于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采用聚丙烯平片在局麻下完成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4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道荣;李德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难治性癫痫多药转运体及动物模型的研究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和综合征,他以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所致的突发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失常为特征,常常反复发作.

    作者:蒋颖;韦云飞;秦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 对25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利用Cobra导管,超选择至脾下极动脉处,以明胶海绵条为栓塞剂行PSE,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脾脏大小的改变.结果 25例患者中,19例脾栓塞面积在50%~60%,4例70%~80%,2例脾栓塞面积在30%~40%.15例术后1周血细胞计数升至正常,9例术后1个月升至正常.术后23例CT示脾脏体积缩小.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腹痛,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PSE治疗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党业天;布桂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难治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32例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自2005年4月至2009年7月3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9例,萎缩性胆囊炎3例.结果 2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中转开腹,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胆道损伤或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丰富,有些相对的手术禁忌证已扩展为手术适应证,对难治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权斌;叶永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63例

    目的 评估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应用脑室外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ADL 1~3级33例(52.4%),ADL 4级16例(25.4%),ADL 5级6例(9.5%),死亡8例(12.7%),其中随访期内死亡2例.结论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是一种损伤小、操作简单、有效的微侵袭治疗方法.

    作者:王凡;刘少波;谢志敏;谷万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结肠镜下诊治大肠息肉36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评价结肠镜下诊治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 对368例共536枚大肠息肉采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治疗,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特征及病理结果选用不同的圈套方法,切除后的息肉全部回收全瘤标本送检病理,对比手术前后病理结果.结果 536枚息肉全部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方法成功切除,术中术后少量出血65例,腹胀腹痛168例;536枚切除的息肉全部回收全瘤标本送检病理,手术前后病理对比不相符140枚(26.1%),相符396枚(73.9%),漏诊癌变息肉21枚(3.9%).癌变息肉21例中,13例补做外科根治术,3例只行常规化疗,3例根治术后化疗.结论 结肠镜检查及镜下高频电凝切治疗是诊治大肠息肉首选方法,息肉镜下活检病理有一定的局限性、漏诊性,高频电凝切治疗后回收全瘤标本送检病理很必要,可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黄德旺;黎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我院引进日本第三代奥林巴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仪,于2009年2月至12月对68例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兰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负压引流专用敷料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

    目的 探讨负压引流专用辅料治疗骨外露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对18例骨外露患者清创后用负压引流专用敷料(VSD敷料)覆盖,生物半透膜封闭,1~2周后去除敷料,创面新鲜者取刃厚皮片或中厚皮片,植皮再用VSD敷料覆盖,持续负压引流,1周左右去除敷料.结果 15例创面新鲜,肉芽组织丰富,另3例再次覆盖VSD敷料1次后创面新鲜;16例植皮成活,2例去除VSD敷料后边缘少许坏死,积极换药后成活,皮片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负压引流专用敷料治疗骨外露效果好,操作简单,护理方便.

    作者:蒙家辉;黄家基;施伟业;黄侣;吴江华;温日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液体治疗对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防治作用

    广义的麻醉诱导期是指从患者入手术室至外科手术开始的这段时间.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诱导期定义是指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路开始麻醉到行手术切皮的一段时间,一般需要25~35 min.它是麻醉并发症的高发时段,其中低血压是其常见并发症.对于老年、并存心血管疾病及全身情况差的患者而言,麻醉诱导期低血压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心肌缺血、脑血栓形成等不良后果.本文就液体治疗对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防治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朱馥如;刘敬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微型种植支抗结合正颌、正畸技术矫正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结合正颌、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效果.方法 对25例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患者,采用上颌前部根尖下骨皮质切开术加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拔除及颊侧骨皮质切除术并术前、术后结合微型种植支抗的正畸方法联合治疗.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矫正后患者蝶鞍点-鼻根点-上牙槽点角(SNA)平均减少3.1°,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槽座点角(ANB)角平均减少3.45°,上前牙唇倾度平均减少2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型种植支抗结合牙外科正颌技术及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定梅;周伏保;陈海;王诚;雷劲;董敏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25例体会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腹腔镜行小儿斜疝疝环高位结扎术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25 min,平均15 min,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具有安全可靠、微创、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范显文;胡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便、快捷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2年4月至2009年10月应用该项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76例,死亡64例,现将其死因分析如下.

    作者:姚志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38例报告

    痔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且复发率高,一般以手术根治为主,而传统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我院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方法治疗此病,与传统手术相比,减轻了术后疼痛及出血,缩短了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极低.2007年5月至2009年2月,我院行PPH手术38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常新;韦远新;林敢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肿瘤患者PICC堵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已经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特别是在长期输液、肿瘤化疗、急救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多种因素引起导管堵塞,是困扰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且发生率可达21.3%[1].现将我们在临床中碰到的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周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普通腹腔镜辅助单孔法阑尾切除术37例体会

    我国于1993年即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报告[1],一般为三孔法、二孔法,亦有单孔法[2]的报道.近年来我们采用普通腹腔镜辅助单孔法对部分病例实施阑尾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海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操作技巧.方法 总结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采用气压弹道机碎石治疗的1 2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之临床资料.结果 1 181例碎石取石成功,总成功率为96.01%.3例并发输尿管穿孔,4例因结石合并严重的炎性息肉、术中出血致视野不清碎石困难改开放手术取石,12例因输尿管严重扭曲折叠进镜困难而放弃碎石,7例因输尿管开口偏向头侧不能入镜至输尿管腔内,3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上移至肾盂内行ESWL或PCNL治疗.结论 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佳术式,充分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病例,术中仔细操作、配合调节体位及灌洗液速度,控制肾盂内压,充分运用安全导丝、输尿管导管和套石篮等是提高输尿管镜腔内碎石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邓若平;陈林川;桂彬;罗飓元;秦钢;祝睿;王刚;王建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镜下碎石联合药物治疗胃石症17例疗效分析

    自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胃镜下碎石并联合药物治疗胃石症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7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38~60岁,平均53岁.发病前均有进食柿子或山楂史,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闷胀、恶心呕吐、烧心,8例有解黑便史,2例伴呕吐咖啡样物,病史3周至2个月.

    作者:彭于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和阿托品用于无痛人流的比较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适当剂量的芬太尼和阿托品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单纯使用异丙酚静注,B组使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阿托品静注.观察两组患者诱导时间、苏醒状况、离院时间、手术时间、异丙酚用量、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记录诱导前及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 的变化和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异丙酚用量、不良反应均少于A组,麻醉镇痛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平均手术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有小幅度降低,但很快自行恢复.结论 异丙酚联合应用适当剂量的芬太尼和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孙燕燕;葛春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创检测指标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评价

    大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的主要原因之一,对ICVD或ICVD高危人群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对于早期发现、预防及控制ICVD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动脉粥样硬化是一动态的病理过程,目前的影像技术已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时期作出评价.本文对颈动脉超声、踝臂指数、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评价作一综述.

    作者:李瑶宣;李吕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髓核成形术与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与经皮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60例经体格检查、X线、CT和MRI检查确诊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髓核成形术治疗组和经皮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组各30例,按Macnab评定标准和VAS评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6个月,髓核成形术治疗组和经皮摘除术组总体治疗优良率为83.33%和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4.00±2.15)min和(47.00±3.65)min,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20±0.72)d和(6.90±1.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核成形术和经皮摘除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优良率相近,髓核成形术组手术和住院时间短,损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

    作者:谭加群;李建赤;谢伟健;梁江声;徐家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